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小鼠的生物学特性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小鼠的生物学特性
<100 100—150 >500 每个隔离器检测2只
取样数量
>5只 >10只 >20只
小鼠的生物学特性
实验用小白鼠来源于野生小鼠,是人 们经过长期选择而培育出的、也是科学研究 中广泛使用的实验动物
一、生物学特性 1、 一般特性 1.体型小 哺乳动物中最小的动物。 易于操作、饲养,短时间能大量提 供。
普通动物
Conventional animal CV
开放系统
Open system
各种动物国家标准分级
物种 小鼠、大鼠 地鼠、豚鼠、兔 犬、猴 分级 CL、SPF、GF CV、CL、SPF、GF CV、SPF
第二节 普通动物
一、概念
定义(conventional animal CV): 不携带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 验动物。 特点: 1、微生物控制要求最低。 2、生理学特性:健康的外貌,正常的饮食,眼 角、鼻腔 无分泌物附着,尸 检无眼观病灶。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实验动物分级 普通级动物 清洁级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到自然界微生物、病毒和寄生虫的侵袭, 一般都带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显性或 隐性感染某些病症。因此,用这类动物 进行实验,敏感性较差,反应性不一致, 结果不易重复。更严重的是大部分实验 动物是人兽共患病的易感宿主。它们感 染人兽共患的病原生物后,将可能导致 实验人员和动物饲养人员的疾病感染。
因此,要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必须 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加以控制, 即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标准化,使其 消除或最大程度地减少微生物和寄生虫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准 确。
第一节 实验动物分级
国家标准分级
等级 四级 四级 三级 种类 无菌动物
Germfree animal GF
饲养条件 隔离系统
2.性情温顺,胆小怕惊。 3.喜黑暗、安静环境,进食、交配、分 娩多在夜间。 4.门齿终身生长,需经常啃咬坚硬物品, 以磨损门齿,维持适当长度。 5.雄性好斗。
2、解剖学特点 心脏 心尖位于近胸骨端第4肋间,此处为 心脏采血的进针部位。
二、常用品种 1. 昆明(KM)小鼠 白化,我国特有封闭群小鼠。广泛应 用于药理、毒理。生育后老龄雌鼠中有25% 的乳腺癌发生率。
二、无菌动物的特点
形态学改变
1. 2. 3.
消化系统: 盲肠膨大,肠壁菲薄,易发生盲肠扭转,导致破裂。 循环系统:心脏变小。 免疫系统:胸腺上皮细胞变大,胞浆泡状结构和溶酶体变小。
生理学改变
1. 2. 3. 4. 5. 6.
免疫功能:免疫应答慢,过敏反应、对异体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以及自 身免疫现象消失或减弱。对微生物感染非常敏感。 生长率:豚鼠、兔生长率降低,大、小鼠改变不大。 代谢:水分代谢周期延长,肠管对水的吸收率低。 营养:体内不能合成VitB、VitK。 抗辐射能力:增强。 寿命:长于普通动物。
第五节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监测
监测程序: 1. 微生物检测程序 动物 编号 外观检查 麻醉 取血 无菌解剖
分离血清,检查病 毒抗体或其它病原的抗体 气管分泌物,肠内容物, 脏器分离细菌
检测
真菌检查
检测报告
皮肤取样
2. 寄生虫检测程序
动物 编号 外观检查
解剖、脏器、肠内容物、粪便取样 体内寄生虫检测
2. NIH小鼠
白化,免疫反应敏感性比KM强,是国 际上通用的实验动物,已成为某些生物制品 检定实验的法规动物。
基本实验操作
给药途径:灌胃.皮下注射.皮内注射. 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 采血方法:尾静脉采血.心脏采血.内眦采血.摘 眼采血. 处死方法:颈椎脱臼
Isolation system
悉生动物
Gnotobiotics animal GN
隔离系统
Isolation system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
屏障系统
Barrier system
二级 一级
清洁动物
Clean animal CL
屏障系统
Barrier system
第三节 清洁级动物与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一、概念
Clean animal : 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 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来源于SPF 动物或剖腹产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animal : 指动物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寄生虫 存在,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寄生虫的动物。 主要指不携带潜在感染、条件致病和对实验干 扰大的病原。来源于剖腹产动物。
取血
挤压或刀片刮取皮层物取样
弓形虫检测
体外寄生虫检测
麻醉
检测 拔毛或梳毛
体外寄生虫检测
检测报告
取样要求与监测规则: 1. 普通动物、清洁级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每三个月至少检 测一次。 2. 无菌动物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3. 每2-4周检测一次粪便标本。
实验动物不同生产繁殖单元取样数量
群体大小,只
二、应用
CL动物国际上认为仅适合短期或部分科研 实验;我国认为适用于大多数科研实验, 可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领域。 SPF动物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是目前国 际标准级别的实验动物。
第四节 无菌动物与悉生动物 一、概念
悉生生物学(gnotobiology): 1885年pasteur认为宿主动物没有肠道菌群参与, 生命难以维持。无菌动物的问世,证明肠道菌群的存 在,并非完全是哺乳动物生存所必需。 悉生生物学是以无菌隔离技术提供的各种动物为 实验对象,研究实验动物本身以及各种动物与微生物 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的一门综合科学。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 GF): 指用现有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 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来源于剖腹产 或无菌卵孵化,饲养于隔离系统中。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 GN): 或称已知菌动物,广义上把无菌动物、已知菌动 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统称悉生动物;狭义上指已知 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