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采访培训一、了解记者的相关知识什么是记者呢?用一句话概括的话,记者就是从事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专业人员。
小记者也是记者,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记者,因为小记者都是学生,而不是一种固定的职业。
这里我们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小记者的含义:小记者就是专门为少儿报刊、少儿电台或电视、校黑板报、校广播站、校电视台等进行采访报道的学生记者。
二、对小记者能力的要求能力一:观察能力强学会观察,是采访和写作的基础。
通过观察,小记者可以发现许多事物的真相,为接下来的采访和写作铺垫基础。
一个秋日,一位老师问大家,在来学校的路上发现了什么。
有说发现落叶的,有说发现蚯蚓的,还有说发现了雨中的伞格外美丽。
一位同学与众不同,说发现在来的路上,一边是正在拆除的低矮平房,一边是正在施工的摩天大楼。
同样是发现,后者的发现更具有意义,可以为将要进行的采访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如果没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能力二:分析能力强小记者在与人们打交道的时候,随时随地都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
遇到问题要学会分析,学会解决。
比如,还是上面的例子。
一路上,大家观察到好多的事物,但是如何区分哪些内容可以去采访写成稿件,哪些内容不能去采访写成稿件,哪些内容不能去采访,更不能写成稿件,这就需要很好的分析和判断了。
缺乏分析的能力,就不知道要写什么,而不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记者呢?能力三:写作能力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学常为不知道写什么而苦恼。
其实要改变这一点并不难,只要你有一双记者的眼睛,就永远会有写不完的东西。
频繁地采访,频繁地写作,时间长了,遇事就要写,不写手都“痒痒”。
这样坚持下去,写作的能力肯定是能提高的。
过去是没题材可写,是老师“强迫”自己写,而现在当了小记者,了解的事情多了,总有写不完的题材,这是不当小记者的同学永远无法想象的事情。
能力四:社交能力强同学们通过书本学习知识,了解社会,而做小记者可以直接了解社会,锻炼社交能力。
在所有课外培训活动中,只有小记者培训是最具综合效益的培训。
小记者活动不仅教你怎样动口、动脑、动手,还教你如何与人打交道,当小记者是了解社会的最佳途径。
因此,当了小记者,就要主动和人打交道,要会说话,懂人的心理,这样才能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有一次,一名叫童心的小记者去北京科技馆采访,身上只带了20元钱,连买门票都不够。
怎么办?是回家去取钱,还是想办法进去,完成采访任务?他灵机一动,忽然想到身上带的小记者证。
于是,他把它亮给了看门检票的阿姨,没想到阿姨一看乐了,说:“进去吧,好好报道一下我们科技馆,让更多的孩子来长知识、受教育。
”三、小记者的任务小记者的任务是什么?第一是采访;第二是写作。
采访是写作的基础。
我们分两部分谈一谈。
(一)采访1、有了新闻线索,要去采访,事前要有准备。
首先,要掌握背景材料,就是要把与此线索有关的情况尽可能多的了解到,有文字材料的要用心阅读,这样采访时能够多方面地提出问题。
其次,要列一个采访提纲,就是要把采访哪些人、对每个人提什么问题、观察哪些现场、索取哪些实物和照片等都力求心中有数。
再次,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准备好采访本、录音机、照相机。
如果需要当事人签名或寄语,要准备笔和纸。
2、有了准备后,还要选准采访对象。
如果采访一个人物,采访对象就是当事人。
如果采访个事件,采访对象可能是几个人。
这些人中有主要的,有次要的。
不管是哪一种采访,最好都采用先“外围”后“中心”的办法进行。
可以先找那些与当事人有关的人,再找当事人。
这样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比如,采访一位获得科学发明专利的同学,先不采访本人,而是先采访他的辅导老师、好伙伴、家长。
评委等。
这些人不是当事人,谈起别人来比较随便,容易把话题展开。
小记者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事情的概貌,了解到当事人更多的情况,更好地丰富自己对当事人的提问。
当然,采访外围只是手段,采访当事人才是目的,应当把主要的功夫用在采访当事人上。
要有高质量的提问,是采访的主要方式。
新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提问得到的。
3、提问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第一,要抓住要害。
采访开始,小记者要把自己的采访目的和内容直截了当地告诉采访对象,让对方非常清楚你的采访意图,以便配合。
交谈起来,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应当让他广泛地谈。
采访当中,小记者仔细听,发现了重要内容,要在脑子里(或采访本上)记住它,谈到一个段落,再对这些重要内容做进一步采访。
如果对方离题很远,扯起许多与主题不相干的事情,小记者可以巧妙地把话题拉回来。
第二,问题要具体。
问题具体,对方才好回答,才能讲出细节。
比如采访一位数学竞赛冠军,如果你张口就叫:“请问,你得冠军的原因是什么?”他可能一时很难回答。
如果改问:“你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对数学发生兴趣的吗?”他可能回答:“我小时候老去买酱油、醋,一次算帐时……”于是讲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
提问中,忌讳问那些”你高兴吗?”“一你有什么感想?”之类的话。
第三,要代读者提问。
新闻报道最终是要给读者看的,所以小记者要体会读者想知道什么,站在读者的位置提问。
此时,把记者、采访对象、读者三方面交融在一起,仿佛促膝谈心。
