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甾体抗炎药PPT

非甾体抗炎药PPT


主要内容
重点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解热镇痛药和 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吲哚美辛的名称、 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临床 用途。 难点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结构
特点。
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解热镇痛药和 非甾体抗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授课内容
本品分子中有烯醇式羟 基结构,显弱酸性,易 溶于碱。
S O
N O
本品炽灼产生的气体 可使湿润的醋酸铅试 纸显黑色。
本品加三氯甲烷溶解 后,加三氯化铁试液 ,三氯甲烷层显淡紫 红色。
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 炎药,用于类风湿、风湿性 关节炎。
非甾体抗炎药
1.非甾体抗炎药的化学结构分类: 3,5-吡唑烷二酮类 非甾体 抗炎药 邻氨基苯甲酸类
NO2 Fe,HCl H2O ONa OH NH2 CH3COOH 130~135℃ OH NHCOCH3
解热镇痛药
案例:
维C银翘片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为什么长期大量 用药会导致肝功能异常?
解热镇痛药
分析
维C银翘片是由维生素C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为主 要成分,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主要与葡糖醛酸或硫酸成酯被排出 体外,一小部分被氧化产生N-羟基衍生物,此物可以进一步转化成毒 性大的代谢物乙酰亚胺醌,再与N-酰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物质结合 ,最后随尿排出。如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使肝脏中贮存的谷胱甘 肽大部分被消耗,毒性代谢物可与肝蛋白质形成共价加成物,引起肝 脏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所以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功能 异常。
拓展链接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第三节 抗痛风药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解热镇痛药和 非甾体抗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第三节 抗痛风药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解热镇痛药和 非甾体抗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小结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的水解及重氮化偶合反应
HO NHCOCH3 H+ , OHH2O HO NH2 + CH3COOH
HO
NH2
NaNO2 , HCl OH HO
HO HO N N
N+
N . Cl-
NaOH
红色
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
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在盐酸溶液中加铁粉还原生成对氨基苯酚, 再用醋酸酰化,所得粗品用热水重结晶后即得本品。
第八章
解热镇痛药和 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化学》配套光盘
背景介绍
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系指既能使发热病人的 体温降至正常,又能缓解中等程度疼痛的一类药物,其中多数兼有 抗炎和抗风湿作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多有解热、镇痛作用,无甾类药物 的副作用,在临床上主要侧重于抗炎、抗风湿。
解热镇痛药
1.阿司匹林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羧基显酸性
O OH O O CH3
学习小结
酚酯结构不稳定易水解
2.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中通常是在50~60℃的水浴上加热进行酰化反 应,注意控制好温度。 3.贝诺酯具有酯键和酰胺键,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易水解,生成的产 物中对氨基苯酚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4.贝诺酯是利用前药原理,将对乙酰氨基酚上的酚羟基与阿司匹林化 学结构上的羧基形成酯键。 5.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不稳定在酸性及碱性条件下可水解。
解热镇痛药
安乃近
Metamizole Sodium
CH3 N N O N CH3 CH3 O O S ONa ,H2O
本品用于高热症状,亦用于急性关 节炎、头痛、牙痛、痛经、肌肉痛 和偏头痛等。
本品于稀盐酸中,加次 氯酸钠,产生瞬间消失 的蓝色,加热煮沸后变 为黄色。 本品分子中4位上的N亚甲基磺酸钠具还原性 ,可被碘氧化成硫酸盐 ,并有甲醛的特嗅。 本品与稀盐酸共热后, 产生二氧化硫和甲醛的 特臭。
解热镇痛药
贝诺酯 Benorilate
O H3C O O O H N O CH3
本品是利用前药原理,将对乙酰氨基酚上的酚羟基与阿司匹林化学 结构上的羧基形成酯键而形成的化合物。它在体内因酯键可水解,而“ 还原”为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并发挥各自的疗效,同时还具有协同 作用。 该药物最大的优点是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得以大大减轻,安全范围大 ,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使用,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发热所引 起的疼痛。
解热镇痛药
O OH O O CH3
发现
