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C.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C。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参见教材P40。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德国古典哲学【答案解析】:答案选C。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参见教材P40。

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答案解析】:答案选D。

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参见教材P44。

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国家与革命》【答案解析】:答案选A。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论我国革命》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参见教材P45。

5、列宁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C.《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答案解析】:答案选C。

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参见教材P45。

6、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政治立场【答案解析】:答案选A。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参见教材P48。

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B.实践性【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参见教材P49。

8、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

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D。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参见教材P51。

9、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

A.共产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A。

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

参见教材P51。

10、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为取向。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案解析】:答案选C。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

参见教材P54。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

C.实践的观点【答案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参见教材P69。

12、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劳动实践【答案解析】: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参见教材P70。

13、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是()。

B.物质生产实践【答案解析】: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参见教材P70。

14、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叫做()。

A.矛盾【答案解析】: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参见教材P75。

15、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

A.唯物主义决定论【答案解析】: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

参见教材P85。

16、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A.意识【答案解析】: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参见教材P91。

17、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指的是()。

A.求真务实【答案解析】:求真务实,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参见教材P95。

18、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指的是()。

A.解放思想【答案解析】: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参见教材P96。

19、实事求是是()的目的。

A.解放思想【答案解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参见教材P96。

20、1836年,在()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走上了独立政治运动的舞台。

B.英国【答案解析】: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走上了独立政治运动的舞台。

参见教材P38。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在内的统一整体。

B.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参见教材P39。

2、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解析】:答案选C。

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参见教材P44。

5、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D.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答案解析】:答案选D。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参见教材P46。

8、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C.十六大【答案解析】:答案选C。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参见教材P49。

9、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

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参见教材P51。

10、马克思主义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突出地表现为()。

C.实践功能【答案解析】:答案选C。

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认识功能,而且具有实践功能,并且突出地表现为实践功能。

参见教材P55。

11、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答案解析】:答案选A。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参见教材P55。

1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D.存在方式【答案解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参见教材P65。

13、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劳动实践【答案解析】: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参见教材P70。

14、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是()。

B.物质生产实践【答案解析】: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参见教材P70。

1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解析】: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参见教材P74。

17、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B.必然性【答案解析】: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参见教材P85。

18、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

A.客观性、普遍性【答案解析】: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

第二,普遍性。

参见教材P90。

19、实事求是是()的目的。

A.解放思想【答案解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参见教材P96。

一、单项选择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在内的统一整体。

B.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参见教材P39。

8、通常说,()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

B.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

参见教材P51。

12、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

B.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答案解析】:答案选B。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参见教材P56。

13、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C.实践活动【答案解析】: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参见教材P70。

14、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D.实践【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参见教材P70。

1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解析】: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参见教材P74。

17、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叫矛盾的()。

D.普遍性【答案解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参见教材P78。

19、劳动产生了语言,为()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A.意识【答案解析】: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参见教材P91。

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答案解析】:答案选B。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参见教材P45。

5、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独自创立的【答案解析】:答案选A。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所以A项错误。

参见教材P46。

7、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这是()理想。

D.社会【答案解析】:答案选D。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

参见教材P51。

8、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其中()是最根本的。

B.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

参见教材P51。

9、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