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儿童神话故事大全-神话故事精选

2020儿童神话故事大全-神话故事精选

2020儿童神话故事大全-神话故事精选神话故事以其大胆的想象、神奇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吸引的一大批读者的眼球,深得孩子们的喜欢。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神话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神话故事1禹是一位神仙,他来到人间和阿娇姑娘结了婚,住在山洞里。

有一年洪水泛滥,禹告别新婚的妻子,号召人和天神们团结起来到会稽山集合,商量治理洪水的办法。

禹在去会稽山的路上遇到乡亲,乡亲告诉他阿娇怀孕了。

禹听了很高兴,但是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他只好托乡亲转达他对妻子的问候。

人和神都按时赶到了会稽山。

禹说:“我想应该用疏导的方法,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到大海里去。

”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很好。

于是,禹带领众人动手开凿河道,挖出的泥土用来填平洪水冲成的大坑。

大家不停地工作,修了一条又一条河道。

又是一天,禹带领人们经过自己的家乡。

一位乡亲告诉他阿娇生病了,希望他回家去看看。

禹非常想念妻子,可是他想了想说:“治水是大家的事,不能因为我而耽搁了大家。

”他托乡亲把草药带给阿娇,又和大家一起上路了。

禹去疏导另一条河道时,又经过自己的家乡。

一位乡亲对他说:“阿娇快生孩子了,你快去看看她吧!”禹叹了口气说:“不,我回家一天,就耽误一天治水的工作。

”禹三次路过自已的家门都没有回家,乡亲们听了这件事十分感动,干起活来更加努力。

禹非常想念妻子,阿娇也非常想念禹。

阿娇天天站在山上等禹胜利归来,渐渐地化成了一块岩石。

当禹把洪水完全治理好,回到家乡之后发现妻子已经化成了石头。

禹悲痛万分,伤心哭泣,这时石人进裂,跳出了一个小孩。

为了纪念孩子的母亲,禹为孩子起名为启。

禹被人们拥戴为,称为“大禹王”。

神话故事2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它们分别是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传说这四座山分别是佛教中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的修行地,因此都有悠久的宗教文化渊源,同时它们也是中国着名的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位于中国中部山西省境内,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

五座山峰的顶端平坦宽阔,好象土砌的平台,分别称为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合称“五台”。

五台山是华北的海拔最高点。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

文殊菩萨碰巧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

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

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

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

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

”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

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拿走吧!”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

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

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

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

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

至今,五台山又叫清凉山。

神话故事3郎玉柱是个藏书人家的后代。

他的祖先曾做过太守,为官清廉,得了俸禄不置办家产,而是买了满屋子的书。

到了郎玉柱时,对书更加痴迷。

家里贫困,什么东西都卖光了,只有父亲的藏书,一卷也舍不得丢弃。

父亲在世时,曾经书写《劝学篇》贴在他座位右边,郎玉柱每天朗诵,并用白纱遮盖住,担心字迹磨灭。

郎玉柱读书不是为了谋求出人头地,而是确信书中真有黄金粟米。

他日夜读书,不管严寒酷暑人不间断。

到了二十多岁,也不想娶媳妇,而是希望书卷中有美人自己到来。

看见亲友来了,他也不懂得接待,寒暄几句话后,又高声读书,弄得客人不得不自己离开。

每次提学来考查,总是第一个表扬他,却苦于不能被任用。

一天,郎玉柱正在读书,忽然大风把书卷刮走,郎玉柱急忙追逐,不小心脚陷进泥坑。

坑里有腐烂的草,挖开坑,竟是古人窖藏的粟,腐烂成了粪土。

粟虽然不能吃,但郎玉柱更加相信“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读书更加用功。

一天,郎玉柱登梯子爬上高高的书架,在杂乱的书卷中翻出一个直径一尺的金辇车,非常高兴,以为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验证。

拿出来给人看,原来只是镀金,并不是真正的金子。

郎玉柱暗自埋怨古人骗了自己。

没有多久,有个和他父亲同科考中的人,当了本道观察,很信佛。

有人劝郎玉柱把金辇献给他当佛龛。

观察十分高兴,送给郎玉柱三百两银子,两匹马。

郎玉柱欢喜,以为金屋、车马都得到验证,因此更加刻苦读书。

但这时他已到三十岁了。

有人劝他娶妻,他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为什么担心没有漂亮的妻子呢?”又读了两三年,没有得到应验,人们都嘲笑他。

