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管理1实训班试验手册2010年8月第1章:linux系统管理基础(一)试验案例一、linux系统安装1、确认E盘有3GB左右的空间,创建名为rhel5的文件夹,以保存虚拟机文件。
2、新建虚拟机,选中I will install operating system later,虚拟机名称输入rhel5,安装路径更改为E:\rhel5,硬盘大小使用20GB,内存使用512MB。
3、放入rhel-5.2-server-i386-dvd.iso镜像文件,然后启动虚拟机,进入linux安装界面,按Enter键开始安装。
1)CD Foun d→Skip;2)安装语言,选择“简体中文”→下一步;3)设置键盘类型,选择“美国英语式”→下一步;4)输入产品安装序列号,选择“跳过输入安装号码”→确定;5)出现初始化硬盘的警告消息,选择“是”;6)设置磁盘分区,选择“建立自定义的分区结构”→下一步,新建/boot分区为100MB,/分区为5000MB,swap分区为1024MB,/home分区,分配剩余的空间。
7)设置GRUB启动菜单,使用默认设置;8)设置网络参数,取消引导时激活这一栏的“√”,手工设置主机名为,选择“继续”;9)设置使用的时区,选择“亚洲/上海”;10)设置管理员口令为“123456”;11)选择需要安装的软件包。
选中“软件开发”、“网络服务器”复选框,选择“现在定制”,添加DNS名称服务器、FTP服务器、MySQL数据库、万维网服务器、邮件服务器、DHCP服务器、系统工具等软件包。
12)确认配置,完成安装。
4、初始化RHEL5系统。
重启系统进入安装好的RHEL5操作系统。
1)用户许可协议,选择“是,我同意这个许可协议”;2)网络防火墙配置,选择“禁用”;3)SELinux配置,选择“禁用”;4)Kdump功能,使用默认的“不启用”设置;5)系统日期和时间设置,使用默认值;6)设置软件更新,选择“跳过”;7)添加系统用户帐号,添加一个普通用户st01,密码为123456(也可以跳过不创建);8)声卡测试9)完成初始化配置,重启系统。
5、使用root用户登录系统。
shutdown -r now 重启系统,使用st01登录。
6、Alt+F2切换到第2各终端,使用root登录。
试验案例二:文件和目录管理一、练习tar命令的使用1、将整个/etc目录归档压缩为包文件etc.tar.gztar zcvf etc.tar.gz /etcls 可以看到压缩文件etc.tar.gz2、查看etc.tar.gz文件中包含的目录及文件列表tar ztvf etc.tar.gz3、将etc.tar.gz文件解压并释放到/tmp目录下,确认后使用rm命令删除/tmp/etc目录。
tar zxvf etc.tar.gz -C /tmpls -ld /tmp/etcrm -rf /tmp/etc二、练习命令帮助信息的获取1、使用man、info、--help选项查看find命令的帮助信息,比较它们的异同。
1)man find2)info find3)find --help2、使用man工具查看man本身的手册页信息,并保存为man.txt文本文件。
man man | col -b > man.txtls 可以看到man.txt的文件3、使用man工具查看wget下载工具、date日期显示工具的手册页信息,并使用date命令输出“2010-12-31 10:30”格式是时间信息。
man wgetman datedate +“%Y-%m-%d %H:%M”4、查看系统目录/sbin、/bin、/usr/bin、/usr/sbin中有哪些命令和程序。
ls /sbinls /binls /usr/binls /usr/sbin三、基本命令练习1、目录操作命令:pwd、cd、ls、mkdir、dupwd 显示当前目录为/rootcd /boot/grub 切换到/boot/grub目录pwd 显示目录为/boot/grubcd ~ 切换到宿主目录pwd 显示当前目录为/rootcd .. 切换到上级目录pwd 显示当前目录为根目录cd - 切换到刚才的目录pwd 显示当前目录为/rootls 查看宿主目录下的内容ls -ld 显示当前目录的属性,而不显示目录下的内容ls -lh /boot/vmlinuz-2.6.18-92.el5 以长格式、易读的方式显示文件/boot/vmlinuz-2.6.18-92.el5的详细信息ls -l install.log /etc/hosts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install.log文件和/etc目录下的hosts文件的信息ls -a 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包括隐藏文件mkdir abc 在当前目录下产生一个abc的目录mkdir -p /a/b/c 递归产生目录ls -R /a 递归显示/a目录中的内容du -sh /var/log 统计/var/log目录所占空间的总大小。
2、文件操作命令:touch、file、cp、rm、mv、which、find、ln1)touch 新建空文件touch file1.txt file2.docls -l file*2)file 查看文件类型file /bin/lsfile /etc/init.d/networkfile /etc/resolv.conf3)cp 复制文件或目录cp /bin/touch ./mytouch 将/bin/touch命令程序复制到当前目录下,并命名为mytouch cp /etc/inittab /etc/inittab.bak 将文件/etc/inittab复制一份,保存在/etc目录下,文件名添加“.bak”的后缀cp -r /boot/grub /etc/httpd/conf ./ 将目录/boot/grub、/etc/httpd/conf复制到当前目录4)rm 删除文件或目录rm -rf ./conf 删除刚才复制到当前目录中的conf目录,不提示用户确认rm file1.txt file2.doc 删除当前目录下的file1.txt 和file2.doc文件,提示输入y确认5)mv 移动文件或目录mv mytouch tfile.exe 将当前目录中的mytouch文件更名为tfile.exels mytouch tfile.exemv grub abc 将当前目录中的grub目录移动到abc目录中ls abc/6)which 查找命令文件所在位置which ls 查找ls命令文件所在的位置which cd 查找cd命令文件所在的位置,因cd为内部命令,所以找不到文件7)find 查找文件或目录find /etc -name “resol*.conf”---在/etc目录中递归查找以“resol”开头、以“.conf”结尾的文件find /boot -type d ---在/boot目录中查找所有的目录find /home -user st01---在/home目录中查找属于st01用户的文件或目录(注意首先使用命令useradd st01创建st01用户,该命令将在第4章讲解)find /boot -size +1024k -a -name “vmlinuz*”---在/boot目录中查找超过1024KB而且文件名以“vmlinuz”开头的文件。