这是一种“近距离交流”,其境况十分美妙。
第四,深挖细节。
细节,是人物思想和品格的生动表现。
没有细节,就没有报道。
细节,有时表现在动作上,有时表现在语言上。
有时甚至表现在表情上。
采访时,要抓住细节多一些提问,甚至请采访对象把当时的情景重新表演一番。
当然,细节不是枝节。
不要抓住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叶,当成细节而不厌其烦地提问。
(二)写作1、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
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
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2、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3、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
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4、新闻写作遵循“五个W”和“一个H”原则记得刚开始学写作地时候,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其实写作文跟解数学题目一样,都是有规律可以遵循地。
”记叙文的三大要素——“起因、经过、结果”基本可以撑起一篇完整的作文。
问题1。
方式:采取全程跟踪报道。
2。
重点:关注两头人物。
一是希望夺冠的,二是班级负责后勤的同学。
3。
报道模式:可以以新闻访谈的形式进行,比如对重点跟踪的对象采取全程跟进,贴身采写的方式进行。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一般采取对话一问一答的的方式比较好。
怎样采访:你对本次团委所负责的校运会工作有什么感想?你对你们班的运动员有没有信心拿金牌?你觉得出场式够创新吗?主要是围绕运动的益处来问引导他们说一些激动人心的话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你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紧张吗?你平时是不是经常锻炼身体?你每天锻炼几小时?你预计今天你能拿多少名?你比较注重成绩还是重在参与呢?(这个你可以不这么问,就是为了让他说出来重在参与这句话)你们班级已经为你们运动员组织了拉拉队和服务组了吗?你怎样看待今天的运动会?(就是什么想法)你是主动参加运动会吗?(参加运动会的目的,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最后预祝他能有一个好成绩,如果天气有变化你问今天的天气会对你的正常水平的发挥有影响吗?问一下对全民健身怎么看?你赞同天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这就话吗?你会坚持锻炼下去吗?你关注咱们的全民运动会了吗?你最喜欢的项目是什么…………还有可以发挥的余地你访问的时候可以随意一点就想聊天一样不要太拘谨小记者开场白嗨!大家好!我是校园小记者奥利奥。
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训练,今天,第三十届局运动会终于来到了,这届运动会将历时三天。
作为油田一小的运动员,我很荣幸的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就让我来为你们做现场报道吧!9月15日星期六早上八点,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中原油田第三中学体育场已是人声鼎沸、鼓乐齐鸣,第三十届局运动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首先进行的是运动员入场仪式,看,油田一小代表团身穿黄色祥云运动服向我们走来,我很光荣的担任执旗手,我举着鲜红的队旗带领我的队友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走过主席台。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局运动会,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相信我们会有很好的表现。
走过主席台的一刹那,我觉得自己就像奥运会运动员那样骄傲和自豪。
嘹亮的国歌响起,我们所有的运动员都面向东方向国旗行注目礼,我看到我的队友们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从容的微笑。
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后,激烈的比赛就要开始了。
我的心情一下子紧张激动起来,今天虽然没有我的比赛项目,可是我要为我的队友们呐喊助威。
上午进行了铅球预决赛、男女100米、男女400米预赛,下午进行了男女100米决赛、男女800米预赛、男子三级跳预赛,女子跳高和女子铅球。
当我的队友们英勇拼搏在运动场上的时候,我用尽全力为他们加油,只见他们个个斗志昂扬,生龙活虎的投掷、奔跑、跳跃在运动场上。
真是太棒了!刘一菡超常发挥,获得了男子铅球第一名,并打破了局运动会纪录,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女子跳高沈静仪获得第二名,男女100米决赛均获得了第三名,其它预赛项目全部通过进入决赛。
我们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我们要齐心协力共创佳绩,为母校濮阳市油田一小争光。
明天我将有三个项目的比赛,教练告诉我:一定要在比赛的时候兴奋起来,把体力和心理都要调整到最佳状态,关键要保持专注度,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妈妈告诉我:决定成败胜负的,并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
当一个人的心境可以抵消外在恐惧的时候,这个人才成为真正地勇者,这个人的技巧才有发挥的空间。
我要记住教练和妈妈的话,我觉得我浑身充满了能量,同学们,为我们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