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化学课堂“活”起来摘要:简要的阐述了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化学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健词: 多媒体技术化学课堂创设学习情景化学概念和原理微观世界
演示实验习题训练 .复习课“活”起来
随着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
同样,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也产生积极的效应,能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此所谓“教者潇洒自如,学者轻松愉快”,化学课堂也就“活”起来了。
下面我谈谈自己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1.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一举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化学课堂“活”起来。
一幅形象的画面,一组动听的声音,一段逼真的动画,往往可以诱发认知的内趋力,使人对自己的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
同时,这些情景可以成为思维活动的向导,从而牵动着人对认知对象的想象,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变枯燥、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为生动的画面、直观形象的动画,化难为易,让化学课堂“活”起来。
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上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
在讲授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
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主动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就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为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轻松展示化学的微观世界,使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时空两方面的限制,让化学课堂“活”起来。
宏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复杂都能直观再现在课堂上,使许多抽象微观的知识具体形象化。
比如,通过动画,可以模拟分子、原子的无规则运动,可以再现氯化钠、氯化氢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比如,利用课件,能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便于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教学。
在如,把原电池一节中zn--cu--h2so4构成的原电池制成动画,则微观的电子、h+、so42-的运动情况形象地表现出来。
化难于无形,岂不乐哉!
4.运用多媒体于演示实验,有其传统实验不可比拟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实验的演示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1)投影实验是在投影仪(或幻灯机)上进行化学实验。
化学实
验经过投影可以得到形象放大、清晰、真实的实验现象,使教室中远离演示台的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
有些实验只有细微的变化或变化现象可见度不高,如果通过投影放大,可以清晰地反映在银幕上。
还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实验现象。
(2) 摄录象实验:运用摄录象教学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运用暂停镜头或慢镜头引导学生观察不易观察清楚的实验现象;利用录象演示不易做成功的实验;利用录象指导学生做有危险性的实验;利用录象将同类型实验进行对比;联播录象片段全面完整地再现实验过程(3)模拟实验: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钟崭新的电教手段在进行模拟实验中有其独特
的优越性:可以重复观看、可以改变观看时间、有些规模较大的实验,可利用cai进行模拟实验、反证实验、有毒危险实验、实验错误操作等,都可用动画来模拟加深理解。
5.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习题训练,可即时出题,及时出示答案,还可及时展示学生的成果,使课堂更是“活”了。
如:利用多媒体展台把传统的学生演板改为学生展示,即节约时间,又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加学生的自信;利用多媒体即时出题,让学生抢答,课堂就像湖南卫视的《以一敌百》节目,课堂能不“活”吗?
6.复习课上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形象逼真的处理功能,通过分步展示、同类比较、重点强化等手段,使零碎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全面促进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有益于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掌握的目的。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很大的助益。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已日渐普遍,它不仅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的某些不足,更重要的是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化学课堂“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