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占有、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
于租赁期末承租人按照约定支付全部租金的情况下,设备自动转移给承租人。
运营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于期末,承租人能够选择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购买设备、重新商定续租或者按照合同约定条件归仍设备。
根据现有会计准则的五条判断标准判定为运营租赁的交易,设备价值不计入承租人的资产,租金支付义务不计入负债;承租人不对租赁资产计提折旧;租金计入当期费用。
融资租赁的风险来源于许多不确定因素,是多方面且且相互关联的,于业务活动中充分了解各种风险的特点,才能全面、科学地对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
融资租赁的风险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产品市场风险于市场环境下,不论是融资租赁、贷款或是投资,只要把资金用于添置设备或进行技术改造,首先应考虑用租赁设备生产的产品的市场风险,这就需要了解产品的销路、市场占有率和占有能力、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者的心态和消费能力。
若对这些因素了解得不充分,调查得不细致,有可能加大市场风险。
金融风险因融资租赁具有金融属性,金融方面的风险贯穿于整个业务活动之中。
对于出租人来说,最大的风险是承租人仍租能力,它直接影响租赁X公司的运营和生存,因此,对仍租的风险从立项开始,就应该备受关注。
货币支付也会有风险,特别是国际支付,支付方式、支付日期、时间、汇款渠道和支付手段选择不当,均会加大风险。
贸易风险因融资租赁具有贸易属性,贸易方面的风险从定货谈判到试车验收均存于着风险。
由于商品贸易于近代发展得比较完备,社会也相应建立了配套的机构和防范措施,如信用证支付、运输保险、商品检验、商务仲裁和信用咨询均对风险采取了防范和补救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不同,有些手段又具有商业性质,加上企业管理的经验不足等因素,这些手段未被全部采用,使得贸易风险依然存于。
技术风险融资租赁的好处之壹就是先于其他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于实际运作过程中,技术的先进和否、先进的技术是否成熟、成熟的技术是否于法律上侵犯他人权益等因素,均是产生技术风险的重要原因。
严重时,会因技术问题使设备陷于瘫痪状态。
其他仍包括经济环境风险、不可抗力等等。
编辑本段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于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俩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且将俩者之间的差额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可是如果该项融资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承租人于租赁开始日可按最低租赁付款记录租入资产和长期应付款。
这时的“比例不大”通常是指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总额小于承租人资产总额的30%(含30%)。
于这种情况下,对于融资租入资产和长期应付款额的确定,承租人能够自行选择,即能够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也能够采用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俩者中较低者。
这时所讲的“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是指租赁开始日于出租者账上所反映的该项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
承租人于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如果知道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当采用出租人的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当采用租赁合同中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
如果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和租赁合同中规定的利率均无法得到,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其中租赁内含利率是指,于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和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资产原帐面价值的折现率。
2、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初始直接费用是指于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费用。
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通常有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谈判发生的费用等。
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其帐务处理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于融资租赁下,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中,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俩部分。
承租人支付租金时,壹方面应减少长期应付款,另壹方面应同时将未确认的融资租赁费用按壹定的方法确认为当期融资费用,于先付租金(即每期起初等额支付租金)的情况下,租赁期第壹期支付的租金不含利息,只需减少长期应付款,不必确认当期融资费用。
于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承租人应采用壹定的方法加以计算。
按照准则的规定,承租人能够采用实际利率法,也能够采用直线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于采用实际利率法时,根据租赁开始是租赁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基础不同,融资费用分摊率的选择也不同。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租赁资产和负债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入账价值,且以出资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
于这种情况下,应以出资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分摊率。
(2)、租赁资产和负债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入账价值,且以租赁合同中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
于这种情况下,应以租赁合同中规定的利率作为分摊率。
(3)、租赁资产和负债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且不存于承租人担保余值和优惠购买选择权。
于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计算融资费用分摊率。
融资费用分摊率是指,于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于承租人或和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和上类似,于租赁期满时,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全部摊完,且且租赁负债也应减为零。
(4)、租赁资产和负债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且不存于承租人担保余值,但存于优惠购买选择权。
于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计算融资费用分摊率。
于租赁期满时,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全部摊完,且且租赁负债也应减为零。
(5)、租赁资产和负债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且存于承租人担保余值。
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融资费用分摊率。
于承租人或和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了担保或由于于租赁期满时没有续租而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下,于租赁期满时,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全部摊完,且且租赁负债也应减少至担保余值或该日应支付的违约金。
承租人对每期应支付的租金,应按支付的租金金额,,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支付的租金中包含有履约成本,应同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
同时根据当期应确认的融资费用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4、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承租人应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主要应解决俩个问题:(1)、折旧政策计提租赁资产折旧时,承租人应和自有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相壹致。
如果承租人或和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提供了担保,则应记折旧总额为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扣除余值后的余额。
如果承租人或和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了担保,则应记折旧总额为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折旧期间确定租赁资产的折旧期间时,应根据租赁合同规定。
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即可认定承租人拥有该项资产的全部尚可使用年限,因此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作为折旧期间;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满时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则应以租赁期和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俩者中较短者作为折旧期间。
5、履约成本的会计处理履约成本种类很多,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等应予递增延分摊记入各期费用,借记“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对于固定资产的经常性修理费、保险费等可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到科目。
6、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由于或有租金的金额不确定,无法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摊,因此于实际发生时,借记“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7、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租赁期满时,承租人通常对租赁资产的处理有三种情况:(1)、返仍租赁资产。
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
(2)、优惠续租租赁资产。
如果承租人行使优惠续租选择权,则应视同该项租赁壹直存于而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如果期满没有续租,根据租赁合同要向出租人支付违约金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留购租赁资产。
于承租人享有优惠购买选择权时,支付购价时,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将固定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有关其他明细科目。
8、关联信息的会计披露。
承租人应当于财务方案中披露和融资租赁有关的事项,主要有:(1)、每类租入资产于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及账面净值。
(2)、资产负债表日后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每年将支付的最低付款额,以及以后年度内将支付的最低付款总额。
(3)、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
即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总额减去已确认融资费用部分后的余额。
(4)、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所采用的方法。
如实际利率法、直线法或年数总和法。
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出租人应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且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和担保余值之和和其现值之和的差额记录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于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按最低租赁收款额,借记“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按未担保余值的金额,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按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贷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按上述科目计算后的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2、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通常包括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谈判费等。
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出租人每期收到的租金包括本金和利息俩部分。
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于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配,确认为各期的融资收入。
分配时,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当期应确认融资收入,于和实际利率法计算结果无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直线法和年数总和法。
出租人每期收到的租金,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
同时,每期确认融资租赁收入时,借记“递延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科目。
当出租人超过壹个租金支付期没有收到租金时,应当停止确认收入,其已确认的收入,应予转回,转作表外核算。
到实际收到租金时,再将租金中所含融资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
4、未担保余值发生变动时的会计处理出租人应当定期对未担保余值进行检查,如果有证据表明未担保余值已经减少,应当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且将本期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确认为当期损失,以后各期根据修正后的投资净额和重新计算的租赁内含利率确定应确认的融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