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一、单选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C )。

教材P13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A )过程。

教材P26A.基本生产B.生产技术准备C.辅助生产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B )放在首位。

教材P26A.综合性B.目标性C.连续性D.平行性4.B )。

教材P27-28A. B. C. D.5. 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 C )。

教材P29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6. ( A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P34A.大批生产B.成批生产C.小批生产D.单件生产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教材P36A.大量生产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订单生产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C )。

教材P39A.1m i i T n t ==∑B.1(t )mi i T t n t ==+-∑∑∑较大较小C. 1(-1)t m i i T t n ==+∑最长D. 1(-1)(t )mi i T t n t ==+-∑∑∑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B )。

教材P41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 C )。

教材P47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B )。

教材P49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C.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 CDE )。

教材P5A.人员组织要素B.生产与运作计划要素C.生产技术D.生产设施E.生产能力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职能有( ABE )。

教材P9A.组织B.计划C.领导D.指挥E.控制3. 与制造业比较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有( BCD )。

教材P11A.产品可以库存B.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C.以提供无形产品为主D.消费者反作用(干预)相对程度大E.质量可以直接衡量4. 属于企业职能战略的有( CDE )。

教材P17A.愿景B.经营(业务)战略C.生产与运作战略D.人力资源管理战略E.财务管理战略5. 在生产与运作中,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ACE)。

教材P19A.库存策略B.管理人员的选择C.库存量的大小D.设备的选择E.质量控制6. 与订货生产型比较,属于补充存货性生产类型的特点主要有(ACE)。

教材P31A.标准产品B.以通用设备加工为主C.价格事先确定D.以产品需求基本无法预测E.生产与运作管理难度相对小一些7. 与加工装配生产比较,连续式生产的突出特征有(BCD)。

教材P32A.用户数量较多B.产品品种数较少C.生产能力可明确规定D.能源消耗较高E.在制品库存较多8. 大批大量生产类型的突出特点有(BCDE)。

教材P34A.设备按工艺专业化布置B.产品品种单一C.设备利用率高D.劳动定额制定详细E.生产设备广泛采用专用设备9. 企业生产能力中管理能力主要包括(BCD)。

教材P58A.人员数量B.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C.应用管理理论的水平D.应用管理方法的水平E.生产设备完好率10. 适宜采用平行移动生产的产品是(ACD)。

教材P41A.体积大的产品B.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C.比较重的D.大批大量生产类型的E.采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11. 与对象专业化比较工艺专业化的优点有(BC)。

教材P43A.生产周期短B.生产能力利用高C.品种变换适应性强D.适合于单件小批生产E.生产与运作管理简单12. 流水线按对象移动方式可分为(ADE)。

教材P53A.不变流水线B.连续流水线C.固定流水线D.可变流水线E.成组流水线13. 流水线组织设计的主要工作有(ABE)。

教材P54A.生产节拍与节奏的确定B.工序同期化C.通用设备的选用D.工艺规程的设计E.编制流水线工作标准指示图表三、简答题1.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教材P11答:(1)明确清晰的生产与运作系统职能战略;(2)确定合理的生产与运作组织形式;(3) 制订科学的生产与运作运行计划;(4)实施准确的生产运作系统运转活动;(5)提供良好的生产与运作系统维护、改进。

2.简述现代生产与动作管理同传统生产管理相比有哪些变化。

教材P10答:(1)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管理范围与传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相比大大加宽,由原来的仅考虑加工过程本身向外扩展,使其与经营管理等界限愈加模糊,趋向一体。

(2)按照市场需求,多品种、中小批量、单件生产成为企业的主流。

(3)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给生产管理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可以主产生了生产方式革命性变革。

(4)改变长期以来生产与运作侧重于研究制造业的状况,3.简述简单流程图的七个基本符号及名称。

答:教材P304.简述企业总平面布置的总体原则和具体原则。

教材P47答:总体原则:(1)有利于企业内各项生产、服务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加强管理。

这和有利于生产、服务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3)有利于保证生产、服务的安全,增进职工的身心健康。

保护环境,让职工在一个安全、舒适,没有污染、危害的环境中工作。

具体原则有:(1)综合的原则。

(2)单一流向的原则。

(3)最小最大的原则。

(4)安全的原则。

(5)立体的原则。

(6)弹性的原则。

5.简述企业地址选择的影响因素及选址程序。

教材P44、45答:影响企业地址选择的主要因素:(1) 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布局、规划;各地方的规划、发展及有关法规。

(2) 市场需求。

(3)资源的利用。

(4) 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

(5)协作关系。

企业便于与相关企业单位的联络、协作、配合。

(6) 环境保护和景观。

(7) 创造发展的条件。

企业选址程序:(1)准备工作。

(2)调查研究。

(3)制定方案。

6.简述流水线生产的优缺点及分类。

教材P51~53答:优越性:第一,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第二,生产节奏性强。

第三,生产过程封闭性强。

第四,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生产能力可相对控制。

流水线生产局限性:首先,自身设置决定流水线不足,只能生产单一产品,应变化能力差。

其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搞超产受到了制约。

再次,由于操作者始终固定工作,进行重复性劳动,给工人身心带来了一些不当的影响。

(1)按对象轮换方式分类。

(2)按对象数目分类。

(3)按对象移动方式分类。

(4)按连续程度分类。

(5)按节奏性分类。

(6)按机械化程度分类。

(详细分类略)四、综合分析题1.结合房地产业、医院、会计师事务所说明其生产与运作的输入—转换—输出过程的基本内容。

答:2.结合所在单位实际工作绘制流程图(不少于8步),指出存在问题及改进之处。

教材P30答:3答: 6解:((2)(3)1=i 时间最短的工序间移动方式为平行移动方式。

甘特图如下: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在计划年度内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成为(D)。

