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搭设方案及材料要求 (3)3.1、搭设方案 (3)3.1.1、简介 (3)3.1.2、支模架搭设参数 (3)3.1.3、具体搭设方法 (4)3.1.4、支模架架体及模板选用 (4)3.1.5、支模架剪刀撑的布置 (4)3.1.6、斜撑的安装 (4)3.2、材料要求 (4)四、支模架架体搭设 (6)4.1、施工准备 (6)4.2、搭设流程 (7)4.3、架体搭设 (7)五、架体拆除 (8)六、支模架体检查验收: (9)七、支模架监测 (10)八、架体使用及管理要求: (10)九、安全措施: (11)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应急预案 (11)10.1、重大危险源辨识 (11)10.2、应急预案 (13)十一、计算书 (16)11.1、10#连廊部位(悬挑2040mm) (16)11.1.1、支模架体系计算书 (16)11.1.2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 (25)11.2、其他楼号悬挑外廊计算书(悬挑1380mmm) (34)11.3、局部大悬挑部位计算书(悬挑3580mmm) (44)十二、附图12.1、1#、2#、3#、8#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12.2、9#、12#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12.3、4#、7#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12.4、10#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12.5、11#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12.6、悬挑支模架剖面图112.7、悬挑支模架剖面图212.8、悬挑支模架剖面图312.9、相关的结构平面图,建筑剖面图悬挑外廊支模架搭设方案一、工程概况建设单位:宁波市鄞州区石碶街道新村建设办公室设计单位:浙江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宁波市斯正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万华建设有限公司本项目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石碶街道建庄村,东侧为西零路、南侧为鄞州大道、西侧为建庄5号地块空地、北侧为河流,交通较为便利。
本项目共有12幢单体、1#、2#公变及地下室组成,其中5#、6#楼为1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1#、2#公变为一层框架结构,地下室为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余单体为1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388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972.94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21940平方米。
该工程的1#~4#楼、7#~12#楼在12层梁板(结构面标高30.76m)北侧部位设有向外悬挑的现浇连廊,连廊部位支模架无法搭设。
从基础顶板板面或回填土面开始搭设都不合适,不仅工料浪费严重,亦影响工期,高度高、稳定性较差,架体变形难于控制,故对上述部位设置悬挑钢梁用于梁板支模施工,即“工字钢悬挑做主梁,槽钢做联梁再搭设支模架,且角铁斜撑卸荷”的方式。
其中10#连廊外挑2.04米,局部最大悬挑3.58米;1#、2#、3#、8#楼连廊外挑1.36米,4#、7#、9#、11#、12#外挑连廊外挑1.38米。
二、编制依据2.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2.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8、《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2.9、《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0、石碶街道建庄4号安置地块施工图;2.11、国家及浙江省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2.12、公司ISO9001、ISO14001与OHSAS18001综合体系标准、公司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环境/安全管理手册》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三、搭设方案及材料要求3.1、搭设方案3.1.1、简介本架体分为支模架和基础斜撑两部分:1、支模架:在11层结构楼面上埋设直径16的圆钢压环,放置16#工字钢挑梁,16#工字钢挑梁间距为1.50m左右,在16#工字钢上垂直设置10#槽钢连梁,槽钢间距根据支模架立杆间距调整,详见附图。
在工字钢和槽钢组成的挑梁上搭设支模架立杆。
2、斜撑为1道斜撑杆,是支撑支模架工字钢梁的支撑件,与其上部的工字钢梁焊接连接,为支模架体创造搭设平台,工字钢挑梁下采用10#槽钢斜撑。
各楼搭设具体平面示意详见附图:3.1.2、支模架搭设参数1、在11层结构楼面处,每根工字钢位置埋设3只Φ16的U型压环,根据各楼悬挑尺寸分别布置6.0m和4m长的16#工字钢挑梁,悬挑和内锚尺寸比例为1:1.25,挑梁间距均为1500mm左右,然后在工字钢挑梁上设置10#槽钢连梁,连梁上直接搭设支模架立杆,支模架立杆间排距均为750mm,步距为1800mm。
斜撑采用10#槽钢,支撑点部位详悬挑架剖面图,下部与结构楼面的预埋铁或后植筋钢筋焊接连接,详附图2、压环设置,压环采用Φ16圆钢,共设置3道,第三道为定位压环,在离建筑物外包100mm~150处设置;第一道、第二道为受力压环(其中第二道为备用压环),第一道压环距工字钢末端200mm处设置,第一道距第二道300mm设置,当第一道受力压环破坏后(预埋不当、受外力破坏等),第二道受力压环受力作业。
3.1.3、具体搭设方法在11层结构楼面处开始埋设压环,布置4米或6m的16#工字钢悬挑梁,挑梁间距为1500mm,然后在工字钢挑梁上安装10#槽钢连梁,再在槽钢连梁上搭设支模架立杆。
