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与策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与策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与策略
摘要:电力工程建设中起重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管理措施,避免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

起重设备作为特种设备之一,本身安全管理尤
为重要。

文中分析起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解决措施,提高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解决措施
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随着机械设
备的应用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也在进一步增加。

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使用到
的机械设备有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各种类型,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也就
尤为重要。

因此,有关电力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质量
管理体系,做好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1、电力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
1.1机械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在电力施工现场使用到的电力起重机械设备较多,机械设备生产制造单
位也较多,各生产企业的施工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一些生产能力比较强的企业,
有着自己的研发中心,相关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都比较完善。

但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缺乏设计能力,也缺乏完整的工艺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较差,生产成
本低,也没有明确的限制措施。

1.2设备管理措施落后
在有关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国家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建设工程安
全生产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对电力起重机械设备管理有
一套指导性的管理要求,但是相关的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管理制度已经会社会发
展不相适应,在针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难度也提高。

在针对电力起重机械设备的管
理方面,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标准,在安全技术规范和设施的管理方面缺乏严
肃性,很容易形成管理中的错位。

1.3设备管理缺位
电力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属于配角,企业对设
备管理越来越不重视,有的施工企业甚至撤销了设备管理专职部门,针对机械设
备缺乏专业性管理,在日常维护方面缺乏维修保养计划。

例如,在对电力起重机
械管理方面,相关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年龄老化,人员流失比较严重。

还有电力
起重机械设备陈旧,老化速度快,在实际的工程施工方面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2、起重机械事故的原因分析
2.1挤伤事故原因
从常见的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来看,挤伤事故的频率也较高,导
致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物体在吊载时出现了摆动问题,引起
施工作业人员发生碰撞,导致挤伤事故出现;第二,起重机械操作人员采用不合
理的吊载方案或者自身操作失误,则可能引起该问题发生;第三,摆放吊物环节
因为旋转方式出现倾倒问题,造成摆放附近工作人员受到碰撞,引起挤伤害事故;第四,起重机械操作运行没有充分现场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加大了挤伤事故的
发生可能性。

2.2触电事故原因
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引发触电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
滑触线被操作起重器械的操作人员由于发生接触所致,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没有
合理规划操作室,操作过程和滑触线处在同侧,容易在机械操作时出现该问题,
此外缺少滑触线附近的隔离防护装置也会引起该问题发生;第二,机械钢绳在吊
载起升环节碰触到滑触线所致,原因主要在起重机械起升绳具有导电性特征,一
旦操作人员存在作业不规范问题,很可能由于重物吊载出现晃动导致起升绳处于
摆动情况下,引发触电事故。

2.3失落事故原因
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引发失落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其一,断绳
所致,操作起重机械吊装时,存在吊装绳断裂情况,由此引发重物失落事故,出
现断绳的原因大多情况下为重物重量过大,吊装作业超出最大承重范围,很容易
发生起升绳拉断问题;其二,脱绳所致,在对重物使用起重机械操作吊载过程中,一旦绳索上的重物脱落下来,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失,严重情况甚至会引发
人员伤亡安全事故,引起脱绳原因通常是没有结合重物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绳索
固定方式方法导致,重物在并未绑牢状态下,加之吊载环节重心调整存在问题,
进一步加大了脱绳事故发生几率。

3、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3.1加强监管,提高监察力度
要想提升起重机械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监管就必须到位。

只有
对设备的出厂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搞清机械设备的市场流向,才能从源头上规
备风险。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严格机械制造、安装与维修的市场准入,严格落实
生产资质安全认证制度,把好安全质量关;另一方面,应强化现场跟踪检查,以
专业化的队伍强化控制力度,及时发现作业风险并要求限期整改,否则要进行严
肃处理,以此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

3.2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构
机械设备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是保障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根本,不论是机
械制造企业还是机械应用企业,都应提高认识,采取创新措施来避免安全生产问
题的出现。

首先,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比如设备入场准入制度、设备的维护
保养制度和常规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制度以及工作责任制度等,要以明确的管理
责任来监督工作人员行为,使司机职责、现场管理人员职责、单位主要负责人职
责都能一一对应到工作内容当中,从而保证起重机械的安全、平稳运行。

此外,
应加快组织管理机构的建立,特别是大型企业更是应积极组建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专门负责起重机械的检查、监督、技术服务和管理指导等工作,完善设备使
用流程,做好设备管理台账,从而避免设备疲劳工作而带来的生产风险。

3.3预防吊装事故的管理措施
3.3.1防起重机倾翻
①保证起重机械设备所行驶的轨道必须平整、可靠,设备的停放地点也必须
平坦、平整。

②严格禁止起重设备在斜坡上工作,必须保证起重设备的支腿高度对称。

③起吊构件时,必须保证吊索处于垂直的状态;若起吊重型构件,需要设置牵拉绳。

④操作起重机时应注意,臂杆提升、下降以及回转都必须平稳,不能出现任何的摇晃,且要注意避免紧急制动等现象的发生。

3.3.2防高空坠落
①为保证人身安全,吊装工作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②吊装过
程中需要设置明显的标志,严格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
严格禁止人员驻留或通过。

③在构件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严格禁止吊装构件上站人或者堆放施工材料和工具。

3.3.3防落物伤人
①从高空向地面运输物件时,注意用绳索绑好后吊下。

吊装过程中,严格禁止在构件上堆放杂物,如果需要堆放,应用绳索等将其绑扎牢固后,方可吊运和传递,严格禁止随意抛掷材料物体和工具,进而避免人员意外伤亡情况的发生。

②构件的绑扎必须牢固,起吊点必须和构件重心在一条直线上,只有这样,吊装才能平稳地进行,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摆动。

4结语
起重机械在我国的国民生产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起重机械安全风险问题,应高度重视,科学制定相关决策,支持市场不断创新,以此提升起重机械市场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最终实现对起重机械安全风险事故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蒋乾.浅谈起重设备的故障排除及维护[J].居舍,2020(07):159.
[2]刘宗宝.浅谈电力行业起重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0(04):16-17.
[3]刘宗宝.浅谈电力行业起重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20(03):88-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