(评卷答案A)教材P58A.设计生产能力 B.规划生产能力 C.查定生产能力 D.计划生产能力2.考虑采取各种技术组织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后,企业或主管部门确定的生产能力是(D)。

教材P58A.设计生产能力 B.计划生产能力 C.应变生产能力 D.查定生产能力3.价值工程的基本表达式为(C)。

教材P69A.价值=成本/功能 B.价值=成本×功能 C.价值=功能/成本 D.价值×功能=成本4.劳动定额制定基本要求是多方面的,其关键是(B)。

教材P80A.快 B.准 C.全 D.多5.利用过去生产过的同类型产品或类似产品工序的实际工时消耗的资料,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定额的方法称(C)。

教材P79A.经验估计法 B.类推比较法 C.统计分析法 D.技术测定法6.根据工人看管或操作设备的工作岗位数、工作量等因素来进行定员称(C)。

教材P62A.按设备定员 B.按比例定员 C.按岗位定员 D.按工时定额计算7.反映企业对社会需求的满足能力,还反映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的指标是( A )。

教材P87A.产品品种指标 B.产品质量指标 C.产品产量指标 D.产值指标8.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是指(A)。

教材P87A.品种指标 B.产品质量指标 C.产品产量指标 D.产品产值指标9.确定企业每一具体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应生产数量,它是综合生产计划分解和细化,其时间段一般定为一周,有时定为日、旬、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生产计划为(D)。

教材P68A.产量计划 B.生产作业计划 C.物料需求计划 D.主生产计划10.建立正常生产与运作秩序,完成生产与运作任务,组织企业日常生产与运作活动依据的计划是(D)。

教材P93A.综合生产计划 B.主生产计划 C.生产计划 D.生产作业计划11.进行培训是实施MRPⅡ(C)阶段的工作。

教材P108A.前期工程 B.决策工作 C.实施阶段 D.总结阶段12.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模块是(C)教材P110A.物流管理模块 B.财务管理模块 C.生产控制功能模块 D.人力资源管理模块13.20世纪70年代将采购计划、生产能力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等纳入MRP形成(B)教材P106A.初期MRPB. 闭环MRPC.开环MRPD.基本MRP14.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是(C)教材P109A.主生产计划 B.综合生产计划 C.物料需求计划 D.制造资源计划15.看板管理生产线上在上道工序的出口处与下道工序入口处之间往返运动的是(B)教材P115A.生产看板 B.移动看板 C.生产传票卡 D.生产卡片16. 看板管理中包括如下信息:要生产地零件号、看板号、供方工作地号、需方工作地号、所需物料清单、所需工具等内容的是(C)。

教材P116A.运输看板 B.移动看板 C.生产看板 D.生产手册17.生产调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C)教材P128A.主生产计划 B.生产能力 C.生产作业计划 D.生产计划二、多项选择题1.影响生产与运作能力的要素有(ACE)教材P59A.固定资产的数量B.生产人员数量C.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D.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E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2.新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有( BCE)教材P65A.盈亏平衡分析法B.计算机辅助设计C.并行工程D.线性规划法E.价值工程3.服务蓝图的组成要素有(BCE)教材P71A.五项宗旨B.四种行为C.三条分界线D.两种人员E.一批有形展示4.劳动定额按表现形式划分为( BCE)教材P75A.标准定额B.时间定额C.产量定额D.企业定额E.看管定额5.劳动定额中影响定额的时间有(ABE)教材P76A.作业时间B.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C.组织造成的停工时间D.组织造成的非生产工作时间E.组织性布置工作地时间6.制定劳动定额的常用方法有(ACD)教材P79A.经验估计法B.德尔菲法C.统计分析法D.技术测定法E.盈亏平衡分析法7.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有(BDE)教材P95A.批量B.节奏C.生产间隔期D.在制品定额E.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8.成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有(ACDE)教材P95A.批量B.节奏C.生产周期D.生产提前期E.在制品定额9.制造资源计划结构主要包括( ABD )教材P107A.计划和控制的流程系统B.基础数据系统C.生产与动作系统D.财务系统E.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0.实施MRPⅡ三个主要阶段是( ACE )教材P108A.前期工作B.系统平衡C.决策工作D.设备改造E.实施11.生产企业中使用的ERP主要包括(ACDE )教材P110A.生产控制模块B.客户关系模块C.财务管理模块D.人力资源管理模块E.物流管理模块12.企业资源计划(ERP)运行前期工作主要内容有(ACD)教材P111A.企业实施ERP的调研、分析B.成立ERP项目组织C.做上ERP的可行性报告D.选择适应需求的ERP软件E.软件系统安装、调试13.企业资源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的区别是(ABCE)教材P110A.覆盖范围不同B.管理理念不同C.支撑平台不同D.组织结构不同E.控制机制不同三、简答题1.简述新产品开发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