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装调试工作规范

安装调试工作规范

编号: 版本号:1.0受控状态:系统和网络维修工作规范编制: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批准: ______________北京蓝波今朝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02月01日系统和网络安装调试工作规范一、安装前期准备工作在准备进行设备物理安装之前,给客户发传真:项目实施计划、环境要求(温度、相对湿度、地板承重能力、设备安装空间等)、电源要求、线路要求。

临出发前找有关人员了解所需安装设备型号、配置(核对用户订单(见合同)与我公司P0);联网方式;准备好应带物品(见后附)。

二、现场安装(如非首次安装,下面1~4 可适当简略)1.场地检查参照场地准备说明书,检查场地条件,湿度、温度、地板承重能力、设备安装空间是否适合。

检查交流电源是否符合设备规范要求。

零地电压和零火极性是否合格;零线和火线的电压应小于地线和火线电压,否则说明零线和地线可能接反,不符合规范。

零线与地线的电压不能超过5V 。

检查广域网线路是否已经到位。

2.开箱验货设备到达用户指定地点后,应与设备帮商代表、货运商、用户一起对设备开箱检查。

(1)检查设备外包装是否有碰撞所致的损伤。

(2)检查设备外包装箱倾斜指示器是否正常,若颜色变红,说明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过严重倾斜。

*上二项若有问题立即与货运商、设备厂商或其他有关人员联系。

(3)开箱检查设备外形是否有损坏,拿出随机资料FBI (配置清单)。

(4)对照随机的FBI 文件检查设备各模块,以确证设备型号正确,各模块齐全,同时对照合同检查设备型号,各模块是否与合同符合,如不符应及时与公司有关人员(销售或项目经理)联系。

(5)记录下机器序号(Serial NO),供以且维护用。

3.加电测试并签署设备验收报告(1)如有整机外的其他附加功能模块,把它安装到机器上(2)完成相关模块或设备的电缆连接(3)对机器进行必要的机械调整(4)通电检查,确认设备通过电力上电测试,并检查设备、系统配置是否与合同符合。

(5)分别对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诊断(系统自检),如出现故障,又不能马上排除,时与应及公司有关人员(销售或项目经理)和设备厂商联系。

(6)检查确认设备脱机环境下正常运行。

(7)与用户确认机器正常并进行设备验收4.安装、调试(1)与用户讨论并确定IP 地址分配方案、VLAN 划分、路由协议、安全策略等。

(2)主机系统安装(3)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安装调试(4)网络配置(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网管系统配置等)(5)网络联调一、检验目的确保公司所采购物资满足施工要求以及最终产品满足顾客要求。

二、检验范围1、25 对以下通信电缆、模块的进货检验;2、施工过程、交付前的产品的检验;3、顾客提供的物资。

三、检验装置电缆、模块采用网络测试仪器(如:OMNIScanner、FULKE 等);光缆采用光纤测试仪器(OMNIFiber 、FULKE )。

四、检验内容(一)环境检查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1、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2、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4、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 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5、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器材检验A 、一般要求如下:1、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型式、规格、数量、质量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3、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样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4、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

B、配套辅材料的检验要求如下: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表面涂覆或镀层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1、管材采用钢管、硬质聚氯乙烯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2、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中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3、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4、铁件的表面处理或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C、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1、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2、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3、电缆外护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示。

4、电缆的电气性能抽验应从本批量电缆中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100m长度,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接插件进行抽样测试,并作测试记录。

5、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光缆时,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测试数据,在必要时,可测试光纤衰减和光纤长度,测试要求如下:1) 衰减测试:宜采用光纤测试仪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如超出标准或与出厂测试数值相差太大,应用光功率计测试,并加以比较,断定是测试误差还是光纤本身衰减过大。

2)长度测试:要求对每根光纤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一致,如果在同一盘光缆中,光纤长度差异较大,则应从另一端进行测试或做通光检查以以判定是否有断纤现象存在。

7、光纤接插软线(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纤接插软线中纤的连接器(活接头)端面应装配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2)每根光纤接插软线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D、接插件的检验要求如下:1、配线模块和信息插座及其他接插件的部件应完整,检查塑料材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保安单元过压、过流保护各项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3、光纤插座的连接器使用型式和数量、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E、配线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F、有关对绞电缆电气性能、机械特性、光缆传输性能及接插件的具体技术指标和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设备安装检验A、机柜、机架安装要求如下:1、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

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3、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时,应按施工图的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B、各类配线部件安装要求如下:1、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2、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C、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安装要求如下: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具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

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2、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或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盒的固定方法按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预置护张螺钉固定等方式。

4、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5、各种插座面板应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D、电缆桥架及线槽安装要求如下:1、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4、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5、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6、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

安装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钢管、线槽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四)缆线的敷设检验A、缆线的敷设缆线一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1、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2、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3、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4、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屏蔽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 屏蔽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 倍;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 倍;4)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 倍。

5、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

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B、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 以上。

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mm。

2、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

垂直线槽布放缆应每间隔1.5m 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3、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 处应固定在桥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

4、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

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5、楼内光缆宜在金属线槽中敷设,在桥架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

(五)缆线终接检验1、对缆线终接的一般要求如下:1.1 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电缆的标号)是否正确;1.2 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1.3 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1.4 缆线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1.5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2、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2.1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 类不应大于13mm。

2.2 对绞线在与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图1 的规定5.系统和网络现场测试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完成以下全部或部分测试工作,详见系统和网络测试规范要求。

(1)硬件及系统安装测试(2)网络安装测试软件安装测试(3)三、提交文档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系统和网络安装完成后应提交以下文档资料:(1)设备验收报告(2)网络系统测试报告(3)网络系统测试验收报告(4)系统和网络安装总结报告(见附表)其中“设备验收报告” 、“网络系统测试报告”和“网络系统测试验收报告”应由客户相关人员签名或盖章,并且一式二份,其中一份给用户,一份交公司存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