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草稿)一、润滑材料的选用在机器的摩擦副之间加入某种介质,使其减少摩擦和磨损,这种介质称为润滑材料,也称润滑剂。
由于摩擦副的类型和性质不同,相应地对润滑材料的要求和选用也有所不同。
只有按摩擦副对润滑材料的性能要求,合理的选用润滑材料,才能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尤其是现代化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生产设备,对润滑材料的耐高温、高压、高速、腐蚀等要求愈来愈高,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对润滑管理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润滑基本原理在两个相互摩擦的表面间加入润滑剂,使其形成一层润滑膜,将两摩擦表面分开,其间的直接干摩擦为润滑分子间的摩擦所代替,从而达到降低磨擦、减少磨损的目的,这就是润滑作用的基本原理。
按润滑状态的不同,润滑可分为以下三种:⑴液体润滑(完全润滑)润滑剂所形成的油膜完全将两摩擦表面隔开,呈现油膜内层间的液体分子摩擦,称为液体润滑。
获得液体润滑的方法有两种:一为液体静压润滑,即人为的将压力油输入润滑表面之间,用以平衡外载而把两表面分离;二是液体动压润滑,即利用摩擦副两表面的相对运动作用,把油带入摩擦面之间,形成压力油膜把两表面分开。
流体润滑的摩擦系数为0.001~0.008。
⑵边界润滑润滑剂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吸附在金属表面上极薄的油膜,或与表面金属形成金皂,但不能形成流体动压效应;边界润滑状态下的摩擦是吸附油膜或金属膜接触的相对滑动所形成的摩擦,摩擦系数为0.05~0.1。
当负荷增大或速度改变时,吸附油膜或金属皂可能破裂,引起摩擦表面直接接触而形成干摩擦。
精选范本⑶半液体润滑润滑剂在摩擦表面间形成较边界润滑为厚的油膜,但由于摩擦面粗糙不平或运动速度的变化,使局部摩擦表面出现边界润滑或干摩擦,这种润滑状态叫半液体润滑,其摩擦系数为0.01~0.05。
液体、边界及半液体润滑是典型的润滑状态,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
实际上,三种润滑状态中可以转化的,如由于载荷突变、供油不足、间隙过大、油品流失、油温升高,都可能导致润滑状态的改变。
2、润滑油性能指标及其选用依据掌握润滑油的性能指标,能进一步熟知其适用场合,为不同工况条件选择合适的润滑材料提供必要的依据。
⑴润滑油的性能指标①粘度:它是在一定温度下测定润滑油流动时内部阻力大小的数值,也称粘稠程度,是润滑油的一项主要指标。
我国常用的是运动粘度,单位为厘斯托克斯(cSt),有时也用恩氏粘度(Et)。
粘度指数表示润滑油的粘度---温度性质。
粘度指数高表示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油品粘度比较稳定。
②水份:以油中含水量占油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水份能破坏油膜,形成泡沫或乳化,引起金属锈蚀、添加剂分解沉淀,降低油品绝缘性等。
③机械杂质:油中沉淀和悬浮的不溶解物质,如灰尘、砂粒、金属粉屑等,以含量百分比表示。
杂质容易堵塞油路,加剧摩擦副的磨损,在电器设备中会降低油的绝缘性能。
④闪点与燃点:在测定的条件下,把润滑油加热蒸发出的油蒸气与空气形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气体,在接触火焰时产生短暂闪火,此时的油温即为闪点;闪火时间长达5秒钟以上时的油温为燃点。
闪点是油品的安全性指标。
油品的最高工作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的30℃以上。
⑤凝固点:指在实验条件下,将油品冷却至不流动时的最高温度,亦即在45℃倾角下油面保持一分钟不流动时的油温。
对低温下工作的机械和车辆,应选用低凝固点的润滑油。
精选范本⑥酸值:指中和1克润滑油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亦即指该油样中有机酸含量的多少。