板底、梁底木方采用50×70mm,间距300mm之内。
槽钢连梁上直接焊接Φ16的钢筋头固定件,钢筋头250mm长,支模架立杆插在固定件上,从而与支模架架体立杆连为一体,为确保槽钢稳定在每根钢管立杆下的槽钢槽内竖向焊接Φ16的钢筋头。
3.1.4、支模架架体及模板选用支模架架体采用Φ48×3.5的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方木规格选用50mm×70mm;挑梁选用3种长度为4m和6m的国标16#工字钢;压环为Φ16圆钢;斜撑采用10#槽钢;连梁采用10#槽钢;立杆固定件采用Φ16的钢筋头;3.1.5、支模架剪刀撑的布置1、纵横向剪刀撑沿支模架体外排立杆的四周满设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间隔4m左右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
2、水平剪刀撑:在支模架底部、顶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3.1.6、斜撑的安装斜撑为1道10#槽钢斜撑杆,是支撑支模架工字钢梁的支撑件,与其上部的工字钢梁焊接连接,为支模架体创造搭设平台。
为保证架体整体稳定,且控制槽钢细长比,宜在斜撑中间设置1道通长槽钢。
3.2、材料要求1、16#工字钢挑梁、10#槽钢、:材质及物理性能符合国家要求标准,并附有材质证及物理性能合格证。
2、钢管:⑴、选用Φ48×3.5,强度等级Q235-A的焊接钢管,材质符合现行国标«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标准,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钢管上严禁打孔。
新用钢管要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⑵、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0m,小横杆长度1.5m。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
⑶、钢管外径、壁厚偏差不大于0.5㎜;表面锈蚀深度≤0.5㎜;两端面相切斜偏差不大于2°、且不大于1.7㎜。
⑷、弯曲度要求:端部弯曲长度L≤1.5m,弯曲度≤5㎜。
立杆钢管管: 3m<L≤4m:弯曲度≤12㎜;4m<L≤6.0m:弯曲度≤20㎜。
水平杆斜杆弯曲:L≤6.0m, 弯曲度≤30㎜。
⑸、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3、扣件:⑴、采用可锻铸铁扣件,材质符合现行国标«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⑵、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扣件不得发生破坏。
⑶、新扣件具有生产许可证,质量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国标«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⑷、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⑸、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⑹、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⑺、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4、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5、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用黄色油漆涂刷;扣件刷暗红色;剪刀撑、护身栏杆用黑黄双色油漆分段间隔涂刷,间距300mm一段。
4、可调托撑: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托撑板厚度不小于5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四、支模架架体搭设4.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熟悉图纸,根据结构状况进行模板支撑架设计,确保支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⑵支撑架体搭设平面图、立面图。
2、施工准备:⑴、根据审核后的施工方案和架体施工图,按需用量准备合格的材料。
⑵、明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
⑶、清理支架搭设场地。
3、人员准备:根据岗位配备管理人员,根据施工方案配备施工班组。
架子工必须持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作业。
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带,严禁穿塑料底鞋,皮鞋等硬底易滑鞋登高作业。
操作工具及小零件要放在工具袋内,扎紧衣袖口,领口以及裤腿口,以防钩挂发生危险。
4.2、搭设流程4.3、架体搭设1、搭设流程:本架体分为基础斜撑和支模架两部分:基础斜撑为支撑支模架工字钢梁的支撑架体,是为其上部的工字钢梁和支模架体创造搭设平台;支模架为钢管模板支架。
架体搭设中挑梁安装及斜撑为重点及难点,整体搭设流程如下:安装16#工字钢挑梁→按1:1比例对斜撑杆放样→确定斜杆长度及倾角→斜撑杆截角→焊接斜撑杆端分别与10层预埋铁或植筋钢筋连接→安装工字钢挑梁上的10#槽钢连梁→焊接Φ16钢筋头→搭设支模架。
2、搭设要点:⑴、斜撑槽钢搭设以1:1比例放样确定斜杆长度及倾角,然后截角,保证架体杆件及搭设尺寸的准确,从而保证基础架传力的合理性及稳定性。
⑵、斜撑杆安装过程中扶住槽钢,配合下部作业人员焊接安装。
以保证斜撑杆安装的安全。
⑶、在10#槽钢连系梁上焊接上部立杆钢管定位筋,使10#槽钢连系梁和上部的支模架架体立杆连接牢固。
同时在斜撑杆顶端位置与16#工字钢挑梁焊接,使斜撑杆牢固连接。
3、构造措施及要求⑴、支模架搭设前必须按设计的立杆平面布置图在挑梁上弹线,以确保立杆间距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