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患者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
3.定义(无)4.职责4.1检验科感控小组负责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行指导、落实及督查。
4.2 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等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及督查。
5.标准5.1人员管理5.1.1严格执行职业防护制度。
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面)罩。
5.1.2 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
5.1.3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5.1.4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 (包括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患有经血传播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输血相关工作。
5.2环境管理5.2.1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清洗消毒间,标识醒目。
5.2.2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置门禁开关,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志,限制与试验无关人员进入。
5.2.3.保持室内清洁,每日通风或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2次。
物体表面及地面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无菌间和超净台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2次。
无菌间配备空气消毒设备,定期维护。
紫外线强度监测每半年1次。
5.2.4 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环境,特殊传染病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5.3消毒隔离制度5.3.1一次性检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5.3.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采血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5.3.3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5.3.4落实手卫生制度,采血型标本接触患者前后、取血前洗手或手消毒;接触血液标本后、被血液污染后洗手。
接触血液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
5.3.5 采血型标本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5.3.6 正确配备及使用消毒剂;小包装碘伏、乙醇开启后密闭保存,有效期7天。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5.3.7发血前确认血液未受细菌污染,若受到污染时要全部废弃,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5.3.8凡是直接或间接接触临床标本的器材都必须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
5.3.9各室拖把、抹布分区使用,用后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备用。
5.3.10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与登记(登记本保存3年)符合要求。
6.流程(无)7.表单(无)8.相关文件(无)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患者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病区。
3.定义(无)4.职责4.1病区感控小组负责对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行指导、落实及督查。
4.2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等对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及督查。
5.标准5.1人员管理5.1.1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手饰。
不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及医院外环境。
5.1.2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及污染物品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洗手或手消毒。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5.1.3.患者的安置原则: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5.1.4 做好病人的卫生宣教,宣传消毒隔离知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减少陪客,防止交叉感染。
5.1.5 正确配备及使用防护用品,防止职业暴露。
5.2环境管理5.2.1物体表面5.2.1.1各类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清洁,湿式清扫。
被血液、体液等污染的物体表面、地面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5.2.1.2门把手、厕所、水池、水龙头等每日湿式擦拭。
5.2.1.3治疗室、病室、厕所等拖把、抹布专用,标记清楚,分开清洗、消毒,悬挂晾干。
5.2.2 空气加强通风,治疗室、处置室等每日空气消毒机消毒,时间60-120min,并记录。
空气消毒机定期维护,有记录。
5.3消毒隔离制度5.3.1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正确配备消毒剂,有效浓度监测达标。
小包装碘伏、乙醇开启后密闭保存,有效期7天。
5.3.2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符合规定。
物品存放离地面高度20-25cm、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5.3.3配置好的药液放置不得超过2小时,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注明开启时间。
5.3.4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5.3.5各类复用器械类物品由集中消毒供应暂存点处置。
5.3.6体温计:流动水清洗擦干,500mg/L含氯消毒剂加盖浸泡30min,冷开水冲净,纱布擦干。
消毒液每日更换。
5.3.7止血带:流动水清洗擦干,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洗晾干。
5.3.8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等每天清水(感染患者使用75%乙醇)擦拭。
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电脑键盘、鼠标、电话按键等保持清洁,必要时用75%乙醇擦拭。
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有污染时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洗晾干。
5.3.9使用中的氧气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每天更换,湿化瓶每周更换。
使用后负压吸引瓶、开口器、舌钳、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导丝等复用器械和用品使用后先清洗、消毒或灭菌,方法正确。
5.3.10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5.3.11 病人被服每周更换1-2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
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污单。
5.3.12 病床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一桌一抹布,用后清洗消毒干燥。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处理。
5.3.13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交接符合要求。
5.4医院感染病例监测5.4.1 正确诊断并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无漏报。
5.4.2 及时上报医院感染聚集或暴发事件。
5.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6.流程(无)7.表单(无)8.相关文件(无)门诊、急诊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门诊、急诊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患者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科、门急诊诊区、门诊换药室。
3.定义(无)4.职责4.1门急诊感控护士负责对门急诊室、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行指导、落实及督查。
4.2医院感染管理科对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及督查。
5.标准5.1人员管理5.1.1 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手饰。
不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及医院外环境。
5.1.2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洗手或手消毒。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5.1.3 每次换药前后必须洗手,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1.4诊疗台等物品表面及地面每日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5.1.5 正确配备及使用防护用品,防止职业暴露。
5.2环境管理5.2.1.物体表面:5.2.1.1诊察床清洁,污染时及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5.2.1.2桌、椅、诊察床、平车、轮椅等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清水擦拭。
被血液、体液等污染的物体表面、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拖把、抹布分区使用,标识清楚。
5.2.1.3门把手、水池、水龙头等每日清水擦拭,必要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5.2.2 空气: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紫外线消毒,时间30-60min,并记录。
紫外线灯管每周75%乙醇擦拭,紫外线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使用中紫外线强度<70uW/cm3 应更换灯管。
空气消毒机由后勤保障科专职维修人员定期维护,有记录。
5.3消毒隔离制度5.3.1严格执行换药原则:先无菌伤口、再污染伤口、后感染伤口。
5.3.2 消毒物品与未消毒物品必须分开放置。
无菌物品分类放于清洁柜内,按灭菌日期前后顺序放置,无过期物品。
5.3.3 无菌干燥罐及无菌钳每4h更换,污染时立即更换。
小包装碘酒、乙醇开启后有效期7天。
5.3.4 使用小包装无菌纱布,打开后有效使用时限为24h。
换药使用的碘伏纱布等现配现用。
5.3.5 换药用的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时间。
外用生理盐水在开启24小时内使用。
5.3.6 器械类物品由科室进行初洗后送至集中消毒供应区域点处置。
5.3.7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正确配备消毒剂,有效浓度监测达标。
5.3.8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符合规定。
物品存放离地面高度20-25cm、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5.3.9,无菌包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配置好的药液放置不得超过2小时,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注明开启时间。
5.3.10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5.3.11 体温计:流动水冲洗,500mg/L含氯消毒剂带盖容器浸泡30min,冷开水冲净,纱布擦干,一人一用。
消毒液每日更换。
5.3.12 止血带:流动水清洗擦干,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洗晾干,一人一用。
5.3.13 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电脑键盘、鼠标、电话按键等保持清洁,必要时用75%乙醇擦拭。
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有污染时250-5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清洗晾干。
5.3.14呼吸机及管路、负压吸引瓶、开口器、舌钳、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导丝等复用器械和用品,使用后先清洗、消毒或灭菌,方法正确。
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压舌板一次性使用,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5.3.15 使用后拖把、抹布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洗悬挂晾干备用。
5.3.16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交接、登记符合要求。
6.流程(无)7.表单(无)8.相关文件(无)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患者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科、门诊口腔科。
3.定义(无)4.职责4.1门诊口腔科感控护士负责对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行指导、落实及督查。
4.2医院感染管理科对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及督查。
5.标准5.1人员管理5.1.1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戴护目镜或面罩。
5.1.2.每次诊疗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戴手套操作时,一个病人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手卫生依从性≥95%,洗手正确率100%。
5.1.3 负责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