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铜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2018年,我国铜精矿(金属量)、精炼铜、铜材产量分别为151万吨、904万吨、171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9%、8%、14.5%。
随着企业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及发展深加工,铜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回升态势,技术进步取得进展,铜冶炼综合能耗230.7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2.5%,铜材综合成品率79.6%,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2017年我国铜丝出口数量为44283.9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64%。
2017年全年铜丝出口金额为297199.7千美元,同比增长20.75%。
2017年我国铜丝出口整体表现为量价齐增,纵观近五年铜丝出口情况,2013-2017年出口金额处于稳定增长。
2017年出口金额达到最高值,出口额达297199.7千美元。
该铜丝项目计划总投资24447.0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281.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69%;流动资金7165.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31%。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58800.00万元,总成本费用45094.69万元,税金及附加465.66万元,利润总额13705.31万元,利税总额16061.36万元,税后净利润10278.9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782.3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6.06%,投资利税率65.70%,投资回报率42.05%,全部投资回收期3.88年,提供就业职位1225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氧铜杆铜丝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的提高,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我国的无氧铜杆铜丝将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于生产铜杆的工艺不同,所生产的铜杆中的含氧量及外观就不同。
上引生产的铜杆,工艺得当氧含量在10ppm以下,叫无氧铜杆;连铸连铸生产的铜杆是在保护条件下的热轧,氧含量在200-500ppm范围内,但有时也高达700ppm以上,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生产的铜外表光亮,有时也叫光杆。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
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
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物存在。
宁夏铜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产业分析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项目安全保护第十二章项目风险性分析第十三章节能评价第十四章项目实施方案第十五章投资方案分析第十六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2018年,我国铜精矿(金属量)、精炼铜、铜材产量分别为151万吨、904万吨、171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9%、8%、14.5%。
随着企业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及发展深加工,铜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回升态势,技术进步取得进展,铜冶炼综合能耗230.7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2.5%,铜材综合成品率79.6%,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2018年,受贸易摩擦、美元走强、需求疲软等影响,铜价震荡回落,全年铜现货均价50689元/吨,同比上涨2.9%,涨幅同比回落26.3个百分点。
全年铜行业实现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4.3%,增幅同比回落25.8个百分点,其中,铜矿采选实现利润56亿元,同比下降11.5%;铜冶炼、铜加工行业实现利润147亿元、1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8%,增幅同比回落23.5、12.3个百分点。
据有色协会统计,2018年,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868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其中,进口额798亿美元,同比上升17.3%,出口额70亿美元,同比上升7.9%。
从产品类别看,近年来,我国铜产品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铜资源整体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8年,国内净进口铜金属量较2013年增加了36%,随着禁止洋垃圾入境政策实施,废铜进口同比下降32.2%,铜加工材出口持续增长,全年累计出口量51万吨,同比增长6.7%。
2018年,国内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固废进口政策收紧,行业绿色发展压力巨大。
国内汽车、发电设备产量同比下降,白色家电产量增速下滑,铜行业整体消费不容乐观,据协会统计,2018年我国铜消费量1305万吨,同比增长2.5%,增速回落4.6个百分点。
2019年,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将对铜市场和国内终端制造业造成一定影响,国内铜消费将持续放缓,环保压力不断加大,铜行业下行压力较为突出,建立全流程绿色制造体系、发展高端铜材将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支持铜行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行业从关注产品质量性能转向更加注重提升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建设智能铜矿山和智能工厂,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充分发挥铜的功能性材料作用,积极发展高端铜材,扩大铜应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发展。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宁夏铜材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集团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xx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银川。
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界于北纬35°14'-39°14',东经104°17'-109°39'之间,东邻陕西,西、北接内蒙古,南连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
宁夏地形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丘陵沟壑林立,地形分为三大板块: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
宁夏地处黄河水系,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全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截至2018年末,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5个地级市,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1个县;2019年常住人口694.6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5.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79.85亿元,第二产业1650.26亿元,第三产业1775.0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4094元。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9703.17平方米(折合约89.51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铜丝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59703.1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3242.7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8360.6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67667.1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6900.54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铜丝xxx单位/年。
综合考xxx集团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集团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24447.0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281.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69%;流动资金7165.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31%。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58800.00万元,总成本费用45094.69万元,税金及附加465.66万元,利润总额13705.31万元,利税总额16061.36万元,税后净利润10278.9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782.3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6.06%,投资利税率65.70%,投资回报率42.05%,全部投资回收期3.88年,提供就业职位1225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通过持续快速发展,公司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增长,企业贡献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本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
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本公司不断创新,勇于开拓,以优质的产品、广泛的营销网络、优良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市场。
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一致好评。
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致力于创新求发展,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并与国内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长期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同时,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技术后盾和保障,在新产品开发能力、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努力。
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荣。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与服务创新为根本,以持续研发投入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基础,继续在细分领域内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企业行业领先地位和较快速发展势头。
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99.73万元,同比增长14.87%(7095.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