find /boot -size +1024k -o -name “vmlinuz*”---在/boot目录中查找超过1024KB或者文件名以“vmlinuz”开头的文件。
8)ln 为文件或目录建立链接ln -s /etc/httpd/conf/httpd.conf /etcls -lh /etc/httpd.conf---为文件/etc/httpd/conf/httpd.conf创建符号链接文件,并保存到/etc目录中ln /usr/sbin/systm-config-network /sbin/mynetconfigls -lh /sbin/mynetconfig---为网卡脚本文件/usr/sbin/systm-config-network建立名为/sbin/mynetconfig的硬链接文件3、文件内容操作命令:cat、more、less、head、tail、wc、grep1)cat 查看文件内容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查看网卡配置文件cat /proc/version ---查看内核版本信息cat /proc/cpuinfo ---查看主机的CPU信息2)more和less 分页查看文件内容(使用q退出)more /etc/httpd/conf/httpd.conf ---分屏查看apache服务器的配置文件ls -lh /etc/*.conf | more ---分屏查看“ls -lh /etc/*.conf”命令输出的结果3)head和tail 查看文件开头或末尾部分的内容head -3 /etc/passwd ---查看用户配置文件/etc/passwd的开头三行内容tail -3 /etc/shadow ---查看口令配置文件/etc/shadow的最后三行tail -f /var/log/messages ---查看系统公共日志文件最后10行,并跟踪文件的更新内容(按Ctrl+C键终止)4)wc命令统计文件的单词数量cat /etc/yp.conf ---查看文件/etc/yp.conf的内容wc /etc/yp.conf ---统计/etc/yp.conf文件中的行数、单词数、字节数wc -l /etc/passwd ---统计当前系统中的用户数量(即/etc/passwd中的行数)ls -l /etc/*.conf | wc -l ---统计/etc目录中“.conf”配置文件的个数5)grep命令检索、过滤文件内容grep “ftp”/etc/passwd ---在/etc/passwd文件中查找包含“ftp”字符串的行grep -v “^#”/etc/vsftpd/vsftpd.conf | grep -v “^$”---查看/etc/vsftpd/vsftpd.conf 文件中除了以“#”开头的行和空行以外的内容lspci | grep -i “Ethernet”---查看主机的PCI设备,并过滤出其中以太网卡设备的信息4、归档及压缩命令:gzip、bzip2、tar1)gzip命令ls -lh install.log ---可以看到install.log文件的大小为41Kgzip -9 install.log ---将当前目录下的install.log文件进行压缩ls -lh install.log.gz ---可以看到压缩后的install.log.gz文件的大小为9.8Kgzip -d install.log.gz ---将压缩文件install.log.gz进行解压2)bzip2命令ls -lh install.log ---可以看到install.log文件的大小为41Kbzip2 -9 install.log ---将当前目录下的install.log文件进行压缩ls -lh install.log.bz2 ---可以看到压缩后的install.log.bz2文件的大小为8.1Kgzip -d install.log.bz2 ---将压缩文件install.log.bz2进行解压3)tar命令tar zcf sysfile.tar.gz /etc /boot ---将/etc和/boot目录备份为sysfile.tar.gz包文件tar jcvf usershome.tar.bz2 /home /etc/passwd /etc/shadow ---将/home目录及/etc/passwd、/etc/shadow文件备份为usershome.tar.bz2包文件ls ---可以看到当前目录下有两个红色的压缩备份文件sysfile.tar.gz和usershome.tar.bz2 tar zxf sysfile.tar.gz ---将sysfile.tar.gz包文件解压并释放到当前目录中ls -ld etc boot ---可以看到当前目录下有两个目录etc和boottar jxf usershome.tar.bz2 -C / ---将usershome.tar.bz2包文件释放到根目录中(将覆盖现有文件)试验案例三:vi编辑器的使用1、用vi编辑器打开前面创建的man.txt文件(如没有,使用命令man man | col -b > man.txt创建);2、练习在命令模式、输入模式、末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3、切换到末行模式,并输入“:set nu”显示文件行号;4、将第6行的内容复制到第2行,并删除第2行后的3个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