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文库()/报告范文/事迹材料
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群像:她们都拥有天使般的心灵
一袭飘然的白衣,映衬的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顶承的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托。
今年,19个国家的39名护理工作者获得本届南丁格尔奖章,我国有8名护理工作者获奖,是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
在这8位获奖者中,有精益求精,为护理事业改革和发展呕心沥血的护理管理者;有勇敢无畏,把青春年华和赤诚爱心献给麻风病护理事业的护理实践者;有诲人不倦,推动护理教育改革的护理教育者;有冲锋在前,多次在国际救援中向世界传递大爱的军中天使……
护士要有一颗慈悲的心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孙玉凤:
希望消除对麻风病病人的偏见,让治愈者回归社会。
解放军第四医院索玉梅:
救人要紧,在那种情况下谁都会那么做,这不算什么。
在所有获奖者中,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孙玉凤是年龄最小的一位。
颁奖大会的前一天,她在宾馆里仔细地试穿着一身湖蓝色和一身珊瑚红色的套装,端庄、大方,女性的柔美显露无遗。
但看似柔弱的她是一位已和麻风病病人打了23年交道的护理专家。
1987年,刚从护校毕业的孙玉凤来到皮肤病医院麻风病科工作。
“麻风病病人很不容易,他们心里很压抑、很自卑,怕受到社会歧视。
甚至连像我们这些从事该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家属,也会被社会另眼看待。
”孙玉凤说,“希望社会能尽快消除对麻风病病人的偏见,让治愈的麻风病病人回归社会,让更多的人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患者何某,原是上海锁厂的一名工人,在病愈出院后却不能复工。
于是,孙玉凤等多次与该厂沟通,要求恢复何某的工作。
最后,厂方提出让何某复工的条件是:她们能否当着工人代表的面,与何某合吃一盘菜,共喝一碗汤?
孙玉凤等欣然同意,工人代表围观她们与患者共进午餐,亲眼目睹他们的餐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后才释然而去。
何某的工作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
解放军第四医院医务处副主任护师索玉梅是一名藏族女兵。
她在高原护理岗位从事护理工作已有40年。
40年来,索玉梅跟
随高原医疗队攀高山、越雪岭、进毡房、下牧场,足迹几乎遍布青海的山山水水。
一次,索玉梅跟着医疗队到达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唐古拉地区,那里高寒、缺氧、紫外线辐射强。
医疗队在巡诊中,遇上藏族姑娘康南措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垂危。
索玉梅毅然把胳膊伸到医生面前,让医生用她的血拯救这个濒临死亡的生命。
在她的带动下,大家纷纷献血,年轻的藏族姑娘最终获救。
对此,索玉梅轻描淡写地摆摆手说:“救人要紧,在那个情况下谁都会那么做的,这不算什么。
”
传递来自中国的爱
武警总医院张利岩:
只要努力就能挽救病人,我觉得自己的职业是那么高尚。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陈声容:
支持我坚守和攀登的不是出名拿奖,而是无数病患的需要。
在巴基斯坦灾区,安全形势严峻,其间曾连续发生3起自杀性炸弹袭击,在驻地不时能听见枪战声;灾后,病人数量之多超乎想象,危重病人比比皆是。
但张利岩和队员尽可能压缩吃饭、睡觉时间,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会让到来的患者失望。
灾区的平均气温高于40度,在这样的高温下高强度工作,使本来就患有严重胃肠炎和高血压的张利岩十分痛苦。
她和许多队员经历了由消瘦、到因浮肿而变胖、再因劳累而变黑变瘦的过程。
“回想起那个非常时期,对生理上确实是一种摧残,但那种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更是我一生的财富和精神动力。
那时候,病人的生命就在我的手中,我只要努力就能挽救他,这让我觉得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是那么高尚而有价值。
”张利岩说。
在国际救援行动中,还有来自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妇产科护士长陈声容的身影。
2004年年底,陈声容受命参加南京军区第二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
在200多个日日夜夜中,陈声容和战友共接诊病人3100多人次。
利比里亚自然环境恶劣,肺结核、霍乱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在利比里亚中国维和二级医院里,病人中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达
1/3。
一位患晚期艾滋病的埃塞俄比亚士兵,送到医院时已经站立不稳。
看着病人被疼痛折磨得扭曲的脸庞,陈声容给他喂水、喂饭、酒精擦浴……空闲时还与他沟通,增强他战胜疾病的信心。
转院时,这位士兵走到中国维和医院的广场上,向着鲜红的五星红旗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