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
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
了巨大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
丰,为世界所仅有。
1、含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
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
文化的理解。
在中思考:1、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为什么说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成因
关系
(作用、特点、地位)
2、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为什么说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3、怎样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分
2、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
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
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就像看到“神舟”五号飞向太空,看到香
我
们
的
民
族
精
神
永恒的中华
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
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为核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中华
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
必要性(意义)
3、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4分)
(2)结合材料一谈一谈材料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6分)
3、辨析题(14分,仅作判断不得分)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的现象较为严重。
于是,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失去它的作用。
答:(1)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人为了追逐金钱不择手段导致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较为严重的现象,给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秩序、人们道德价值观等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特别是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挑战。
(2)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观念、新思想正在形成,如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金钱观念等。
这些新的观念也给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带来巨大冲击。
(3)但必须看到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因此,中华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在不断的继承与发展之中。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吸收时代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使其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魅力。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即使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仍然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如诚信观念、先人后已的集体观念等对于市场经济发展仍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苟利于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些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对你有何启示?
(1)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这启示我们,在新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做到:建设祖国、繁荣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5、为了提高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
专家预测:xx年,我国的文化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到5500亿元。
依据材料,回答:你认为应该如何振兴我国的文化事业?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2分)
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2分)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2分)
④增加文化消费的比重,以消费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2分)
⑤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于其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分)
因此,中华文化在文化交往中既要与其他各国的文化和谐相处,又要吸收、借鉴其他各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自主性,这样中华文化就会在驻新的辉煌。
(2分)
6、材料一: 2005年10月20日下午,南海一中第十一届体育艺术节隆重开幕。
本届体艺节有“流金岁月”大合唱、“成长的历程青春的风采”文艺汇演、“星光从这里升起”班徽设计大赛、田径运动比赛、还有摄影、书画大赛以及特邀嘉宾的表演等一系列体育艺术活动。
为期三天的体艺节活动全面展现了各班学生的体育艺术风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凸现出南海一中校园文化生活的独特韵味,展示了南海一中素质教育的成果。
材料二:然而体育艺术节的另一现象同样令人担忧:比赛过程中,台下观众吃零食、起哄、往前台丢荧光棒的现象仍然存在,随着比赛的激烈,整齐的观众席也随之热闹起来,离位走动的人明显增加,每一场的比赛结束,整洁干净的校园总是留下同学们随手扔下的色彩斑斓的垃圾。
材料三:随着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成为饮料市场的品牌。
走进电影院、打开电视机,外国的电影、电视节目充斥着我们的视野。
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
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
对此,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1)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有人认为,经济先行一步的南海,如果青年学生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将会成为制约南海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之。
(3)针对材料三,从文化创新角度,我们应如何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体育艺术节活动的开展是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
(2分)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修养。
(2分)
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青年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分)
(2)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南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地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青年学生是南海发展的主力军,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会阻碍南海进一步发展,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3分)
②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重视青年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分)(3)①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来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来培育和弘扬伟大的精神。
③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与形式上积极创新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每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