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癌诊断 百度文库

胃癌诊断 百度文库


胃癌微转移的诊断
• 治疗时已经存在但目前常规病理学诊断技 术还不能确定的转移。 • 可通过连续病理切片、免疫组化、RT-PCR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结、骨髓、周 围静脉血及腹腔的微转移灶 • 可帮助医生判断预后、选择术式、确定淋 巴结清扫范围等。
谢谢!
检出率
• 胃镜活检对胃癌的确诊率达80.00%,其中 Borrmann I 型确诊率为100.00%, Borrmann II 型为71.43%,III型为66.67%,IV型检出率较低。
胃癌肉眼形态
• 这些误差主要是与病变活检的准确性有关 肿块型或溃疡型病变, 活检易准确达到病变 部位, 故检出率高。Borrmann lV 型胃癌, 病 变以癌细胞在黏膜下的弥漫浸润为特征, 伴 明显的黏膜肿胀, 活检取材易为阴性, 故胃 镜活检确诊率最低。一般来说, 溃疡性病变 应在溃疡与周围组织交界处多点取材为宜 。溃疡面取材一般为坏死组织, 无法进行病 理诊断, 深取易引起穿孔。
晰壁胃 箭不体 头规小 所则弯 示的侧 )增胃 厚癌 ,病 局人 部轴 呈位 结图 节像 状地 (显 可示 清胃
VE
突同 入一 胃病 腔人 内仿 巨真 大内 的窥 肿镜 块图 (像 箭可 头清 所晰 示地 )显 示
MRI、骨扫描
MRI检查(可选):受设备、扫描技术及检查费用等因素影响, MRI检查目前尚不能作为胃癌患者的常规检查,但对于超声或 CT检查怀疑肝脏转移的患者,MRI有助于明确诊断 骨扫描(可选):有助于骨转移诊断,依据临床需求合理选 择
• 胃镜活检对不同组织类型的恶性肿瘤病变 的检出率也有差异。术前胃镜载膜活检对 腺癌的术前检出率较高, 达88.1%。对印戒 细胞癌及未分化癌检出率较低。
溃疡浸润型
溃疡浸润型
结节型
溃疡限局型
超声胃镜(EUS)
• 超声胃镜(EUS)是在电子胃镜前端, 装上 微型超声探头在胃腔内进行超声检查,既可 通过胃镜直接观察胃肠黏膜, 又可利用超声 探查胃肠壁结构及邻近器官, 因此扩大了胃 镜的诊断功能和范围。
缺点:不能取活检,不如胃镜直观,早期诊断需借助于气 钡双重对比造影
正常造影
正常造影
胃癌表现
溃疡型(龛影): 患者在 X 线片上的 主要表现为在周围 皱襞上有结节型的 增生出现,指压迹 征及环堤征显著, 并且患者的溃疡口 呈不规则形状,还 有少数的患者在环 堤处发生突然中断
肿块型(充盈缺 损): 患者在 X 线片上 主要表现为充盈 缺损,因为在患 者胃粘膜的表面 发生了溃疡,形 成外突向胃腔内 的缺陷,缺陷的 部位的胃壁出现 显著的僵硬
胃癌诊断
• 早期诊断困难 • 胃癌的症状往往不是很典型,这使得诊断有些困难。来自美国国家癌 症研究所的数据表明,年龄在60-84岁的男性患者,如果有上腹部疼 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高度考虑胃癌。胃癌的患者很少有恶心、吞咽 困难(近端和胃食管交界性肿瘤)和黑便等症状,教科书中的 Virchow淋巴结和Sister Mary Joseph’s结节在初诊时很少见到。如果 患者有以下症状,注意可能是胃癌: • 新发的消化不良(>55岁患者); • 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 体重减轻; • 消化道出血; • 进行性吞咽困难; • 吞咽疼痛; • 持续性呕吐; • 上腹部肿块或淋巴结肿大; • 如果患者年龄大于55岁,且有上述症状的应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研究显示,常规超声对胃部病变的显示率仅 为17.6%, 而OUCA(口服超声造影剂)检查可将胃部病变显示率 提高 到95.6%
多层螺旋CT