一天晚上,郎玉柱读《汉书》第八卷,快读到一半时,见书中夹藏着一个纱剪美人。

郎玉柱吃惊地说:“书中颜如玉,大概是用这个来应验吧!”他心中觉得很失望。

仔细一看纱剪美人的眉毛、眼睛就像真的一样,背面隐约有两个字:“织女”。

郎玉柱觉得很奇怪,每天把它放在书上,反复观看欣赏,甚至忘了吃饭睡觉。

一天,郎玉柱正看着,美人忽然弯身起来,坐在书上微笑。

郎玉柱大吃一惊,连忙跪拜在桌下。

起身一看,美人已一尺多高了。

郎玉柱更加惊奇,又向她叩拜。

美人从桌上走下来,亭亭玉立,分明是位绝代美女。

郎玉柱拜问:“请问是什么神?”美人笑着说:“我姓颜名如玉,你了解我很久了。

每天蒙你厚爱,如若不来一趟,恐怕千年后不再有深信古人的人了。

”郎玉柱高兴极了,和美女朝夕相处,每天读书,郎玉柱一定要颜如玉坐在他旁边。

颜如玉劝他不要读了,他不听。

颜如玉说:“你之所以不能富贵,就是因为读书的缘故。

请看看金榜上,像你这样苦读的有几个?你如果不听,我就要走了。

”郎玉柱暂时依她,但一会儿就忘了她的告诫,又吟诵起来。

过了一会儿郎玉柱寻找颜如玉,却不知道她在哪里。

郎玉柱失魂落魄,边诉说边祈祷。

忽然想起她所藏身的地方,拿来《汉书》仔细翻阅,一直翻到原来的地方,果然找到颜如玉。

叫她她不动,伏地哀求,她才走下来说:“你再不听,我一定和你永远断绝关系!”颜如玉让他准备围棋棋盘等玩具,每天和他游戏。

但郎玉柱心思完全不在这里,窥探颜如玉不在时,就偷偷拿书来读。

因为担心被她发现,就暗中把《汉书》第八卷拿出来,夹杂在其他地方来迷惑她。

一天,郎玉柱正读得入神,颜如玉来到时竟没有发觉;一看见她,急忙把书掩起来,但颜如玉一去不复返。

郎玉柱搜遍所有的书,再也找不到。

后来,仍然在《汉书》第八卷中找到她,连页数都不错。

于是他再跪下哀求,发誓不再读书。

颜如玉于是走下来,和他下棋,说:“如果过了三天还下不精,我一定又要离去。

”到了第三天,有一局棋郎玉柱赢了颜如玉两个子。

颜如玉很高兴。

又给他一把琴,限定他五天练熟一支曲子。

郎玉柱集中注意力,用心练琴,没有时间顾及别的事。

后来,他随手弹来都符合节拍。

颜如玉于是每天和他喝酒下棋,他因此快乐得忘了读书。

颜如玉又放他外出,让他交结朋友。

颜如玉对他说:“你可以参加科试了。

”一天晚上,郎玉柱对颜如玉说:“我和你同住了这么久,为什么你不生孩子呢?”过了个月,颜如玉果真生下个男孩,他们雇了一个老妈子抚养他。

一天,颜如玉对郎玉柱说:“我跟你两年了,已生了儿子,可以分别了。

时间久了,恐怕成为你的祸患,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郎玉柱听了以后伏在地上不起来,说:“你难道不顾念那呱呱啼哭的儿子吗?”颜如玉也伤心,很久才说:“你一定要我留下,就应当把书架上的书全部散掉。

”郎玉柱说:“这是你的故乡,也是我的生命,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先前,郎氏亲族中有人窥见过颜如玉,没有人不大吃一惊,因此都来问他。

郎玉柱不会说假活,只是默不作声。

这件事被县令史公听到了。

史公是福建人,青年进士,听说这事儿,想看一下传说中的颜如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美人,就传令拘捕郎玉柱和颜如玉。

颜如玉听到消息就隐身消失了。

县令发怒,拘留郎玉柱,下令革除他的身份,严刑拷打,一定要知道颜如玉的去向。

郎玉柱宁死也不说一句话。

县令又叫人拷打他的丫鬟,丫鬟透露了一点情况,县令认为颜如玉是妖怪,亲自乘车前往郎家。

只见满屋书卷,多得搜寻不尽。

于是放火烧书,庭院中烟气凝结,久久不散。

郎玉柱被释放后,托人说情,才恢复了功名。

这一年秋试中举,第二年考中进士。

他对县令恨入骨髓,为颜如玉设了一个灵位,早晚祈祷说:“你如果有灵,一定要保佑我去福建作官。

”后来他果然以御使身份到福建巡视。

在福建期间,他查访出那个县令的罪行,抄没了他的家。

神话故事4英勇善战的廪君(lǐnjūn)统一了五个部落并成为他们的首领。

(注: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

)从此,这个统一的大部族繁荣昌盛起来了。

但随之一些困难也来了:原有的山洞不够住了,山上的野兽和植物也不够吃了。

于是,廪君决定带领全部族,到更广阔、更富饶的地方去生活。

他们坐上木船,顺着夷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叫盐阳的地方。

廪君命令人们停船上岸,埋锅做饭,一部分人则忙着搭起帐篷,他们准备在这里休息几天,再收集些食物。

盐阳边有一条盐水河,盐水河中有一位聪明而又美丽的女神。

她看到年轻英俊的廪君来到这里,便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想方设法要留住他。

盐水女神对廪君说:“盐阳不仅地方广大,而且还盛产鱼和盐,我希望你永远留在这里,和我一起生活。

”廪君知道女神的用意,他自己心中也非常喜欢这位绰约多姿的女神。

但是,他又觉得这盐阳地方不是十分理想的地方,所以没有答应她的请求。

痴心的盐水女神看到廪君没有留下的意思,便想用爱情把心上人留在这里。

每天夜里,她都悄悄地跑来,为廪君消愁解闷,伴他共度良宵,早晨天刚亮,她就离开廪君,变成小虫,在空中飞舞,时刻不离廪君的左右。

那些山精水怪们,看到盐水女神如此痴情,也都跑来帮她的忙,都变成小飞虫,在空中飞舞。

以致天上的这种小虫子越来越多,把太阳光也给遮住了。

这时,廪君正要带领部族的人们启程,却被这漫天的飞虫给挡住了去路,他们只觉得天昏地暗,竟辨不出东南西北,就这样一直又在盐阳呆了七天七夜。

廪君知道这是盐水女神为留住他故意布下的飞虫阵,便一再劝她不要纠缠了。

可是,盐水女神却既痴情又任性,根本不理廪君的劝告。

于是,廪君从自己头上割下一缕长发,派人给盐水女神送去,并对她说:“这缕青色的发丝是廪君送给你的定情物,表示与你共生共死,请你一定把它带在身上,千万别丢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