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护理查房
普外科 2016.02.18
定义
•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 聚于硬脑膜下腔、伤后三周以上出现症状 者。 • 目前对于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机理 尚无统一的认识。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 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 积血量可达100—300毫升。
临床表现
•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 乳头水肿。婴幼儿常有惊厥 、呕吐、喂饲 困难,前囟膨隆和头围增大等。 • 2、精神障碍:痴呆、淡漠、记忆力下降、 定向力障碍和智力迟钝等。 • 3、局源性脑症状:偏瘫、麻木、失语和局 灶性癫痫等。
治疗
一,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进行病情评估
二,止血,降颅内压及对症治疗,限期手术, 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施行手术 治疗。 三,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
于02.16.10:56,医生查房后认为患者手术指征 明确,建议尽快手术治疗,一旦并发脑疝 将有生命危险,向患者说明后,患者及家 属拒绝手术愿意承担不良后果。 于02.16.18:52,患者家属经反复讨论后决定行 手术治疗。 于02.17.17:00在局麻下行右侧硬膜下血肿清 除+引流术。
入院时情况
查体:神清,精神差,扶入病房,查体配合,对答 切题,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3.0mm,对光反射稍迟钝,口唇不干,口角无歪 斜,伸舌居中,颈软稍抵抗,胸、腹部未见明显 异常,左侧下肢肌力3级,对侧正常、肌力尚可。
T:36.9, P:89次/分 R:20次/分 BP:110/70mmHg
效果评价:患者术后无发热无感染。
术后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2.疼痛 与手术有关 目标:患者头部疼痛消失。 措施:
1、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感觉,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 2、各种护理操作应准确轻柔,避免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合理安排诊 疗时间。 3、教会病人放松的技巧,分散注意力,聊天、缓慢深呼吸等。 4、密切观察疼痛程度,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 作用。
3、观察患者心理及进食情况,嘱其放松心情,多食水果病的相关知识, 主动配合治疗。
术前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 3.潜在并发症--有脑疝形成的危险 与血肿压迫脑组织,颅内压增高有关 目标: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颅内高压出现,无脑疝的发生。 措施: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状态的变化,每两小时一次。 2、掌握脑疝的前驱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并做好各 项准备工作。 3、床头抬高15°至30°,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脱水剂,并观察药物疗 效及副作用。
术后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 4血肿复发 :术后引流管高位排气,低位排液,均外接封闭 式引流瓶(袋),同时经腰穿或脑室注入生理盐水;术后残腔 积液、积气的吸收和脑组织膨起需时10~20天,故应作动 态的CT观察,如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即使硬膜下仍有积 液,亦不必急于再次手术。 • 5 气颅症: 冲洗后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倒流,冲洗后注入 生理盐水排除残腔气体。
7、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协助患者恢复自我护理技能。
效果评价: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减轻。
术前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2:知识缺乏 与患者及家属文化程度低,知识来源有限有关 目标:患者及家属能复述疾病的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治疗。 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同类疾病的治愈情况。 2、告之病人家属应避免病人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及一些不良刺激,保持 血压平稳。
效果评价:患者诉头部疼痛感消失
术后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 • • • 3.引流管脱落,不通畅的危险 目标:引流管通畅,完好。 措施: 1妥善固定管道,标记醒目,挂有防导管脱落标识,向患 者及家属交待清楚,不可用力牵拉,防止导管受压,扭曲, 折叠,保持引流管通畅。 • 2交待患者应患侧卧位或平卧。 • 3引流袋应低于创腔30cm • 4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交待患者及家属引 流管上方生理盐水不可自行冲洗。
• 效果评价:患者目前没有发生并发症。
出院指导
1、 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2、清淡饮食为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不宜过饱,增加水分的摄入, 每天1 500~2 000 ml,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或淡盐水、蜂蜜 水。 3、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大便通 畅。 4、保持良好情绪,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 5、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保证患者安全,室内设置适当防滑措施,外出 时需有家属陪同,在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前,少去公共场所,防止感染 其他疾病。 6、定时复诊,定时测量血压,保持血压平稳,如突然出现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等即来医院就诊。
效果评价:患者血压稍高,已及时通知医生,给予降压药, 未发生脑疝。
术后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 1.有感染的可能 与手术有关
• 目标:患者术后无发热、无感染。 • 措施: 1、定时测量患者体温。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3、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期间定时翻身拍背。 4、保持头部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折叠、扭曲和逆流。遵循无 菌原则。 5、嘱患者勿抓挠或沾湿伤口,保持敷料清洁在位,必要时及时更换,预 防伤口感染。 6、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饮食,以 增加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7、病房每日开窗通风2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感染机会。
解剖生理
病史汇报
10床患者武俊杰,男,70岁 因“头晕伴行走不稳3天”于2016.02.15.12:54入院 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伴行走不稳,无 明显头痛,无呕吐,于当地诊所测血压为200/100mmHg, 给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后,自觉头晕稍好转,血压基 本正常,仍有行走不稳,为求明确诊治来我院,门诊行 头颅CT示“右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收治入院。 患者否认有颅脑外伤史,病程中患者纳差,睡眠一般,无昏 迷,无呕吐,无肢体抽搐,无二便失禁。
• 效果评价:引流管通畅,完好,未脱落。
术后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 4.潜在并发症: 1高血压危象 2继发性颅内血肿、 3脑脊液 漏、4血肿复发 、 5气颅症 • 目标:防止并发症 • 措施: : • 1 高血压危象:与精神紧张,术后疼痛有关,密切观察血 压,如较高应及时给予药物降压。 • 2 继发性颅内血肿: 术后及时复查头部CT,及时采取相应措 施 • 3脑脊液漏: 术中放置引流管应避免反复多次多方向放置, 冲洗时应避免高压冲洗。术后如发生脑脊液漏应及时抬高 头部20~30cm,引流液渐渐变淡3~5天拔出引流管。
术前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 1.焦虑恐惧 • 与环境的改变,担心手术效果,年龄较大有关 • 目标:使患者焦虑情绪缓解。 • 措施: 1、向病人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管床医生、责任 护士使其消除陌生感。 2、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讲解手术的意 义,一些术后恢复较好的例子,以消除病人疑虑。 3、进行各项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清楚,动作应轻柔、家属陪 同使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