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电子验印业务操作规程模版

银行电子验印业务操作规程模版

xx银行电子验印业务操作规程
为规范电子验印业务操作,根据《xx银行结算账户预留印鉴管理办法》、《xx银行结算账户预留印鉴管理操作规程》、《xx银行电子验印系统业务管理办法》等制度,结合电子验印业务特点,特制定本规程。

一、定义
电子验印指利用电子验印系统核印技术,通过高拍仪提取票据上的印鉴信息与电子印鉴库中储存的账户印鉴图像信息进行数据比对,对票据的印鉴图像进行真伪判断,返回并记录验印结果的操作。

二、验印方式
电子核验印鉴分为“单笔验印”和“批量验印”两种方式,需根据具体业务选择并按相应系统设定验印方式。

三、业务流程
(一)票据审核
电子验印业务分为业务系统联接接口直接调用、核心系统“公共验印处理”间接调用两种服务方式。

各营业机构进行印鉴验印前,业务人员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核票据、凭证和影像的合法性、真实性等,无误后方可依序进行印鉴核验及相关业务处理的操作。

(二)验印流程
1、直接在交易中调取电子验印
(1)核心、二代支付业务:两系统业务设定为使用“单笔验印”,即一笔业务一验。

柜员录入交易内容后,系统通过交易、账户综合判断是否需要验印,如需验印,业务提交时弹出验印控件。

根据验印方式、授权控制和具体业务的不同,验印操作人员不同,具体按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①自动验印通过:无需授权的交易,自动验印通过的由柜员完成,需要授权的交易在录入时由柜员和具有授权权限人员双人验印完成,完成后在业务凭证上打印验印流水;
自动验印不通过的转入人工判断验印,人工判断验印由柜员和具有授权权限人员双人验印完成,完成后在业务凭证上打印验印流水;
②自动验印、人工判断验印均不通过的,由人工进行折角验印,需柜员和具有授权权限人员双人验印完成,以凭证折角为验印依据;
③核心系统未关联印鉴和已关联印鉴但未建库的账户需通过人工折角验印方式验印,需要柜员和具有授权权限人员双人验印完成,以凭证折角为验印依据。

(2)支票影像系统业务:支票影像系统设定先进行“批量验印”,由系统自动验印,支持多笔一同验印。

“批量验印”不通过再进行“单笔验印”。

自动验印通过的,无需验印复核;自动验印不通过启用人工判断验印的,需要复核员验印复核;自动验印、人工判断验印均不通过的,则验印不通过。

2、核心系统交易因涉及业务场景较多需设定多种验印规则进行验印的,采取不在原交易直接调取验印,使用“公共验印处理DS017”交易异步验印方式。

录入账号后根据提示,在“公共验印处理DS017”
交易先进行验印,验印完成后在业务处理凭证上打印验印流水,再进入相应核心系统交易进行后续业务操作处理。

3、未与电子验印系统直连的外围系统(网银、理财、大额存单、国库集中支付、自助回单等系统)业务,直接通过“公共验印处理DS017”交易,按业务要求的验印规则先进行验印,验印完成后在业务处理凭证上打印验印流水,再登录相应系统进行后续业务操作处理。

(三)验印结果
电子验印系统验印结果分为自动验印通过(包括人工辅助验
印通过)、人工判断验印通过和人工折角验印通过三种。

第一种为系统自动验印,第二种为人工借助系统工具进行验印,第三种为传统手工折角方式验印,后两种均归为人工验印。

凭打印验印流水判断是否验印及验印方式。

验印流水日志可在电子验印系统“票据日志查询”中按系统分渠道查询。

(四)凭证处理
系统增加电子验印功能后未改变业务凭证处理模式,核心系统验印交易凭证增加验印流水和验印结果打印内容,业务凭证仍按原有规定放置,其他系统凭证按相应流程处理。

四、注意事项
(一)核心或外围系统涉及的验印交易均已提前在电子印鉴系统设定好验印的凭证类型,超出有效期的系统会进行提示但不控制,业务人员要根据实际判断是否继续业务操作。

使用的凭证以及对应的有效期统一归纳如下:
(1)现金支票有效期10个工作日;
(2)转账支票有效期10个工作日;
(3)电汇凭证有效期1个工作日;
(4)其他,除以上三种以外的凭证,未设有效期,人为控制。

(二)鉴于活期保证金账户为非结算账户,销户时系统已控制必须余额为零,而且客户无法到场,因此只要确认该账户保证作用结束、余额为零且无积数,销户时不设置验印。

五、原制度办法与本规程不一致的,以本规程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