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各年级学生及家长的特点

小学各年级学生及家长的特点

小学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
低年级段:
1、入学时间短,充满新鲜感,无论什么活动都感兴趣。

过了这个阶段,贪玩、调皮的天性就显露出来了。

重点要培养上课专心听讲、良好的书写习惯。

2、比较有荣誉感,赏识教育较受欢迎,要不断的奖励机制刺激他们。

3、跟班上同学混熟了,结伴后胆子大了,容易“干坏事”:如打架、恶作剧等。

4、爱告状。

孩子都比较自我,眼里容不下沙子,所以经常向老师告发同学的不是,从而突出自己的优秀。

5、学习能力刚开始培养,在作业时特别需要师长耐心辅导、督促,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

中年级:
1、学习习惯基本形成,学习内容有所深入,仍需要家长的及时辅导,以减轻对作业的恐惧感。

2、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些小逆反,是“狗也嫌”的年龄,喜欢与大人对着干,其实是自尊心形成的时期。

3、班级小团体渐渐形成,交友标准需指导。

4、学习上开始出现分化现象。

高年级:
1、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易发脾气,有小情绪。

2、学习习惯已成定势,学习分化明显。

3、少男少女有心事,涉及方面主要有:个人隐私、对异性的好感、对某位同学的不待见、或对老师的意见。

4、自我保护意识强,渴望被尊重。

小学生家长存在的问题:
1、低年级的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生活,经常通过短信、QQ等让老师多关注自家孩子,吃不得半点亏;
2、找不到合适的家庭教育方法,孩子一旦出现问题,非打即骂。

3、家长年轻化,对孩子不负责任现象增多,以上班忙为借口,放松对孩子的辅导督促,或在陪伴孩子时手机不离手。

4、对孩子保护过度,生活能力培养不及时。

5、父亲不参与孩子教育现象普遍存在。

6、当孩子渐渐沦落为“差生”,家长都会采取放弃,回避老师的主动沟通。

7、不注重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安抚疏导。

8、少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干涉过多,应该在学习方式上给予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