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小说阅读复习石桥中学张奇幻灯片2小说知识储备一、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二、关于小说知识:1、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主要要素)、故事情节、环境。
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3、人物塑造:4、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自然环境(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场景。
)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幻灯片3小说的考点考点一、概括主题内容考点二、把握故事情节(资料·1—摘录法、拼接法)考点三、注意环境描写(资料·3)考点四、分析人物性格考点五、小说标题考点六、分析写作手法(资料·6)考点七、品析语言(资料·4、5)考点八、开放性试题(资料·9)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见资料)淘花/百度专用1 幻灯片4考点一、概括主题内容典型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旨。
解题方法记叙了谁(指人、单位、集体或事物)+ 做了什么事(发生什么情况)注意点:“谁”通常指主要人物即小说主人公,因此,读小说要分清文章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
解答:《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记述菲利浦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变化,揭露和讽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幻灯片5考点二、把握故事情节中考考查小说故事情节大致有以下三个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者问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2.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3.情节各部分的作用幻灯片6●面对这种试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①对事件的完整叙述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②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幻灯片7请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结局,把《变色龙》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 1—5段),故事的开端:警官奥楚蔑洛夫碰上一桩狗咬人的“案件”。
第二部分(6—27段),故事的发展与高潮: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28—29段),故事的结局:警官奥楚蔑夫“判案”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遭到嘲笑和恐吓。
幻灯片8故事情节的梳理:●请快速阅读全文,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将下列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我的叔叔于勒》:→→→躲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故乡》:归故乡(1--5)在故乡(6--77)别故乡(78—88)幻灯片9情节各部分的作用:●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幻灯片10●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幻灯片11●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幻灯片12●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幻灯片13●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幻灯片141、《故乡》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描写了故乡衰败荒凉的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2、《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并分别说说有什么作用?开始,一家人刚踏上去哲尔赛的轮船时“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
结尾:“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希望已经破灭,全部化为了泡影。
幻灯片15把握分析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1、抓肖像2、抓语言3、抓动作4、抓心理5、抓情节6、抓关系淘花/百度专用1 幻灯片16①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年轻时,是个浪荡子。
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
终于,他被送到美洲。
后来,据说他做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浦夫妇去信说,打算回家跟哥哥住,于是,他成了哥哥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后来倒闭又沦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不顾。
解题方法链接人物性格:①根据人物身份,职业分类理解(比如:农民、勤劳、朴实、善良、憨厚等—)。
②根据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分析×××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性格+情趣+思想品质+身份(职业、职务)幻灯片172、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变化中可以看出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菲利普夫妇自私贪婪、虚荣冷酷无情。
解题方法链接作品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言谈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他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眼也跟寻常不一样”,神态描写,写出他遭到突如其来打击时的内心恐惧与不安。
“别让这个贼又回来吃咱们!”语言描写直接道出人物的自私与冷酷。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语言描写把急盼于勒归来的心情跃然纸上。
“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虚荣、爱面子还节省开支。
幻灯片18分析人物形象: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基本套路:人物定性(身份)+做了哪些事+性格特征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他做了哪些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淘花/百度专用1幻灯片19考点五、小说标题1.题型:拟标题——资料·10(2)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2.解题思路:⑴通过联系、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来理解标题含义。
⑵常见作用:①设置了悬念,渲染气氛。
②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④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⑤象征某种精神品质。
幻灯片20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变色龙”是一种具有什么特点的动物,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何作用?变色龙,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改变而改变。
作者把小说中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比作变色龙,表明他是一个狡猾善变、反复无常的人。
标题“变色龙”运用的手法,来讽刺一种的人,不仅具有意味,而且形象、醒目,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喻狡猾善变反复无常讽刺幻灯片21文中写闰土是前后对比的方法,文章从哪几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文章描写闰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照:(1)外貌对照。
(2)动作、对话对照。
(3)闰土对“我”、对生活态度的前后对照。
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不同的形象,揭示了闰土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制度下,早上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即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解题方法链接常见的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铺垫、伏笔照应、象征、夸张等。
对比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人物性格。
类似的还有《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
答题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
幻灯片22本文在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及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运用了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的手法。
作用:(1)增强讽刺效果。
(2)来揭露人物的矛盾及性格特征。
(3)通过对比更加突出文章主旨。
幻灯片23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2.粗读全文,细读题目涉及的段落。
3.仔细审题,思路清晰。
4.答题力求做到准确、简洁、全面。
5.忠实于原文,尽量到原文找答案,或摘录关键词句重新组合。
6.采用“看分答题”的方法。
7.认真书写,卷面整洁。
8.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