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化妆品安全问题
【摘要】:随着生活中各类化妆品的广泛使用,化妆品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有逐年增多趋势.化妆品不良反应不仅是涉及健康医疗的问题,同时也是与消费者及有关化妆品厂商的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有关化妆品安全性的问题已开始成为国内医界、商界、化妆品研制机构、政府及消费者的关注热点。
【关键词】:化妆品安全危害健康对策
【正文】:
在现代社会中,化妆品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爱美的人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往脸上涂抹各类护肤品和化妆品,但是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这些护肤品和化妆品的成分究竟是什么,每一种成分又在脸上起着什么作用。
随着生活中各类化妆品的广泛使用,化妆品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有逐年增多趋势.化妆品不良反应不仅是涉及健康医疗的问题,同时也是与消费者及有关化妆品厂商的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有关化妆品安全性的问题已开始成为国内医界、商界、化妆品研制机构、政府及消费者的关注热点。
2012年4月10日,多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布了《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调查报告》,其在北京、上海、东莞等10城市随机购买的477件美白、祛斑化妆品中,有112个产品汞含量超标,44个产品砷含量超标、20种产品铅含量超标。
虽然民间环保组织的检测结果不一定准确可靠,但通过这次检测暴露出的化妆品行业的管理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
在调研中发现,美容美发厅在化妆品使用方面存在主要问题有:
第一,美容美发厅化妆品使用情况的监管不严。
在对美容美发厅的现场检查中,执法人员经常听到从业人员对检查工作的惊讶和质疑,这些美容美发厅自开办后从未受到过监管部门对化妆品使用情况的检查。
这种局面与我国现行的化妆品监管体制不无关系。
目前,我国对化妆品的监管职责涉及到卫生、药品监管、工商、质监等多个政府部门。
多头监管使监管致使假冒伪劣化妆品混迹于市场中,并流入美容美发厅里。
第二,美容美发厅使用的化妆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问题较突出。
在化妆品专项整治中,北京宣武分局现场抽查发现不合格化妆品64个,其中美容美发厅使用的化妆品52个,占不合格化妆品总数的81.3%。
美容美发厅使用的化妆品产品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标签标识不规范上。
据北京市化妆品专项整治不合格化妆品检查结果统计,造成美容美发厅使用不合格化妆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容美发厅从业人员对化妆品管理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
宣武分局在对辖区100家美容美发厅基本情况的摸底调研中发现:几乎全部被调查的美容美发厅经营者都未曾接受过化妆品法规及使用知识方面的专门培训。
第三,化妆品广告虚假宣传问题较为突出。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05年12月对美容美发市场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者满意度的调查报告,对美容美发化妆品使用效果的总体满意率仅为19.7%。
其中,对当前化妆品市场存在主要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1.7%的消费者认为化妆品广告虚假宣传问题最为突出。
行业标准不规范,产品质量管理滞后是造成化妆品广告虚假宣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较完善的化妆品使用效果评估规范标准。
产品缺乏系统的毒性功效、成分检测方面的实验数据。
企业对于化妆品的效用评估完全是自行组织并自行认定,评估随意性大,甚至进行虚假评估。
由于缺少规范的效用评估标准和相关的法规对效用评估结果进行约束,尽管企业在化妆品广告中公然大力宣扬所谓的“科学评估结论”,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但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难以有力监管化妆品广告。
我们追求的是健康、安全的美丽,所以对化妆品对我们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害,决不能不采取任何措施。
从皮肤的角度来说,如果长时间固定用一种化妆品,用的时间比较长了,早期可能没有反应,但是它已经通过皮肤的吸收进入人体了。
那它产生的主要是一种系统的症状,神经系统,中枢系统,可能最近有一段时间有一些出现一种亚健康的状态的表现,这时你就应该检测一下,看是否是化妆品引起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有关专家建议,不要长时间固定使用一种化妆品,要根据自身皮肤的特点和季节的变化,选择合适的不同类型的化妆品。
如果爱漂亮的女性们一旦发现,自己使用的化妆品可能引起中毒,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检查,目前在医院中主要是采用点滴排尿的方法。
即将体内的毒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降低人体内的有毒金属含量,从而使化妆品中毒的患者恢复健康。
那么面对以上种种不规范和不安全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在我看来,当发现自己面部出现黄褐色的斑点、斑片等有碍容貌的疾病时,首先要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后按照医生的指导、建议治疗。
而不应该一味的相信化妆品,殊不知这恰恰就是化妆品带来的。
女性朋友应加强美容保健知识的学习,科学地理解面部各种问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同时,药物化妆品不可长期使用,药物都有毒性,在治疗各种皮肤疾病的同时,药物性化妆品不可避免地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
对于现代化妆品的安全问题,除了主观的了解、预防,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应当加强从业培训,实现源头治理。
针对美容美发厅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对化妆品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法规知识的现状,化妆品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对美容美发从业人员的化妆品法规知识、专业知识的培训,引导其在经营中正确购进、储存、使用化妆品。
第二,应当理顺监管体制,统一监管职能。
在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其化妆品行业的主管机构多为政府或地区的单一部门。
相比之下,中国的化妆品行业由卫生、药品监管、工商、质监等多部门管理,信息不对称、监管欠协调,势必造成监管空隙,监管效率不高。
应适当整合卫生部对化妆品的监管资源,实施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对化妆品实行统一的具体监管: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化妆品的准入、安全监管和行政监督执法,卫生、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三,要建立评估机制,强化标准。
针对化妆品广告中大量使用虚假宣传化妆品使用效果的情况,应当建立统一、权威、规范的化妆品效用评估组织机构,由化妆品行业协会实行自律管理,对企业申报的化妆品进行科学的效用检测,得出公正合理的评估结论,以引导企业对化妆品进行理性适度的广告宣传。
第四,提高消费者的识假能力。
很多消费者由于证据意识不强,即使投诉的是客观事实,也由于证据不足,导致卫生部门无法对商家查处。
对此,工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提醒,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应该要求销售方提供大票或销售证明,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到正规医院治疗,携带购买发票及面部照片和医疗费用单据等相关凭证维权。
消协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一定要索取票据,在票据上注明化妆品具体名称,并保存好包装。
若使用后怀疑其有质量问题,应先到消协及卫生部门投诉,便于及时取证查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化妆品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化妆品安全性问题,现在已经值得我们正视了,而只有关注化妆品安全,正确、安全地使用化妆品,才能获得我们所追求的健康、安全的美丽。
对于化妆品,每一个使用它的人都要坚持这样的观点:不求最贵只求最适合的类型,不求最多只求最适合的用量。
我们首先要明白化妆品广告的片面宣传性,心中要清楚化妆品的本质是各类化学物质的互相作用,在这个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我们更要又全面的认识,既不能完全信赖化学成分的神奇效果,也不能片面的否定其作用,把所有的化学物质都归为是有害的。
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使用化妆品的人都能学会自我保护,并且学会正确的挑选化妆品和护肤品,随着化妆品的使用得到安全健康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