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方案1、安全应急(检)排查及整改治理管理制度1.1、目的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安监总局规范和切实贯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加强公司安全管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达到与个学校洽谈合作顺利进行,特修订本制度。
1.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安全隐患(检)排查、整改治理、建档监控及公示挂牌管理。
1.3、职责部门经理领导组织每季度的隐患排查;安全主管负责隐患排查的建档和监控;部门主管对本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负主要责任;隐患整改复查部门及人员负责对整改过程及结果跟踪和评价。
1.4、内容1.4.1、基本要求1、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实施;制止违章作业、;防范和整改事故隐患。
2、各级安全检查(包括岗位巡查,各部门组织的日常检查,公司组织的综合性排查,以及各种专业、季节性检查)要严格按安全检查规定,精心组织,确保检查质量。
3、安全隐患排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要加强领导,充分发动职工积极参与安全隐患排查,确定整改责任人,认真落实整改,避免安全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
4、安全隐患排查以查思想、查纪律、查制度落实、查组织领导、查各项记录等执行情况,查事故隐患为主,重点是锅、容、管、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安全用电管理。
5、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建档控制,对查出的问题、原因和整改措施及落实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对过程和整改效果进行建档,并对全过程进行监控。
6、各级安全检查组织和人员,有权要求受检单位汇报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情况,及时提供有关资料,有权调查、询问及召开座谈会,有权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对重大事故隐患有权提出处理意见。
1.4.2、组织与形式1、公司综合性安全检查,由公司总经理领导组织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每月至少两次。
并做好排查记录和安全会议台帐记录。
2、公司主管安全的领导、值班员进行,每周进行一次。
并作好检查记录和隐患整改台帐。
每月、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公司领导对所承包的重大危险源和主要危险源,要履行职责,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和到岗位了解情况。
每年对所承包的重大危险源和主要危险源做出公正合理的实事求是的安全评价。
1.4.3、隐患整改治理1、公司对各级检查组检查出的隐患,要逐项研究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定人、定时积极组织整改。
2、对因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整改的隐患,在不危及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应制定出计划、按期解决,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设专人监护运行。
对难以保证安全生产的隐患,要立即整改。
3、对较重大的隐患整改,由公司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隐患整改单位要在限期时间内按时完成。
4、对不及时整改的,将按规定进行处罚,对造成安全事故的,将同时追究单位主要责任人责任。
2、卫生安全保障制度2.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为保证保健品质量,保证职工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及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1、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食品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2、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上岗位操作。
3、健康体检应在具备体检资格的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进行。
严格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不得有漏检或找人替检行为。
4、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5、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6、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做到:(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中食品之前应冼手消毒;(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7、公司负责制定每年健康体检计划,并对每一次体检情况进行汇总,建立人员体检台帐,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员工健康异常时,应及时处理,由办公人员填写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上报日期、健康异常员工姓名、症状、处理意见及结果。
2.2、原料采购查验管理制度为了使公司对原料的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价格合理、交货及时,特制定本制度。
2.2.1、适用范围适用于所需的原料采购2.2.2、工作程序采购应及时收集填制供应商档案表,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名称、产量、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情况等方面的资料,由主管人员汇总分门别类建立档案。
供应商的档案,包括:a.法人资料、资质、资信等;b.产品质量状况;c.价格与交货期;d.历史业绩等。
