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
摘要:建筑行业在选择建筑结构时往往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但是随着各种新材
料和新工艺的出现,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依然有其优势所在,但由于该结构的自
重较大,所以很多设计人员开始寻找新的建筑结构来进行适当的替换。

尤其是在
超高层建筑中,降低构件的自身重力是关键,在经过多次实践之后发现强度较大
的钢结构是建筑结构施工未来一大发展趋势,可推动我国建筑设计施工的发展,
也可同时提升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质量。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1导言
与普通建筑相比,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鲜明,其施工工艺复杂,相关风险
性较大,对施工技术水平和工艺流程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施工材料
的质量要符合标准。

在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中,钢结构施工技术是应用最
广泛的技术手段之一,其对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要求严格,而且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占地面积小,被业内人士广泛推动和应用。

2施工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在实现钢结构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基于科学性原则展开工作。

在实现超高
层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钢结构施工必须对科学性原则充分体现,基于科学角度
实现目标设计,确保具体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各方面参数需求。

基于此,才能更高
程度保证施工效果。

2.2简单性原则
在实现钢结构施工作业时,必须基于简单性原则展开工作,通常情况下,超
高层建筑施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导致操作环境较为简单,进而使其钢结构施工
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更好的解决该状况,需要在进行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尽量提
升设计容错率,避免外界环境对其产生干扰,保障施工效果
3施工关键技术
3.1机械设备选择
在进行钢结构吊装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基于施工具体状况选择吊装机械,
而塔式起重机是吊装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机械设备,同时由履带吊和门式起重机辅
助构件驳运和低空吊装。

液压集群千金顶最近几年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主要应用
于提升、旋转、平移机械组件或大构件等设备中。

3.2测量技术
在进行工程测量作业中,需要确保数值传递路线、测量方法、基准点选择、
仪器配置工作的正确性。

但是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普遍通视条件不足,导致测
量难度大大增加。

目前最为常用的测量办法只要通过实现双重控制网的构建,同
时科学应用定位系统进行基准网测量,并且使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辅助作业,共
同完成定位三维目标的工作。

3.3吊装
在对高层建筑展开钢结构施工时,应用的吊装设备通常为自升式塔式起重机。

在实现具体施工作业时,吊装环节对建筑质量就直接性影响。

因此,在实现吊装
作业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吊装顺序。

在展开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基于起重最大
重量进行起重机载重控制,同时作业高度的不断提升中,起重机载重不断减小。

吊装钢结构通常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竖向立体吊装和平面内吊装。

在进行平面
吊装作业时,需要从核心筒展开工作,随后吊装固定其周围结构。

而在进行竖向
吊装作业时,具体工作顺序为从下往上,首先进行下层框架梁吊装工作,然后进
行中层和上层作业,在进行固定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随时展开测量工作,最后进
行楼板施工。

3.4螺栓连接技术
在连接钢结构过程中,需要强化节点处理,有效应用螺栓紧固技术和螺栓安
装技术,严格检查不同环节施工作业,有效保障施工质量。

通常情况下,在完成
调整结构架设工作之后,需要矫正处理接合件,避免产生错位,变形现象,保障
结合件工作效果。

同时再进行安装作业时,需要确保所有螺栓具有统一穿入方向,深入分析施工环境,最大程度确保施工操作便利性。

如果是在箱型截面插入螺栓,需要基于操作方便特性展开工作,确定螺栓插入方向,如果螺栓不能正常插入,
则需要使用绞刀修正处理螺孔,切记不能强行传入。

3.5焊接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实施钢结构施工时,焊接技术是其工作进行的关键因素,必须
对其加强重视。

通常情况下,超高层建筑内有大量的结构接点,需要进行焊接处。

一般而言,建筑钢结构承载着较大重量,施工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施工
难度大大提升,同时工程安全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需要
确保供应选择的科学性,进而有效提升施工几何精度,避免发生结构变形。

在进
行具体施工作业时,首先需要进行气体保护,对其气体能量进行有效控制。

为了
最大程度确保焊接质量,需要尽量避免焊接凤和焊接瘤的存在。

在完成施工作业
之后,通过应用超声波技术可以直接检验不同等级焊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3.6预变形技术
在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发展中,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结构通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
倾斜和扭曲,导致实际作业进行时发生三维变形。

基于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控制
工作,保障结构工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与此同时,施工中出现的差异变形和
均匀沉降也会造成发生结构变形,需要对其展开综合探究。

通过进一步强化预应
力技术能够使以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仿真分析,进
而有效积累施工经验,确保在展开,具体工作时能够科学调整构件长度,在完成
施工作业之后,结构设计依旧在初期设计确定的几何位置。

4优化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4.1完善监测控制系统
在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会使得施工运行出现多样性的变化。

基于此,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质
量安全,强化监督管理质量,就应当高效合理的运用实时监控技术。

在化实时监
控操作系统中,现代化检测设备的高效利用,可以使得钢结构技术的应用过程被
实时跟踪和监控,并且系统的记录了温度变化、振动幅度等,进而对收集到的数
据信息进行分析,加以完善,进而提高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安全稳定性。

4.2提升安全操作系统稳定性
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中,加强安全操作系统的具体作用体现在,把握施工条
件满足建设要求,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实际工程的特点和建设要求,全方位检测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预警故障,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对构件的
生产过程提出标准性规范要求,从根本上解除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严密监控施
工过程的安全防护工作,充分发挥安全操作系统的作用,扼杀安全事故苗头。

由此可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强化安全操作系统,能够切实保障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4.3建立外界环境防护系统
在超高层建筑中,实施钢结构技术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恶劣天气条件下作业,很有可能遭遇雷击,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相关施工建设企业应当与气象站建立合作,通过气象站对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准确天气监测,实时调整施工方案,并保证高效的信息交流,以及时建立防雷防雨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结论
综上,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且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为保证施工的质量,使工程建设在工期内顺利完成,必须在施工前制定好严密的施工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协调施工,在施工中应结合具体情况优化施工方案,对各种构件的制造、吊装等进行监督维护,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参考文献:
[1]杨永刚,罗蔚.超高层建筑钢结构伸臂桁架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22-123.
[2]冷平.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居舍,2018(07):37.
[3]袁金虎,陆彬.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建筑,2018(01):81-83.
[4]王林峰.超高层建筑裙房钢结构工程综合施工技术[J].建筑施
工,2018,40(01):22-25.
[5]屈壮,薛颖.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门窗,2018(02):87.
[6]韩双.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模拟技术的进展与应用[J].城市地理,2018(02):1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