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事诉讼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民事诉讼程序价值通常分为(B)A.程序自由价值和程序公正价值B.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C.目的性价值和程序效益价值D.实体公正价值和程序效益价值2.享有处分权的主体(B)A.仅限于人民法院B.仅限于当事人C.限于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D.限于人民法院和当事人3.鉴定人的回避,由(C)A.院长决定B.庭长决定C.审判长决定D.审判委员会决定4.民事审判权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是(D)A.立案决定权B.调查证据权C.诉讼指挥权D.民事裁判权5.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共同海损纠纷提起的诉讼无管辖权....的法院是(B)A.船舶最先到达地的人民法院B.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C.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D.共同海损理算地的人民法院6.代理权限为一般授权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可以(C)A.提起上诉B.反诉C.申请回避D.申请和解7.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具有(C)A.限制诉讼权利能力B.限制诉讼行为能力C.诉讼权利能力D.诉讼行为能力8.不.属.于.法定诉讼代理人代理权消灭的原因是(B)A.法定诉讼代理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B.法定诉讼代理人辞去代理职务C.法定诉讼代理人丧失了对被代理人的监护权D.被代理人取得诉讼行为能力9.某基层法院于2005年4月16日向原告甲送达一审判决书,如果甲上诉,其上诉期届满的最后一日是(D)A.2005年4月30日B.2005年5月1日C.2005年5月1日后的第一个星期一D.2005年5月8日10.在民事诉讼中,下列案件中可以不预交...诉讼费用的是(A)A.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B.离婚案件C.涉外案件D.涉及未成年人利益的案件11.对法院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的,有关当事人可以实施的行为是(B)A.向本院申请复议一次B.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一次C.提起上诉D.向法院申请再审12.在诉讼中原告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后,下列情况中法院应当解除保全的是(D)A.被告有暂时经济困难的B.被告在诉讼过程中出走,下落不明的C.被告提出申请并经法院同意的D.原告撤诉的13.在诉讼中,法院应当作出缺席判决的情况是(D)A.原告经法院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B.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C.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经法院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D.被告反诉的,原告经法院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14.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作出的驳回起诉的裁定提起的上诉,二审的审判组织形式是(A)A.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B.由审判员与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C.采取独任制审理D.既可以采取合议制审理,也可以采取独任制审理l5.下列关于再审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C)A.再审程序是审级的组成部分B.再审程序只能由基层法院适用C.当事人、法院、检察院均可以启动再审程序D.适用再审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上诉16.民事执行程序中,有权签发搜查令的是(A)A.法院院长B.审判长C.执行庭庭长D.执行员17.督促程序中,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几日内清偿债务? (C)A.5日内B.10日内C.15日内D.20日内18.在民事诉讼中,辩论原则适用的阶段是(B)A.审判程序B.诉讼的全过程C.执行程序D.庭审阶段19.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适用于(D)A.个人合伙B.个体工商户C.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D.非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20.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下列有关提起执行异议的条件表述错误的是(A)A.有权提出异议的主体是被执行人和案外的利害关系人B.提出的异议的内容是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C.执行异议必须是在执行程序开始后到执行结束前提出D.执行异议原则上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附相关理由及必要证据21.A公司与B公司因合同纠纷诉至某法院,法院一审终结,判决A公司赔偿B公司10万元,判决生效后,经B公司申请,交付执行机构执行。
而在此时,A公司和C公司合并为D公司,原公司被依法注销。
此时本案的被执行人是( C )A.A公司B.C公司C.D公司D.A公司和D公司22.吴某诉其5个子女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一案经人民法院一审终结,法院判令吴某5个子女承担赡养老人义务,每人每月给付老人生活费l00元。
判决生效后,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强制执行。
正在此时,吴某去世,法院应(B)A.裁定中止执行B.裁定终结执行C.裁定执行回转D.继续执行23.下列有关民事执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执行机构设立在人民法院内部,是与审判机构相平行的职能机构B.上级人民法院执行机构负责本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领导和协调C.执行程序所适用的案件不限于审判程序处理的案件范围D.执行程序只能因当事人申请执行而启动24.德国公民赫尔在德国诉我国公民张兰,德国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赫尔申请我国法院执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赫尔可直接向我国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B.只能由作出判决的法院请求我国法院承认和执行C.只要赫尔提出申请,我国法院就应当承认和执行D.我国法院不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25.