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试重点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试重点

1.复古主义思潮时间:建筑从旧形式走向新形式的过程中,出现了复古的建筑潮。

流星雨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末。

原因:主要由于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他们企图从古代的建筑遗产中寻求思想上的共鸣。

2.古典复兴: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这种思潮曾受启蒙运动的影响,由于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这就是古典复兴建筑思潮的社会基础。

建筑风格:反对巴洛克、洛可可,束缚建筑的创造性,不适合新时代艺术观,要求简洁明快。

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部雷(伟人博物馆方案、牛顿纪念碑方案)勒杜(巴黎维莱特关卡、勒.桑戴关卡)3.浪漫主义:是指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的另外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有一定的反映。

先浪漫主义时期: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30年代流行于英国。

表现:a.模仿中世纪寨堡或哥特风格。

b.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浪漫主义第二阶段,又称为哥特复兴。

反映了当时西欧一些人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倾向,同时,他们也尝试以哥特建筑结构的有机性来解决古典建筑在新时代所遇到的建筑艺术与技术的矛盾。

4.折衷主义: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外一种建筑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

折中主义越过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建筑形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他们组成各种试样,也称为“集仿主义”。

产生的原因:a.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资产阶级也把文化当成是可以买到的商品,于是花大量钱建造各种历史样式的建筑,从而满足人们玩赏和猎奇的喜好。

B.学术方面,为了弥补古典复兴和浪漫主义各自设计上的局限性,就随意借鉴历史上的各种样式。

C.交通的便利、考古、出版摄影的发展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建筑遗产,进行模仿和拼凑。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巨大变革,对建筑的影响:新材料(钢铁、玻璃)、新技术(框架结构)、新设备(升降机、电梯)、新建筑类型(图书馆、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火车站、码头等)。

1.水晶宫:英国国际博览会,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由帕克斯顿设计,第一座现代建筑:a.现代材料--玻璃钢铁b.现场装配和拆除--预制构件、模数化。

C.施工工期短---九个月。

2.埃菲尔铁塔:法国国际博览会建筑,高328米,工业革命的一座纪念碑。

直接表现建筑结构本身,不附加任何繁饰,突破传统美学观念。

巴黎规划与改建:1853年奥斯曼目的:装点帝国首都:拓宽道路,疏导城市交通:从市中心迁出贫民,改善贵族居住条件与环境。

改建内容:a.改建道路结构网,形成新的城市结构,重要内容是完成巴黎“大十字”感到和环行路。

b.城市中心区建设。

c.新建主要基础设施:自来水、照明汽灯、出租车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d.新建社会类型城市服务设施。

e.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以适应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f.美化巴黎城市面貌。

实施状况: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未能解决城市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铁路网所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问题未能解决。

新协和村:十九世纪伟大空想社会家欧文提出的规划方案。

空想社会主义,公社,土地国有。

人数300-2000人,耕地0.4公顷/人或略多。

意义:1.将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究,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同步进行。

2.成为以后田园城市、卫星城镇等理论的源泉。

田园城市: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一种思想城市规划模式。

缘由:解决大城市拥挤和不卫生问题。

概念:“田园城市”即为健康、生活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他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该超过这个度,始终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环绕,城市土地归民众所有,由委员会托管。

工业城市:法国建筑师加尼埃1901年工业城市的规划方案,出发点基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

内容:1.功能分区:中央为市中心,长条形居住区与市中心紧邻,工业区位于居住区东南;各区间均有绿带隔离。

2.城市交通 3.住宅组群... 优点:布局紧凑,工业用地连片,居民用地较为集中:重视规划的灵活性,为城市各功能要素的发展留有余地。

带形城市: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泰在1882年提出的,认为圈层发展是导致城市拥挤和不卫生的原因,主张城市呈狭长带状发展。

方格城市:华盛顿,采用放射加方格的道路网系统。

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1.代表人物:罗斯金(1834—1896年)和莫里斯(1834—1895年)。

他们赞扬手工艺产品;建筑上主张到城郊建造“田园式”的住宅,摆脱象征权势的古典建筑形式。

这种艺术主张,积极的方面体现在:1)反对复古(认为:复古艺术代表了上层资产阶级的艺术,它远离了人民大众)。

2)热衷于手工艺效果和自然材料的美。

3)力求功能、材料、艺术造型的完美结合。

消极的方面体现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始终站在工业生产的对立面,将工业生产、机器看成一切文化的敌人。

进入20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转向形式主义的美术装潢,仅仅追求表面效果。

3.代表作品:“红屋”(1859-1860年)大胆摒弃了传统的贴面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

这种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对后来的新建筑有一定的启发。

新艺术运动: (比利时、德国、英国、西班牙建筑师高迪)是在欧洲真正发出改变“建筑形式“信号的运动。

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比利时布鲁塞尔,随后向法国、奥地利、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等地区扩展。

