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故事之《秦始皇兵马俑》

民间故事之《秦始皇兵马俑》

民间故事之《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约五公里处,南依骊山,北临
渭水。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陵园城东门外.距陵墓一公里半。

大厅
里陈列着很多和真人真马同样大小的陶人和陶马。

说起秦俑来,还有
一段传说哩。

据说,在秦以前,关中人不使用瓦盆瓦罐,当时也没有陶制器物。

秦始皇二十二岁正式执政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修建他的陵墓。

他察看
过很多地方,最后看中了骊山。

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阴产玉,山阳
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把墓地定在骊山北麓。

他不但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徒”,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征发来大
量民夫。

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诏书叫李斯提前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
准备为他殉葬。

李斯看了诏书,吓得目瞪口呆。

他想,要征集这么多
童男童女殉葬,必然会遭到百姓反对,人们一旦起来造反,秦朝江山
就会垮台。

但是如果不办,皇帝降罪下来,自己就活不了。

想来想去,只得上书秦始皇说:“臣李斯,冒死直言,君征人殉,必引*,不如陶殉,江山平安。

”秦始皇见了,觉得有道理。

他还想,如让活人殉葬,在阴间不听调遣,死后也不得安宁。

于是改变原意,立即下旨令李斯
征集全国能工巧匠,烧成规模庞大的出巡仪仗队,要求把陶人、陶马
制得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

九天过去,李斯从民夫中抽调出数百名烧制砖瓦的工匠,向他们
宣读了圣旨,命令他们按期烧好陶人、陶马。

但是,抽调来的工匠谁也没做过陶人陶马,只会烧砖瓦。

他们试
烧多次都烧坏了,有一百多名工匠被砍了头。

就在这批被杀的工匠中,有个老工匠想出个法儿,他在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要他单窑分段烧
制。

儿子含泪埋了父亲,按照父亲生前嘱咐,单窑单俑分段烧,烧成
后再组合。

经过几次试烧,终于烧成了。

这个方法试验成功后,工匠们齐心协力,经过日以继夜的苦干,
几千件陶人、陶马终于按期如数烧制好了,并按照李斯的要求,把陶
俑排成整齐的队形。

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继承了帝位。

他怕修建工匠泄露墓中秘密,便暗地把秦始皇灵柩运入墓中,然后下令叫所有参加修。

建陵墓
的人,一齐到墓中看戏,并领赏赐。

可怜那些流血流汗、为修建秦始
皇陵墓卖过大力的工匠、民夫和刑徒,全上了秦二世的当。

他们刚刚
走进陵墓,便被封闭在墓中,成了殉葬品。

传说只有一个人逃了出来,这人就是第一个制成陶俑的青年小伙子。

原来,秦始皇陵墓里的水道
是他修砌的。

他见事情不妙,便钻进水道,等到天黑才逃了出来。


来他流浪关中,给人们烧制瓦盆、瓦罐和瓦瓮为生。

直到如今,这些陶制品还很受关中人们的欢迎哩。

介绍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
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
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
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
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
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