2.2.3、对合格供应商的控制1、质检员对供应商每次供货时进行抽样检验;2、供应商每次供货如产品质量不合格按本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如交货期,交货数量等没按合同进行时,可由采购员对供应商提出警告,严重时发出暂撤消供应商关系的通知。
2.2.4、采购资料1、对主要原材料的采购由采购部门根据订货合同对原材料的需求量要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注明品名、规格、数量、采购依据等报总经理批准。
2、在《合格供应商名单》上选择供应商,并与之取得联系,拟制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拟制必须符合国家《合同法》有关规定。
2.2.5、采购产品的验证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实行生产许可证的坚决采购有QS 标志的产品,质量检验科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拒收,合格的办理手续入库。
原辅材料验收:从合格供应商采购的原辅材料,供应商应提供有关证明材料,采购产品进厂后质检部进行验收的同时还需对供应商名称、货证是否相符等相关资料进行核对。
具体控制如下:1、采购产品验收:在按照《原辅料标准及检验和试验方法》《各种原辅料供应商需提供的证明材料清单》进行验收的同时,还要按照下述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并做好相关检验、验证内容的记录。
2、采购产品进厂时要严格控制其验收检验过程,供应商必须提供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如在发证范围)和出厂检验合格证明;3、如供应商未提供或证明内容与规定不符时,应视情况对其采购产品拒收或单独存放,待证明材料重新提供后再进行核对,符合要求的即可办理入库手续;来自非合格供应商的货物拒收;到期未提供官方合格证明资料或与要求内容不符,应停止其合格供应商资格直到提供资料齐全为止;连续3次发生偏差的供应商应停止其合格供应商资格;运输车辆是否卫生;外包装是否有破损、有油污等;验证货证是否相符,货证不符的拒收或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标识是否清楚、正确,标识不清楚的单独存放;采购部每年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复评。
4、原辅料的贮存:原辅料应在专用库房中分类贮存。
2.2.6、采购产品的质量跟踪采购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正式供货方进行质量跟踪并填写《质量跟踪报告》,对质量下降的供应商由采购部门及时反映给供应商,并限期整改。
到期无改进的供应商,报总经理批准取消其供货资格。
2.2.7、验收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有效,并按规定归档、保存。
验收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2.3、卫生管理制度1、生产场区周围保持清洁,无污染源,25米内不得有暴露的垃圾堆、垃圾场、坑式厕所、粪池等孳生有害昆虫的场所,卫生区采取“四定”办法,即: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内外环境整洁。
2、原材料要符合卫生要求,采购员采购食品必须按规定向供货方索取有效的检验合格证明及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禁止采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3、食品入库前要进行验收登记,食品贮存应做到分类存放,离地离墙先入先出,定期检验,及时清理;盛装原材料的容器要定期清洗。
仓库严禁存放亚硝酸盐及杀虫剂等有害有毒物质。
4、仓库内应保持干燥、整洁、通风,地面清洁,无积水,门窗玻璃洁净完好,墙壁天花板无霉斑、无脱落,防虫、防鼠、防尘、防潮、防霉、防火设施配置齐全有效;定期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每日进行防蝇、防鼠、防虫等检查和打扫卫生。
5、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在使用前彻底清洗消毒,用后要清洗。
6、全体员工均应保持经营场所的干净、整洁,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果皮、杂物等;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果皮、杂物等;灭蚊蝇灯、鼠夹、杀虫剂应保持有效状态,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办公室,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4、食品包装、存储、运输管理制度2.4.1、包装的储存管理1、包装库房做好防虫、防鼠、防蝇、防火、防潮工作,2、包装做好离墙、离地工作,包装物必须放置在铺垫物之一。
3、包装专库专管,禁止与其他物品混放,防止污染。
4、包装要分品种、分规格单独存放,标识明确,防止混用。
2.4.2、产品打包控制1、打包产品必须是经品研部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合格产品禁止打包入库。
2、打包人员进入打包间必须符合员工卫生制度相关要求。
3、领取包装时,仔细仓库保管和打包班长核对领取包装品种、数量,并检查包装的完好状态,运输包装时车辆必须铺设铺垫物,防止运输过程中对包装的污染。
4、打包落地粉不得直接包装回机,必须送库房作为饲料粉处理。
5、产品打包时,质检员每小时抽查一次打包斤称,打包工每小时抽查一次打包斤称。
6、产品封包过程中出现断针,必须将断针全部找齐后到粉二数更换新针,粉二楼员工检查断针是否完整后才能发放新针。
2.4.3、产品运输管理1、运输车辆入厂前,门卫负责对车辆登记,并检查车辆卫生。
车辆卫生达标者入厂装货,车辆卫生不合格必须打扫干净方可入厂。
2、装车之前,销售部员工负责与运输车辆签订《货运协议》。
3、装车之前,仓库保管和运输人员对运输产品完好性及数量进行检定,装卸工重新确认车辆卫生情况。
.4、装车时,装卸工轻拿轻放,码垛确保装车层次清楚、码垛整齐。
5、装车完毕,运输人员必须苫盖车辆,防止运输过程中的破损、雨淋,确保运输过程中的产品安全。
6、装车时,如发现破损面袋,要单独存放,待品研部签定后做回机粉处理。
2.4.4、产品的储存管理1、成品库做到七防四无:防鼠、防霉、防雨、防火、防盗、防潮湿、无破损、无积压、无差错2、入库成品码放整齐,通风道、垛距、墙距、标高标准一致,标识详尽具体,地面干净卫生。
不合格产品单独存放,不得入库。
3、成品出库按先入先出的原则进行。
2.4.5、产品防护措施1、原材料的贮存,要留有适当的空间和通道,注意防雨、防潮、防鼠,码放整齐,隔离存放标识清楚。
仓库管理人员应做到帐、物、卡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