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有关涉外仲裁的说法正确的是(C)A.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不可以重新申请仲裁B.涉外经济贸易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仍然可向人民法院起诉C.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D.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裁决的,当事人仍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A县的甲有二子一女乙、丙、丁,居住地分别是B县、C县、D县,甲死亡后,乙独占甲在E县的全部遗产,丙和丁准备共同状告乙,该案的管辖法院是(AE)A.A县人民法院B.B县人民法院C.C县人民法院D.D县人民法院E.E县人民法院27.在因斗殴引发的侵权诉讼中,目睹该斗殴全过程的证人提供的证言属于(AC)A.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C.原始证据D.派生证据E.传来证据28.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的案件包括(ABC)A.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支付所欠工费B.甲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儿子的抚养费C.甲将乙打伤,乙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医疗费D.甲与乙对某项财产发生争议,要求法院判决该项财产归己所有E.甲与乙对合同的效力发生争议,甲起诉要求法院确认合同效力29.债务人收到支付令后,支付令仍然有效的情形有(ACD)A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提出口头异议B.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提出书面异议C债务人提出缺乏清偿债务的能力D.债务人向其它人民法院起诉债权人E.督促程序终结前,债务人请求撤回异议的30.下列情况中,人民法院对国内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是(CDE)A.载有仲裁条款的合同被确认无效B.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C.仲裁裁决书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D.仲裁庭的组成违反法定程序E.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1.诉:是指当事人(1分)依照法律的规定,向法院提出的(1分)保护其民事权益的请求(2分)。
32.公开审判制度:是人民法院(1 分)依法对民事案件(1 分)实行公开审理(1 分)和公开宣判的制度(1 分)。
33.诉讼代理人:是指依照代理权(1分),以当事人名义(1 分)代为实施或按受诉讼行为(1分),从面维护该当事人利益的诉讼参加人(1 分)。
34.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分) ,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1 分),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和免交(1 分)。
35.实际控制管辖权原则:是英美普通法系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原则(1分),该原则又称为“有效原则”(1分),即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就看它是否能够对被告或者其财产实行直接的控制,能否作出有效的判决(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简要回答诉前财产保全与诉讼中财产保全的区别。
答:(1) 申请财产保全的时间不同,诉前财产保全只能在起诉前(1 分);诉论中财产保全是在案件审理中(1 分)。
(2)启动财产保全程序的主体不同:诉前保全只能由利害关系人申请(1 分)。
诉讼中保全可以由当事人申请,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采取(1 分)。
(3)是否要求提供担保不同,诉前保全必须提供担保:诉中保全则由法院决定是否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1 分)。
(4)法院作出是否准予保全的裁定的时间不同,诉前保全在申请后48小时内作出:诉中保全除情况特别紧急的要求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之外,其他情形并不特别要求(1 分)。
37.简要回答除权判决的法律效力。
答:(1)对于除权判决不得提起上诉,除权判决一经宣告就产生既判力,所以利害关系人若因除权判决而受有不利益的,只能適过提起撒消除权判决之诉来救济(2分)。
(2)除权判快还具有除权力。
即除权判决有除去公示催告票据等的法律效力,从而利害关系人不拥有该票据等上的权利(2 分)。
(3)具有执行力。
即公示催告申请人有权依据除权判决向票据支付人请求支付票据上的权利,若支付人拒不支付的,申请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 分)。
38.简要回答执行中止的法定情形。
答:(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1 分)。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1 分)。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1分)。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1分)。
(5)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再审的案件,执行机构应当根据上级法院或本院作出的中止执行的裁定中止执行的(1分)。
(6)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1分) 。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39.试述民事诉讼中的简易程序。
答:(1)概念: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深出法庭审理第一审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1分)。
(2)意义:①便利群众诉讼、便利法院审判(1 分);②降低诉讼成本(1 分);③提高诉讼效率(1分);④是我国司法工作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的体现(1 分)。
(3)特点:①起诉方便,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起诉(1分);②受理程序简化,可当即审查当即决定是否受理(1分)③传唤简便,可以采取各种方便的方式传唤当事人和其他诉论参与人出庭(1分);④庭审程序简化(1分);⑤采用独任法官审理(1分);⑥审限较短,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且不得延长。
(1分)⑦法官享有更大的职权,充分对当事人进行释明。
(1分)⑧原则上一次开庭并当庭宣判。
(1分)⑨简易程序仅适用于基层法院。
(1分)⑩简易程序更适用于简单民事案件的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