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这样介绍鹿泉,你绝对没有见过

这样介绍鹿泉,你绝对没有见过

这样介绍鹿泉,你绝对没有见过。

千年历史底蕴深厚鹿泉,古称石邑,战国时期已有相当于县的行政建置。

公元前505年前后晋国赵简子(即赵鞅)再攻鲜虞,石邑归晋,属上地郡,而郡治(管理机构)即设在石邑。

相传,汉高帝三年(公元204年)十月,汉大将韩信领兵数万东下破赵,在井陉和获鹿之间,和赵军摆开了战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背水之战”。

汉军在追赶赵军的急行军中,口干舌焦,加之这一带都是旱庄子,得不到半点水喝。

正在干渴难耐的时候,忽见一只白鹿闪过,士兵们如获至宝,紧紧追赶。

那白鹿奔跑如飞,忽隐忽现。

在这紧急时刻,韩信张弓搭箭,奋力射去,正中白鹿。

士兵们喜出望外,飞奔向前,白鹿已无影无踪,但落箭处却涌出清澈甘美的泉水。

军士们饱腹痛饮,疲惫顿消。

汉军一鼓作气,最后全歼20万赵军,立斩赵军主帅陈余,并活捉了赵王歇,为开创大汉王朝四百年基业立了不朽的功勋。

“鹿泉”之名也便神话般地流传了下来。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复置石邑县,十六年(公元596年)分石邑县西、北部置鹿泉县,至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鹿泉县,其境仍入石邑,义宁元年复置鹿泉县。

唐天宝末,安史之乱中恒山郡一度沦陷。

叛乱平息后,为铭记这段历史,唐王朝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对部分州县名称进行更改,鹿泉县改名为获(方言读Huai)鹿县,寓义抓获“禄”山。

其后,经“五代十国”,获鹿和石邑一直为县。

至北宋初的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获鹿、石邑两县合并为获鹿县。

1994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消获鹿县、设立鹿泉市。

同年10月10日召开鹿泉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0月13日举行鹿泉市揭牌仪式。

2014年9月撤市设区,设立石家庄市鹿泉区。

美食小吃一看就馋谷家香椿鹿泉市谷家峪村特产香椿。

据考证,古时曾做为贡品供皇帝食用。

近年来,该村香椿名声日盛,远销多地。

该村四面环山,土壤肥沃,山坡地,闲散地多,无污染,无化肥、农药,独特的自然条件为香椿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该村“谷家”香椿属紫油椿,为椿种中极品,香味浓郁,脆嫩多汁,味甜无渣,其营养成分糖、蛋白质、胡罗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芳香油的含量均高出普通香椿1-1.5倍。

“田仙红”石榴鹿泉“田仙红”石榴基地位于鹿泉市西1公里抱犊寨山脚下北薛庄村。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山清水秀、无污染、光照充足、很适宜石榴生长。

早在明、清时北薛庄石榴就名扬京、津、晋方圆几百里,在《石家庄风物志》、《石家庄日报》、《抱犊寨传说》等书刊均有记述。

近几年,石榴种植又有新的发展,栽种优质品种千余亩,单果重400克,最大可达750克,具有果大、色美、汁多、营养丰富、酸甜爽口等特点。

常食能生津止渴,帮助消化、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止冠心病、高血压,并有防癌、抑癌之功效。

石榴成熟于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期间,是走亲访友馈赠友人的喜庆礼物佳品。

五六街烧饼土生土长的鹿泉人都知道,要吃烧饼就吃获鹿镇五、六街烧饼。

获鹿镇五街位于鹿泉市南丘陵区,获鹿镇六街位于鹿泉市西南,牛坡山下。

六街在太平河南岸有好几家做烧饼的,家家都很好吃。

用缸炉烧出的饼不糊、面光,四角方形,鼓胀焦黄,层层皮薄,酥脆清香。

卷煎假肉卷煎假肉是发源于鹿泉市南部地区北故邑村的一项传统烹饪手工技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其制作材料以面为主,又被称作“四面菜”。

