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这一单元以热爱祖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角度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赏,辞官还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勇敢坚强,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名利又热爱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
本诗为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忧郁,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优秀的篇章。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学过一些文言诗词,但毕竟很少,对《木兰诗》中一些特殊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难度。
又因处于和平年代,对那个时候的社会不了解,对《木兰诗》的思想感悟不够透彻。
所以教师应灵活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步步攻克难点,使枯燥乏味的古诗能充满生机。
简单的问题可以学生自主解决,稍难的,小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可向老师求助,应该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二、说教学目标
1、依据
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积极探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思想感悟等。
2、确定教学目标
①、复述本文故事情节,并背诵全诗。
②、查阅资料,学会“乐府”有关的文学常识。
③、反复阅读课文之后,说出木兰这一巾帼女英雄的形象特点。
④、找出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本篇语言朗朗上口,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阐明理由。
三、说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①、自主教学法:初读课文,给学生留时间解决简单的问题。
②、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朗读,体会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③、合作探究法:小组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解决疑难。
2、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花木兰,这一传奇的人物,她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
现在,花木兰的动画片已经登上银屏,她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感动着每一个人。
今天,就让我们从诗歌的角度走进花木兰,去感受她的思想情感与人格魅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二)、背景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乐府诗集》是一部完备的乐府歌词总集,其中的民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木兰资料,补充文学常识,掌握文学知识。
)
(三)、初步感知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解释字词。
可汗..(k è h án ) 鞍鞯..(ān ji ān ) 辔.头(p èi ) 金柝.
(tu ò) 傍.地走(b àng ) 旧时裳.
(ch áng ) 问女何所思(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策勋十二转(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市 东市买鞍马(集市) 买 东市买鞍马(买东西)
愿为市鞍马(买)欲买舟而下(雇,租)(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掌握基础知识。
)
2、根据注释,翻译全文
(设计意图:疏通文章大意,理解文章。
)
(四)、整体感知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划分层次,各部分写了什么?(用四个字概括)
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一6段)凯旋而归。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设计意图:复述课文,划分层次,大体了解文章。
)(五)、细读课文
1、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句子。
2、再读课文,说出木兰的形象特点?哪些诗句能体现木兰的性格特点,请一一划出来。
(孝顺、聪明机智、功成身退、视功名为粪土、毫不夸耀自己的功劳、美丽非凡。
)
3、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爱国精神,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习木兰的勤劳勇敢、爱国主义精神。
)
(六)、课外拓展
木兰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木兰的形象被世人所传唱。
中国古代还有许许多多的女中豪杰,列举几个事例,说出她们的英雄事迹。
(李清照、穆桂英、武则天等等。
)
(七)、布置作业
将《木兰诗》改写成一篇故事,有关戏曲、动画片等改编作品可作为参考。
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要求:①、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
②、有些情节可详写。
③、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设计意图:改写《木兰诗》,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八)、小结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激昂的诗。
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
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花木兰的名字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她的美名已传遍全球。
美国媒体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要简洁明了,这个板书设计主要是理清课文思路,便于学生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加深学生对木兰人物形象特点的理解,更有助于理解本文。
木兰诗
内容分析:替父从军十年征战凯旋而归结尾附文
人物形象:勤劳孝顺、勇敢坚强、忠孝两全、不慕名利、聪明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