“新艺术派”在建筑方面的表现:1)在朴素地运用新材料新结构的同时,处处浸透着艺术的考虑。

2)建筑内外的金属构件有许多曲线,或繁或简,柔化了冷硬的金属材料,结构显出韵律感。

3)努力使工业艺术在房屋建筑上融合起来,但是,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一般较简洁。

它的进步性在于不把目光局限于石材雕塑上,而是探索了新材料;局限性在于只限于艺术形式和装饰艺术手法,只是在形式上反对传统形式而已,并没有全面解决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新技术的结合问题。

比利时新艺术派:凡.德.费尔德(1863-1957年)是新艺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在建筑上他们极力反对历史样式。

由于铁便于制作各种曲线,因此在建筑装饰中大量应用铁构件,包括铁梁柱。

新艺术派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保持了砖石建筑的格局,一般比较简洁。

有时用了一些曲线或弧形墙面,使之不致单调。

代表作品: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德国青年风格派: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之为青年风格派(中国近现代史中提到,我国青岛有不少这种风格的建筑),其主要据点是慕尼黑。

代表人物:贝伦斯和恩德尔代表作品:路德维希展览馆英国格拉斯哥学派:新艺术派在英国叫“格拉斯哥学派”,是19世纪末,以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为基地,以追求建筑及各种设计中艺术革新的学派,以麦金托什、赫伯特.马可奈、麦当娜姐妹为核心(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格拉斯哥学派的设计构图以直线和直角为基调,配合以细长流畅的曲线,秩序感强,色彩效果紧张而又华丽。

代表人物:麦金托什代表作品: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图书馆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大楼西班牙建筑师高迪(后现代派的始祖)代表作品:1)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教堂。

该建筑是巴塞罗那的标志性建筑(2)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巴特罗公寓这个建筑标志着他的个人风格的形成。

3)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

该建筑以造型怪异而闻名于世: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1.背景:在新艺术运动影响下,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

1895年他发表了《现代建筑》一书,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然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

1897年,维也纳学派中的一部分人员成立了“分离派”,宣称要和过去的传统决裂。

代表人物:奥尔布里希和霍夫曼,后瓦格纳也参加了该学派。

2.理论:维也纳学派主张去掉多余装饰,保持造型线条简洁,尽可能使用新材料如玻璃、钢材等。

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

分离派主张与过去的传统决裂,建筑造型简洁,常用大片的光墙和简单的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装饰。

和新艺术派不同的是装饰主题常用直线,使建筑造型进一步走向简洁的道路。

3.代表人物及作品:1)瓦格纳代表作品: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2)奥尔布里希代表作品: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3)洛斯代表作品:维也纳的斯坦纳住宅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芝加哥学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创始人:詹尼理论奠基人:沙利文背景:城市用地紧张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促进作用。

高层三段式:底层和二层相似,为一段落。

办公室各层通过窗户把外立面统一起来,为一段落。

顶层设备层-小窗户、加压檐、可以有不同的外貌。

作用:突出强调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功能、结构与形式三者之间的主从关系,摆脱了折中主义的形式羁绊,为现代建筑发展开辟了道路。

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中的应用,使芝加哥成为高层建筑的故乡。

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的独特风格使建筑艺术符合建筑技术特点,并符合工业化精神。

局限性:芝加哥学派不过是资本家追逐利益的技术手段,市中心高楼林立,带来城市交通卫生问题。

1893年芝加哥国际博览会折中主义全面复活,对美国刚兴起的新建筑思潮沉重打击。

草原住宅特点:1)造型上力求新颖,彻底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2)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多建于森林地区与湖滨;3)平面常作成十字形,并以壁炉为中心;4)层高一般较低,出檐大,故室内较暗淡;5)惯用水平线条;6)起居室开窗较大,以保持与自然界的接触7)屋面坡度平缓,外墙多为砖石本色,与自然协调一致。

莱特设计理念:a崇尚自然的建筑观b连续运动空间c属于美国建筑文化d表现建筑材料本性e室内空间和陈设着重低层布局,显得有几分日本式室内面貌f采用特性和诗意的形式德意志制造联盟:1907年成立了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全国性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 。

同时该联盟也是建筑方面新思潮的支持者。

因它里面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师。

其中最享有威望的是贝伦斯,它以工业建筑为基地来发展真正符合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建筑。

他认为现代结构应当在建筑中表现出来,这样才会产生前所未见的新形式。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贝伦斯该车间造型简洁,摒弃任何附加装饰,成为现代建筑的先行者,被西方称之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表现主义:产生于德国、奥地利,首先表现在绘画、音乐、戏剧方面。

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在这种艺术观点的影响下,第一次大战后出现了表现主义的建筑。

这一派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或象征某些思想情绪或某种时代精神。

未来主义派:是第一次大战之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