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架二次结构施工方案

框架二次结构施工方案

康泰博17#化学实验楼等3项二次结构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五公司2013年10月19日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 (2)第2章工程概况 (3)2.1与二次结构混凝土有关的设计概况 (3)2.2施工图 (3)第3章施工安排 (4)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4)3.2预拌混凝土 (4)3.3砌块及砂浆 (5)3.4劳动组织 (5)第4章施工准备 (7)4.1技术准备 (7)4.2机具准备 (8)4.3材料准备 (8)第5章主要施工方法 (10)5.1流水段划分 (10)5.2二次结构砌筑施工 (10)5.3二次结构混凝土施工 (21)第6章成品保护要求 (24)第7章质量要求 (25)第8章安全注意事项 (28)附图:(1)地下室二次结构构造柱位置示意图(2)首层二次结构构造柱位置示意图(3)标准层二次结构构造柱位置示意图第1章编制依据第2章工程概况2.1 与二次结构混凝土有关的设计概况表2.1 与混凝土有关的设计概况2.2 施工图(1)地下室构造柱、过梁、配筋带位置图后附地下室二次结构构造柱位置图。

(2)标准层构造柱、过梁、配筋带位置图后附地上首层、标准层的二次结构构造柱设置示意图。

第3章施工安排3.1 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表3.1 工期统计表3.2 预拌混凝土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的预拌混凝土浇筑二次结构混凝土。

商品砼搅拌站应提供下列资料:(1)随车提供预拌混凝土运输单、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氯化物和碱含量计算书。

(2)32天内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3)商品砼搅拌站还应保证以下资料的可追溯性:试配记录、水泥出厂合格证、水泥复试报告、砂子试验报告、碎(卵)石试验报告、轻集料试验报告、外加剂产品合格证、外加剂材料试验报告、掺合料试验报告、混凝土开盘鉴定(搅拌单位使用)、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搅拌单位测试记录)、有害物检测报告。

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每栋楼每次浇筑、每个部位、每种标号取样1次。

砼试样应在砼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而不允许在泵车料斗内取样,每100m3的同配比砼取样一次,每次浇筑同配比砼不足100m3时仍应取样一次。

每次取样留置三组试件:一组标养、两种同条件(一组送试,一组备用),每组3个试件。

项目部试验员及时做好混凝土试块的养护及送试工作。

(4)冬季施工的要求:按照工期安排本工程砌筑工程施工会进入初冬阶段,施工中需做好冬施准备,冬施混凝土试块留置还应增加等效龄期试块和冬转常温试块。

具体参照冬施方案组织施工。

3.3 砌块及砂浆本工程内墙砌块大部分采用200厚MU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等级小于等于800Kg/m3。

本工程所有地上部分外墙采用200厚MU5.0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进行砌筑,地上局部卫生间等内墙采用200厚MU5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容重小于等于1200Kg/m3。

本工程砂浆均采用干拌砂浆,砌体地下部分采用DM7.5水泥砂浆,地上部分采用DM5混合砂浆砌筑,砂浆密度等级应不小于1800Kg/m3。

3.4 劳动组织3.4.1管理层负责人项目部设专职木工工长1名、钢筋工长1名、混凝土工长1名、质检员1名,全面负责砌筑及混凝土工作。

质检员负责砌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各专业工长负责构造柱、圈梁等混凝土构件的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检查验收;混凝土工长负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机械、照明和临时用电保障工作。

3.4.2 劳务层负责人劳务分包队伍设专职技术人员一名,负责落实项目部下发的方案及交底,负责砌筑工作的安排,质量的自检及混凝土浇筑、收面及养护工作,并服从项目部各工长的工作安排。

3.4.3 工人数量及分工表3.2 施工人员配置表第4章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作业条件结构验收已经完成,各种砌筑材料进场且验收,按图纸上的隔墙位置要求放线,并经过质检员预检,然后报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砌筑前应仔细熟悉建筑、结构图纸、设计交底及设计变更、洽商等文件。

同时还应注意与设备安装专业的配合问题。

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及对工程轴线定位、高程引测点的交底。

弹出墙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经复核后办理预检手续。

砂浆采用预制干拌砂浆。

机械设备使用前进行正常运转检查,要求满足施工条件,小型工具配齐,以满足砌块砌筑、局部浇筑混凝土、隔墙板和通风道的安装等工艺要求。

各专业施工员必须对将要进行施工的工作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每天上班前进行班前交底。

水电专业的预留预埋要随时与墙体砌筑同时进行,在隔板上的线盒必须弹线后使用云石机裁割,严禁剔凿。

①在砌筑前,认真熟悉图纸,核实各栋建筑物的门窗洞口位置及洞口尺寸,明确预留、预埋位置,算出窗台及过梁顶部标高,熟悉相关构造及材料要求。

②审核施工图纸确保填充墙、门窗洞口位置、轴线尺寸准确无误。

③做好钢筋翻样及钢筋下料。

⑤制定本分项工程的检查制度及质量标准。

4.1.2 对技术交底的要求(1)二次结构施工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对工长、试验员、质检员等有关人员进行交底,学习有关的规范规程及操作工艺和对质量通病的控制要点,雨期施工注意事项,施工缝的留置、接茬的处理等做认真的研究,确定最终做法。

(2)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根据不同部位使用的混凝土确定坍落度、供应速度等规定,根据砌块材质的不同、砌筑砂浆的不同、砌筑部位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具体砌筑要求。

(3)每层砌筑前、浇筑混凝土前,专业工长对劳务队全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砌筑方法、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质量标准。