油中的有机酸极易腐蚀金属表面,当所有油料的酸值大到一定值时即应更换,故酸值也是判定润滑油废旧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⑦腐蚀:将一定大小的铜片、钢片或铝片浸入到规定温度(一般为100℃)的油中保持3小时,如金属表面产生污点或变色,即表示油有腐蚀性,不允许在机械中使用。
⑧灰分:指油样完全燃烧后残留物占油样重量的百分率。
灰分大说明油品在使用中易形成积碳和结焦,会加速机件的磨损。
⑨残碳:在不通入空气的条件下把油加热经蒸发分解燃烧后生成焦碳状残余物,其重量占试油重量的百分率即表示残碳值。
残碳值高的油品易氧化,稳定性差,易堵塞油路,加速机器磨损。
⑩抗氧化速度:在一定条件下将油和水混合,并按规定搅拌条件使之乳化,再在一定温度下静置使其重新两相分离,为此所需的时间以分钟表示,称为氧化速度。
此值用来判断油品的破乳化能力。
油品的破乳化性能好,才能在循环润滑系统中起到正常的润滑作用。
⑵、润滑油的选用因素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
若无说明书而需使用单位自选油品时,可参照下列因素:①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若选用的粘度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油温过高。
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往复运动和间歇运动时速度变化较大,不利于形成油膜,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②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油的粘度愈高,低速重负荷应考虑油品的允许承载能力;边界润滑和重负荷摩擦副应选用极压性好的油。
冲击振动负荷的瞬时压强很大,往复及间歇运动对油膜形成不利,均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油品。
③工作温度:温度变化范围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
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年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氧化安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
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份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料。
精选范本④工作环境:潮湿环境及有汽雾的环境应选用抗乳化性强、油性及防锈性好的油品。
尘屑飞扬的环境应注意防尘密封,并采用有效的过滤装置。
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应改善通风系统,并选用抗腐蚀性好的油品。
⑤摩擦副的表面硬度、精度与间隙:当表面硬度高、精度高,间隙小时,应选用粘度低的油品;反之,则选用粘度较高的油品。
⑥摩擦副的位置:对垂直轨道、丝杠、外露齿轮、链条、钢丝绳等,因润滑油容易流失,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油品。
⑦润滑方式:循环润滑因供油量大,要求散热快,应选用粘度较低的油品;人工间歇浇油时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油品。
用油线、油芯、油毡及滴油杯等润滑时,要求油的流动性好,宜选用粘度较低的油品。
采取飞溅与油浴润滑时,为了防止油氧化,应选用有抗氧化添加剂的油品。
⑧液压系统:为了保证液压系统循环良好,运行稳定,应采用液压油或液压导轨油。
选用时,要考虑工作温度、工作压力和油泵类型对粘度的影响。
温度和压力高时,液压油的粘度应较高,反之应较低。
工作温度较高时,齿轮泵、柱塞泵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
⑶润滑脂性能指标及选用依据润滑指性能指标①针入度:它表示油脂的稠度和软硬度;测试时,用重力为1.5N的标准锥形针,在5秒钟内沉入温度为25℃的润滑脂试样中的深度(以1/10毫米为单位)来测定。
针入度越大即稠度越小,易从摩擦副间挤出或流失。