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酸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 杨酸 。1899年,德国拜仁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 Aspirin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 Aspirin
O OH O O
有酯键,在干燥空气中较稳定,若遇潮湿空气则缓缓水
CH3
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遇热、遇碱则水解加快。
主要内容
掌握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解热镇痛药和 非甾体抗炎药
吲哚美辛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 质及临床用途。
熟悉
羟布宗、甲芬那酸、双氯芬酸钠、
萘普生、美洛昔康的化学结构、理 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了解
安乃近、丙磺舒和别嘌醇的主要理 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非甾体抗炎药
芳基烷酸类
萘普生 Naproxen
CH3 OH H3CO O
本品遇光可逐渐变色。 本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 急性痛风的慢性变性疾病以 及轻度、中度疼痛。
非甾体抗炎药
1,2-苯并噻嗪类 美洛昔康 Meloxicam
OH O N H CH3 N S CH3
非甾体抗炎药
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与炎症介质前列腺素有密切的关系。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能 够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消除前列腺素对致炎物质的增敏作用 ,所以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的作用。
邻氨基苯甲酸类 2 化学结构分类 3 芳基烷酸类 4 1,2-苯并噻嗪类
分子中无游离的酚羟基,不与三氯化铁试液发生显色反
应 ,但水解生成水杨酸后即可显色。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的合成
本品以水杨酸为原料,醋酐为酰化剂,在硫酸催化下,进 行乙酰化反应即得本品。
COOH OH
(CH3CO)2O, H2SO4 50~60 ℃
COOH OCOCH3
解热镇痛药
拓展链接
邻助作用是指在酰基的邻近位臵有亲核基团,此 亲核基团能引起分子内催化,可以使水解反应速度大 大增加的作用称为邻助作用。 阿司匹林结构中的酯键,非常容易水解成水杨酸 和醋酸。水解生成的水杨酸具有软化角质的作用,故 对胃黏膜构成了强烈的刺激,所以阿司匹林一定要饭 后服用,且具有胃溃疡的病人一定要慎用阿司匹林。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小结
第三节 抗痛风药小结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主要内容
单选题
学习要求 重点难Leabharlann 多选题 解热镇痛药和 非甾体抗炎药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问答题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实例分析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系指既能使发热病 人的体温降至正常,又能缓解中等程度疼痛的一类药物, 其中多数兼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 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是应用最广和最 成功的合成药物之一,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目前 全球年销售量已达到400亿片,全世界每年要消耗45000吨 Aspirin。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美洲人经常使用金鸡 纳树的树皮作镇痛药。西班牙人来到那里以后 发现这种树的树皮还可以降低病人的体温。
1
3,5-吡唑烷二酮类
非甾体抗炎药
拓展链接
非甾体抗炎药物作用的靶点为环氧合酶(COX)。这种酶分为 COX-1和COX-2,这两种酶的生理性质有很大区别。COX-1是一种结 构酶存在于肠、胃道、肾等大多数组织中,保护胃肠道黏膜,非甾体 抗炎药在抑制COX-1时会导致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而COX-2是诱导酶 ,在正常组织细胞内的活性极低,只有受到诱导才能大量产生,它通 过对PG合成的促进作用,介导疼痛、炎症和发热等反应。因此,研 究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避免产生对胃肠道的副作用。比如塞利西布 为一典型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根据COX酶的特征运用现代药物设 计的方法所设计的新药。
非甾体抗炎药
3,5-吡唑烷二酮类 羟布宗 Oxyphenbutazone
H 9C 4 O O N N OH
本品与冰醋酸及盐酸共热,水 解生成4-羟基氢化偶氮苯,可与亚 硝酸钠试液作用,生成重氮盐,再 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橙红色沉淀 ,溶于乙醇中呈橙红色溶液,如将 沉淀转溶于氯仿,则氯仿层显橙黄 色。 本品又名羟基保泰松,用于治 疗痛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及强直性脊椎炎。
抗痛风药
别嘌醇 Allopurinol
N N OH H N N
本品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共 热煮沸,放臵后,产生黄色 沉淀。 本品常用于痛风性肾病及慢 性源发性或继发性痛风,对 急性痛风无效。
非甾体抗炎药
芳基烷酸类 吲哚美辛 Indometacin
O N Cl O CH3 OH
OCH3
本品含有酰胺键在空气中稳定,但遇光 会逐渐分解;遇强酸或强碱易水解。水 解产物还可进一步被氧化生成有色物质 ,且随温度升高,水解变色速度更快。 本品的稀碱溶液与重铬酸钾试液共热后 ,用硫酸酸化并缓缓加热,显紫色;如 与亚硝酸钠溶液共热,用盐酸酸化显绿 色,放臵后,渐变黄色。 本品又名消炎痛,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 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