卷煎假肉是鹿泉当地村名逢年过节,或是置办红白喜事必备的传统佳肴了。

那金黄色饼皮融着一层油,韧劲十足,然而吃起来却没有任何的油腻感,反倒是从饼皮里渗出的香,一直在口中盘旋,提醒着内心再吃一块。

疙豆儿疙豆儿是鹿泉的一种特色面食,它是用玉米面,白面等和成团,用一个漏网支撑在锅上,将面团从漏网挤下。

水开即熟,可以做稀饭,可以做打卤饭。

因多吃面食对人体有益处,且疙豆儿形状似断了线的,拉长了的珍珠,使人胃口大开。

李村羊汤鹿泉的美食中最有名的便是羊杂羔汤,而最好的羊杂羔汤便出自李村了。

在李村你所品尝到的均是将羊现杀后,再将新鲜的羊骨加冷水和调料后,用小火慢慢熬成有一定浓度和白度的羊骨汤后,再根据客人的口味加入清洗干净并煮熟的羊肉、羊肾、羊脑等食用,具有其独特的味道!风景名胜玩得尽兴抱犊寨抱犊寨位于鹿泉市境内,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地的旅游景区,海拔580米,山势巍然,仅南北坡各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

修建有目前全国最大山顶门坊--南天门,全国第一座山顶地下石雕五百罗汉堂,全国最大的金漆壁画装饰的韩信祠以及长城寨墙等。

新开辟的“西苑--莲花山--抱犊寨”客运索道全长1800多米,为国内唯一设有中转站,没有中间塔、全封闭往返式客运索道,最高悬空271米,成为抱犊寨的一大景观。

名称由来: 抱犊寨古时称为萆山,即汉将韩信伐赵之战中,令军卒“人持一旗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的地方。

抱犊之名,据说在北魏葛荣起义时,当地人为避战乱,抱犊上山,因此才有了抱犊之名。

山的四面都是峭壁,山路很险,而山顶上又有600多亩耕地,所以民间又有'抱犊(小牛)上山,养大耕田'的说法。

而实际在早于北魏,作于两晋时期的《玉匮》中,即有“抱犊山”的记载。

“抱犊”与“寨”相连,是在金末元初时,金将武仙在山顶屯兵建寨,抗击蒙古军队,这样此山便有了“寨”的名称。

景区特点: 抱犊寨素有“兵家战场,人间福地,天堂幻觉,世外桃源”的美誉。

它东临华北大平原,西接重峦叠嶂的巍巍太行山,山体轮廓奇特,一峰突起,四壁如割。

夕阳西下时,站在县城向西北方向眺望抱犊寨,山的轮廓似一尊仰卧的巨佛。

佛是一座山,山像一尊佛。

那佛的神态从从容容,平平静静,似用蕴藏着无穷智慧的双眸仰视着无限的时空,游人无不称奇。

抱犊寨山势陡峻,悬崖绝壁高高耸立,但它的山顶却平旷坦夷,是一片开阔的平坦之地,原来有600亩肥沃良田,草木繁茂。

有的旅游者说它好像一只高高举起的花盆,是太行山上一方波涌的天池,所以,抱犊寨又有“山顶园林”之称。

抱犊寨以其特有的风格突兀于群山之中,形成了很多的自然奇观。

步行登山,景影相随,可细细游览观赏;如果舍步行而登缆车,则可居高望远,俯瞰抱犊寨那奇特的山形全貌。

2001年11月,抱犊寨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

封龙山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主峰812米东西绵亘11公里,南北纵跨约10公里,山间奇峰怪石,幽谷绿荫,清泉飞瀑,鸟语花香,风光秀丽,自然景观奇特,骆驼峰、将军石、蛤蟆石、神蛙问天、修女面壁、风动石等三十六奇观遍布山间。

自古就有四大禅林、三大书院、两大道观,历史文化璀璨。

早在唐代即被列为河北名山,是长久以来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封龙书院早在汉代就是当时的著名学府,以后历代均有高士在书院里居住授业。

元代著名学者、数学家李冶在此著书讲学,时有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教育家张德辉在此讲学授业,人称“龙山三老”。

李治在封龙书院创立半符号代数理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次方程数学科学成就,比欧洲代数的产生至少早300年。

封龙山上寺庙很多,集佛、儒、道于一地,有石堂寺、修真观、老君堂、玉皇庙等,庙会活动自然也盛行一时,每年的三月、六月、十月各有一次热闹非常的庙会,马戏、杂技等民间活动吸引了远近的乡民往来不绝。

龙泉寺龙泉寺始建于金朝正隆二年(1157年),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敕封龙泉寺。

