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效果评价体系总结

经济效果评价体系总结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总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仅适用于达产期内)
静态分析资本金净利润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返本期)
盈利能力分析
(分析对象为方案)财务内部收益率(仅适用于常规方案,即)
动态分析
财务净现值
确定性分析
利息备付率(已获利息倍数)
偿债备付率
借款偿还期
偿债能力分析
经济效果评价(分析对象为企业)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盈亏平衡分析(量本利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1 / 5
2 / 5
投资收益率:衡量(技术方案获利水平)的评价指标
公式:00100I
A R ⨯= R —投资收益率;A —年净收益额或年平均净收益额;I —投资
判别标准:若C R R ≥,技术方案可以考虑接受;反之技术方案不可行(c R —基准投资收益率)
总投资收益率(ROI ):衡量整个方案的获利能力
公式:00100TI EBIT ROI ⨯= (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方案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投资收益率 EBIT —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TI —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全部流动资金)
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衡量方案中资本金的获利能力
静态分析 公式:00100EC
NP ROE ⨯= (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方案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NP —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EC —资本金
优:计算简便,意义明确、直观
劣:①未考虑时间因素,忽视了时间价值;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人为因素,主观性较强;③主要用在技术方案制定的早期
阶段或研究过程,且计算期短,不具备综合分析所需详细资料的技术方案
静态投资回收期(返本期):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以技术方案的的净收益回收总投资所需时间,以年为单位
(了解即可)公式:0)
(0=-∑=t P t t CO CI t P —静态投资回收期;CI —现金流入量:CO —现金流出量:t )(CO -CI —第t 年净现金流量
判别标准:若c t P P ≤,技术方案可以考虑接受;反之,不可行 (c P :基准投资回收期)
优:计算简便,显示了资本的周转速度
劣:没有考虑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量,只考虑回收之前的效果
3 / 5
财务净现值分析(
FNPV ):反映方案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公式:t c
n t t i CO CI NPV -=+-=∑)1()(F 0 FNPV —财务净现值;t CO CI )(-—第t 年的净现值流量;n —计算期;c i —基准收益率
判别标准:0F ≥NPV ,技术方案财务上可行;反之不行。

优:能够直接以货币额表示技术方案的盈利水平;
劣: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比较困难;必须构造一个相同的分析期限;不能反映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不能直接说明运营期内各年的经营
成果;不能反映资金的回收速度。

动态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使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财务净现值是折现率 10
)1()()(-=+-=∑i CO CI i FNPV n t t
t n
t t FIRR CO CI FIRR FNPV -=+-=∑)
1()()(0=0
判别标准:FNRV ≥0,c i FIRR ≥,方案可接受,反之应予拒绝
优:FIRR 不受外部因素影响,避免了需确定基准收益率这个步骤
劣:计算比较麻烦
基准收益率: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是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而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则是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
3213211)1)(1)(1(i i i i i i i c ++≈-+++= (1i =资金成本,机会成本;2i =投资风险;3i =通货膨胀)
21211)1)(1(i i i i i c +≈-++=
4 / 5
利息备付率(已获利息倍数)
:息税前利润与当前应付利息的比值。

PI
EBIT ICR = EBIT —息税前利润 PI —当前应付利息 判别准则:利息备付率应当大于1,但并不是越大越好
偿债备付率:在技术方案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利息金额的比值。

PD T -EBITDA DSCR AX = EBITDA —企业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AX T —企业所得税;PD —应还本付息金额
判别准则:偿债备付率不宜低于1.3。

借款偿还期:反映方案借款偿还能力的指标 偿债能力分析
t P t d d )B -R D B I r 0O ∑=++=( d P —借款偿还期,d I —投资借款本金和利息之和,B —第t 年可用于还款的利润,
D —第t 年可用于还款的折旧摊销费,O R —第t 年可用于还款的其他收益,r B —第t 年企业留利
余额盈余当年可用于还款的盈余当年应偿还借款额)余年份(借款偿还开始出现盈+=1-P d
<注>:借款偿还期适用于不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限,且按最大偿还能力计算还本利息的方案;不适用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的方案。

对于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的技术方案,应采用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资金来源:包括可用于归还借款的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和其他还款资金来源。

5 / 5 固定成本:一定的常量,不受产量影响的成本。

如: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
总成本 可变成本:与产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如: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包装费
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随产量增长而增长,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盈亏平衡分析 公式: Q C C C u F += (C —总成本;F C —固定成本;u C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Q —产量(工程量)) (量本利分析) 1.销售收入与销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销售收入
2.销售收入与销量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
营业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是随产品的销售单价变化而变化,销售收入与税金及附加合并考虑 公式即: Q T -Q P S u ⨯⨯= (S —销售收入,P —单位产品售价,u T —营业税金及附加,Q —销量) 不确定性分析 ★★★★★ 量本利模型公式:Q C u ⨯-⨯⨯==F u C -Q T -Q P C -S B
1.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对单一不确定因素变化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敏感性分析 (通常只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内容 2.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变化时进行分析
1.确定分析指标:如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

1.对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较大
敏感性分析 原则 2.采用该因素的数据的准确性把握不大
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1.收益方面考虑
敏感性分析 考虑方向 2.费用方面考虑
步骤 3.时间方面考虑
3.分析每一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
4.确定敏感性因素: 敏感度系数AF S :F/F
A/A S AF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