②滴点:指在实验条件下,润滑脂在受热后开始滴下第一滴油脂的温度。
它表示润滑脂的耐热性,应选用高于工作温度20~30℃者为宜。
③皂分:指油脂中脂肪酸皂的含量,以其占润滑脂试样重量的百分率表示。
皂分越大脂越稠;皂分越小则油脂的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下降,容易流失或分油过量而丧失润滑脂的性能。
④相似粘度:它表示润滑脂的流动性,用润滑脂的粘度计测定,以其剪切力与剪速之比表示粘度值。
它标志沿管路精选范本输送润滑脂的难易程度和克服其粘合力所需启动和运转力矩的大小。
此外,润滑脂还有抗腐蚀、抗水性、灰分、机械杂质、机械安定性、胶体安定性、氧化安定性等性能要求。
润滑脂的选用依据①运性状况:A、滚动摩擦选粘附性好及有足够胶体安定性的润滑脂,使其不易流失;B、滑动摩擦选用滴点较高、粘附性及润滑性能较好的润滑脂;C、用脂泵集中润滑时,选用针入度大,泵送性好的油脂;D、低速重载选用针入度小、粘附性好并具有极压性的润滑脂;E、高速轻载选用针入度大、机械安定性好的润滑脂。
②工作温度:选用滴点高于最高工作温度20℃以上的润滑脂。
③工作环境:潮湿和有汽雾的环境选用抗水性强的润滑脂(钙、铝、锂基);高温环境应选用耐热性好的钠基脂或锂基脂;灰尘多的环境应适用针入度小和含石墨添加剂的润滑脂。
二、设备润滑状态检查设备润滑状态检查包括日常润滑检查与定期润滑检查。
日常润滑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操作人员在班前检查加油试车时,查看润滑装置及润滑系统是否完善、畅通,发现缺陷应立即通知维修工排除,维修工和润滑工日常巡回检查时,有重点的查看主要润滑部位是否缺油。
协助操作工排除润滑缺陷和故障。
定期润滑检查是由专业技术人员与润滑工逐台全面检查鉴定设备的润滑状态,作出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通过维修或更换,使其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也可结合季度设备技术状态鉴定进行。
对在用油实行定期化验,按质换油,也是设备润滑状态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1、设备润滑状态良好应具备的条件⑴所有润滑部位、润滑点应按润滑图表中“五定”要求,按期、按质加油,消除缺油干磨情况。
⑵所有润滑装置如油嘴、油杯、油窗、油标、油泵及系统管路等齐全、清洁,好用,润滑系统畅通。
⑶油线、油毡齐全清洁,放置正确。
精选范本⑷导轨、丝杠等重要部位干净,有薄油膜层。
⑸油与冷却液不变质、不混,符合要求。
⑹不漏油。
2、在用油的抽样化验(执行宁泥机字2005-22号文《设备批量换油管理办法》)3、润滑油如何代用一个工矿企业储存的润滑油品种、牌号往往不能齐全,这就得要我们掌握润滑油的代用方法,以满足生产和设备维护的需要。
代用的一般原则:⑴机械油可以用粘度接近的机械油、汽轮机油、柴油机油、汽油机油来代替;⑵汽油机油可以用于无水沾污的液压系统,但不宜用于有水(湿气)的汽轮机的润滑;⑶汽油机油、液压油不适用于内燃机和高温机械润滑。
变压器油不宜作润滑油用;⑷含有动、植物油的矿物油不允许用在有显著氧化倾向的地方以及循环润滑系统;⑸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粘度大一些的润滑油比小一些的为佳,但粘度的提高不应超过25%。
而精密机床、液压设备应以一些低粘度的润滑油用煤油冲淡应用,但煤油不能超过30%,因为煤油的油性较差,又有挥发的倾向;⑹目前精密机床液压系统润滑宜以汽轮机油代替较好。
三、润滑油品的搬运及储存润滑油和滑脂是为不同的用途而特别调制的,若搬运或储存失当,则会变坏或被污染,结果就不能为机件提供充分的润滑保护而变成废弃物。
在搬运或储存润滑油时容易受到污染或需要作废的原因有:损坏的容器、湿气凝结、用以搬运的设备肮脏、暴露在灰尘或化学烟雾或蒸气中、不妥善的室外储存、混合使用不同牌号或种类的油、暴露在过热或过冷以及储存太久等。
精选范本1、容器:所有供应商所供应的润滑油桶及油罐,均是防漏且会明显标示牌号和容器内润滑油的类别。
但若搬运时不小心,则引致漏油,而污染到所盛载的润滑油,并会损坏标签或使其模糊不清。
208公升大桶是工业上最普遍使用和最经常需要搬运的油品容器,工作人员必须小心谨慎处理,才可以使油桶安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