(4)施工前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应到位,做好一切施工准备。

记录人员做好记录准备,试验人员做好取样准备等。

组织放线人员做好标高控制工作。

4.2 机具准备表4.2 主要施工机具表4.3 材料准备本工程内墙砌块部分采用200厚MU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等级小于等于800Kg/m3。

所有地上部分外墙采用200厚MU5.0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进行砌筑,地上局部卫生间等内墙采用200厚MU5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容重小于等于1200Kg/m3。

本工程砂浆均采用成品预制干拌砂浆,砌体地下部分采用DM7.5水泥砂浆,地上部分采用DM5混合砂浆砌筑,砂浆密度等级应不小于1800Kg/m3。

本工程二次结构中构造柱、过梁等混凝土构件均采用C20混凝土浇筑,二次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专业工长计算出每次浇筑混凝土计划用量,作为混凝土试块留置和混凝土结算的依据。

各栋号根据现场实际工程进度由工长提材料计划,材料组确保材料的供应满足施工进度需要,对材料要求如下:①对进场的各种砌块,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的要求做好送样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各种砌块出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经过现场取样进行复试,并合格的砌块方可用于本工程。

③钢筋的材质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单和复试报告。

④进场的物资应安排专门的存放位置。

各种材料分开堆放,砂浆库需有良好的防潮设施,先进场的材料先用。

第5章主要施工方法5.1流水段划分本工程砌筑量相对不大、混凝土用量亦相对较小,故为便于施工,二次结构混凝土基本依据楼层划分流水段,每层即为一个流水段,具体见表5.1。

表5.1 二次结构混凝土流水段划分5.2 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本工程所有地上部分外墙采用200厚MU5.0普通轻集料空心砌块进行砌筑,地上局部卫生间等内墙采用200厚MU5普通轻集料空心砌块,容重小于等于1200Kg/m3。

内墙砌块大部分采用200厚MU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等级小于等于800Kg/m3。

本工程砂浆均采用成品预制干拌砂浆,砌体地下部分采用DM7.5水泥砂浆,地上部分采用DM5混合砂浆砌筑,砂浆密度等级应不小于1800Kg/m3。

5.2.1普通轻集料空心砌块砌筑施工工艺及流程(地上各层外墙、卫生间内墙)混凝土楼面清理、放线→芯柱及构造柱植筋并进行检查→排砖摞底(用水房间浇筑250mm高墙底素混凝土坎台)→立皮数杆→墙体砌筑→浇筑芯柱混凝土→墙体验收评定。

5.2.1.1放线由测量员在楼面上进行测量放线,将墙身位置线、门窗洞位置线、芯柱、构造柱位置在楼面上标注出来。

5.2.1.2钢筋调直及位置检查根据08BJ2-2图集要求设置芯柱,外墙门窗边均需设置芯柱,芯柱内插两根3级直径12的钢筋,上下与梁板锚固的芯柱配筋为4根三级直径12的钢筋,芯柱插筋采用植筋的方法固定,植筋深度不得小于10d,甩出楼面高度600mm。

芯柱与水平系梁进行拉结,芯柱顶部钢筋锚入门窗顶部水平系梁或结构混凝土梁、板内。

构造柱设置于内外墙交接T字节点处,构造柱主筋为4根三级12的钢筋,箍筋为直径6㎜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为200mm。

钢筋检查合格后,由钢筋工绑扎构造柱钢筋,箍筋间距在地面上600mm和顶部梁板下600 mm范围内间距为100㎜,其他部位为间距200mm。

5.2.1.3排砖摞底及立皮数杆测量员对需要进行砌筑位置楼面标高进行抄平,高差不大于20㎜的由班组在砌体灰缝内进行调整,高差大于20㎜时用C20细石混凝土进行找平。

因设计要求用水房间墙底需浇筑250mm高C15素混凝土坎台,故在此部分墙体砌筑前需进行模板支设并浇筑素混凝土坎台,坎台厚度同墙厚。

有构造柱的位置将皮数杆绑扎在构造柱钢筋骨架上,没有构造柱的位置将皮数杆在每层第一块砖砌筑时靠紧墙体并测量好高度后挂线,挂好线后将皮数杆取下并开始砌筑。

皮数杆用30*40㎜方木制作,表面刨平,在皮数杆上标明窗台、窗过梁及圈梁底标高等位置。

构造柱的位置见结构图所示,不得随意增加或去除构造柱的数量。

5.2.1.4墙体砌筑要求目前天气条件下,砌块砌筑前应提前洒水湿润。

进入冬季施工后砌块严禁洒水。

砌筑前应预先排砖,因外墙与内墙交接处需设置构造柱,故排砖自构造柱位置开始,与构造柱相邻的砌体应留马牙槎,先退后进,并优先使用整体砌块,槎口错开距离为200㎜,以保证芯柱位置为整孔。

不得已须断开砌块时,应使用切割机等工具锯裁整齐,并保护好砌块的棱角,现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195*190*195㎜的开口砖,各种砌块及开口砖大样见下图:(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墙底部为平整度大于20mm时应使用细石混凝土铺密实,上下皮灰缝应错开1/2搭砌,芯柱部位搭砌必须保证孔洞贯通,非芯柱部位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的1/3。

尽可能避免形成通缝。

(2)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凹槽部位应用砌筑砂浆填实,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砌体的每天砌筑高度不应大于2.0米。

(3)墙顶与混凝土楼板(或梁)的连接填充墙砌体的顶部与框架梁或混凝土楼板需砌筑密实,可采用顶部用实心块斜砌、用实心块平砌砂浆捻实、干硬性混凝土捻实等方法进行,具体要求为:1)砌筑墙顶距离结构梁、板之间的距离为160-210mm时,顶部采用实心块斜砌的方法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