该寺虽然规模不大,但据寺内碑文所载,它“东接翠屏,西连五寨,南披封龙,北带滹沱,其间基址动作规模气象,称石邑首腾之区”。

该寺金、元、明、清历代均曾修葺续建,形成寺、殿、庙、亭遥相呼应,井、泉、池、碑完整奇特的古建筑群,更有“神水”之称的龙泉水,以其“岩阿飞泉、冬夏异色、其味甘洌、可以疗疾”的美名传誉民间。

龙凤湖龙凤湖以山得势,以水得名。

其湖面600亩,碧绿透明,烟波浩渺。

青龙山海拔266.7米,挺拨秀丽,山上有青龙亩、风动石、龙角石、石龟驮崽等壮丽景观。

凤凰山海拨197米,如同彩凤展翅欲飞,格外秀美,据传说北宋巾帼英雄穆桂英曾在这里安营扎寨,于是便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姓谢的外地人,挑着副货郎担来到花岩溪,人称“谢杂货”。

谢杂货翻山越岭,走乡串户,无意中发现一只美丽的山喳鸟站在梧桐树上,痴痴地望着地上一条说不出名的小花蛇鸣叫。

谢杂货弄不明白,风水先生点破他,山喳鸟是凤,小花蛇是龙,这是龙凤相恋,此地乃龙凤宝地。

谢杂货喜之不胜,便在这块宝地上建房安家,生意也红火起来。

第二年夫人生了个女儿,谁知长得又丑又蠢,到了十四岁还数不清自己的指头。

两年后,皇帝下诏选美,消息传到花岩溪,丑女也要求报名应诏,家人邻居都哭笑不得。

谁知那晚丑女悄悄来到仙池山的仙池去洗浴,第二天竟变得端庄秀丽,容光照人,成了天姿国色的美女,人也忽然聪明起来,结果被选进宫,立为皇妃。

谢家成了皇亲国戚,出了不少大官,人们便把谢家住过的那条冲叫官冲,把官冲旁边的湖取名龙凤湖。

土门关土门关位于鹿泉市城西2公里处,太平河从村中穿过,分为东、西土门,土门关是古井陉东端要塞,古称“井陉关”,为太行八陉的第五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和紫荆关、倒马关共称内三关,龙泉关、娘子关、马岭关、峻极关为外四关,人们俗称内三外四。

清光绪四年成书的《获鹿县志》叙述了土门关的险要:“土门关,重地也,东扼滹水,燕赵疆焉。

其西南,万峰插天,羊肠一线,而远通秦晋,诚东西之咽喉而往来之重冲也”。

土门关是兵家必争之地,西部各省将自已的煤炭、铁器、土产运到关下,沿江各省又将纺织品、食品运到关下交易,关下一片河滩,五湖四海商品云集,这就有了日进斗金的获鹿“旱码头”之称。

白鹿泉和燕赵柏王白鹿泉位于鹿泉市城西5公里处的长寿山下,泉水从0.5米见方的池底涌出,“鹿泉水涌若珠倾”曾为获鹿八景之一。

传说当年韩信攻赵至此,附近缺水,即派人四处寻找水源,均因未找到而被杀头,后派猛将胡申找水,胡申预料水源难找,难免杀头,便谎报山下有泉,韩信随之去看,走到长寿山下,有一白鹿刨地,便拉弓射去,白鹿遁逃,箭落土中,拔箭,忽有泉水涌出,得名白鹿泉。

从而也就留下了“白鹿跑泉”的美丽传说。

燕赵柏王,生长于西胡申村后街一小巷内,树种为桧柏(学名圆柏),树干高约16米,胸围近3米,冠幅133平方米。

该树为实生株,出于秦末、汉初,树龄2200年以上。

据有关专家考察,该树树龄为河北省内之首,胸围长度排第三位,当地称其为燕赵柏王不无道理。

据传此树即为韩信射鹿得泉之前谎报“水情”的胡申大将自缢之树。

因胡申被奉为神,树被保护下来。

西山森林公园石家庄西山森林公园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20公里处的封龙山麓,公园总面积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6%,区内的32处景点,集雄、奇、秀为一体,素有“植物王国”和“风景乐园”之称。

民俗文化独具特色鹿泉花会鹿泉花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

流传于鹿泉市的民间花会有20多种,40个演出队。

逢节过节、欢庆胜利、喜庆丰收之际,全市进行民间花会大汇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