MSCT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 床,有助于观察胃部肿瘤对 胃壁的浸润深度、与周围脏 器的关系、有无淋巴结转移 和远处转移(如肝脏、卵巢、 腹膜、网膜等)。对于胃部 肿瘤较大者,建议行腹部、 盆腔CT检查,以了解盆腔有 无转移,特别是对于女性患 者,观察有无卵巢转移。对 于无CT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原则上均应行增强CT扫描, 有助于检出微小转移灶 有文献报道,MSCT 结合 MPR 技术后对胃癌的检出率 为 96. 7 % , 其中对早期胃癌 的检出率为66.7% , 进展期 胃癌的检出率可达100% MSCT示 胃腔内肿 块
特点
• 胃镜检查特别适用于:①怀疑胃部良性或恶性肿 瘤者;②短期内动态观察胃的溃疡性病变,以鉴 别良性或恶性;③锁骨区淋巴结转移癌找原发灶。 胃镜能够直接观察胃粘膜变化,通过胃镜对病变 组织进行活检,镜下应估计癌的大小,小于1cm 者称小胃癌,小于0.5cm者称微小胃癌。检查中 利用刚果红、亚甲蓝等染色可提高胃癌的早期发 现。而且对胃的癌前病变如胃息肉、胃溃疡、慢 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肠上皮中重度化生或不 典型增生者活检确诊后予以积极治疗,确保了胃 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EUS显示离体标本胃壁的五层结构
EUS于胃体腔纵向切面显示一低回声病变侵犯黏膜及黏膜下 层,尚未侵犯固有肌层
X线钡餐检查
可作为胃癌诊断首选,文献显示检出率可达96%
优点:常规检查,有助于观察肿瘤在胃腔内浸润范围、肿 块部位及胃腔狭窄程度、有无幽门梗阻等,并可通过观察 胃粘膜的形态、胃壁的柔软程度等,有助于与胃炎性病变、 胃壁在性病变及胃淋巴瘤等相鉴别
弥漫性浸润: 患者在 X 线片上的 主要表现为胃的腔 隙变窄,胃壁发生 局限性的僵硬,胃 粘膜在病变处会出 现增粗甚至消失, 胃壁上表现出双重 的阴影,从而可以 看出胃壁僵硬的部 分与正常的胃壁重 叠在一起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简单易行、价格便宜,可作为胃癌患者的常规 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盆腔重要器官及淋巴结有无转移, 也可用于锁骨上、颈部淋巴结检查。对于有条件的医院 还可开展超声导引下行肝脏、淋巴结穿刺活检,有利于 肿瘤诊断及分期
• 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仍是目前诊断胃癌的主 要方法。此外螺旋CT,腹部超声,MRI等 影像学检查以及外周血CEA,CA-199等对于 诊断胃癌亦有重要意义。
胃镜
• 临床上所使用的内镜主要有纤维内镜、电 子内镜、超声内镜三种。胃癌的内镜及超 声内镜特征对于胃癌内镜下主要观察病变 的基本形态:隆起、糜烂、凹陷或溃疡; 表面色泽加深或变浅;粘膜面粗糙不光滑; 有蒂或亚蒂;污苔附丽与否;病变边界是 否清楚及周围粘膜皱襞性状态情况。和正 常粘膜对比的方法来区分辨别病灶。
• 超声胃镜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浸润深度及 附近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借此确定胃癌的临床分期, 较体表超声和CT 更具优越性。此外, 对黏膜下肿瘤具有重要 诊断意义。据统计其对粘膜下病变的浸润 深度判断准确率显示,EUS下胃壁图像与组织学5层结构相对应分别为: 第一层高回声结构和紧邻肠腔的第二层低回声分别对应于黏膜层及黏膜肌层,此低回声结 构的厚度差异变化很大,在胃壁比食管壁更清晰;第三层对应于黏膜下层;第四层低回声结构 对应于固有肌层;第五层对应于浆膜层及浆膜外层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