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半期联考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使用(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3分)阅读经典,咀嚼经典,那些从容流淌的文字中,却常常涌动着令我们感动的爱的激流:阿长辛苦买来的粗zhuó( )的《山海经》中蕴含着的浓浓关爱;父亲蹒跚..()的背影中流淌着的舔犊之情;老王在生命尽头的微薄的回馈.()所牵动的一个善良文人的kuì zuò ( );一肩担尽古今愁的老信客以大半辈子的穷愁潦倒演绎出的无悔的忠诚……常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细小的爱与关怀,我们才能更好的品味生活!(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1分)粗zhuó( ) kuìzuò(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1分)回馈.()蹒跚..()(3)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1分)穷愁潦倒:2.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高可.二黍许(大约)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B、佛印绝类.弥勒(像)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人)C、选贤与.能(通“举”)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D、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其两膝相比.者(靠近)3.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
(2分)网络谣言,不但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杜会秩序。
(1)事实表明,网络语言的泛滥和滋生,会扰乱很多人成为受害者。
(2)展开“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我选句,修改后的句子:。
4.默写。
(8分)(1)少壮不努力, _______ ________。
《长歌行》(2)?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的诗沉郁顿挫,壮怀激烈,读他的诗,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颗赤子之心的丰富情怀:《望岳》中,诗人在结尾处抒发着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远大理想抱负的诗句是“,”;《春望》中,杜甫担忧国家烽火连天,渴盼家人音讯,有着忧国思亲情怀的诗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名著阅读。
(6分)(1)阅读《朝花夕拾》,任选两处作答。
(2分)《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2)《骆驼祥子》是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
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
(4分)第一次,他用辛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
6.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25日上午10时许于辽宁大连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向着实现蓝水海军的梦想迈出重要一步。
首艘航母入列服役,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10个现役航空母舰拥有国,也是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航空母舰被世界公认为蓝水海军的主要标志之一。
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出席了交接入列仪式。
当日的大连港阳光和煦、波平浪静。
“辽宁舰”悬挂满旗,官兵精神抖擞,分区列队。
10时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改造于购自乌克兰的远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平台。
根据已知资料显示,“瓦良格”号为常规动力,设计标准排水量约5.7万吨,满载排水量6.7万吨,可搭载各类舰载机约50架。
入列服役前,首艘航母以“平台”名义实行了为期13个月、共10次海试,最长一次达25天。
中国军方分析人士表示,首艘航母的正式服役不会改变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仍将继续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中国首艘航母服役,对于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水平,促动世界和平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请用简洁的话语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20个字。
(2分)(2)中国建设和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的梦想已续百年之久,它最早中断于117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战败。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多次遭受军事超级大国航母战斗群的威胁、恐吓、讹诈,所以,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海军建设。
作为祖国明天的希望,请简要谈一谈你对我国首艘航母服役的感受或想法。
(2分)二、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小题。
(共12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7.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每句用“∕”画一处)(1分)(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无丝竹之乱耳8.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往来无白丁..④无案牍之劳.形9.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0.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世外桃源”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8分)在柏林[美]奥莱尔①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喀嚓喀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②“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③“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
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1.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揭示了当时德国人民怎样的境况?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3分)12.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2分)13.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2分)一个走运的人秦文君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
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
”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仅仅看看。
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
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
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
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
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
”我说,“那才舒服。
”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
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
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
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
“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
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
”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因为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
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
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14. 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
请概括其中两件事。
(2分)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15. 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