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增殖学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增殖学案

细胞增殖2
一、学习目标:通过坐标图分析能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等的数量变化规律。

二、问题探讨:
情景一、下图是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Bb个体(2N=4)内,某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 数量变化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该
动物
何部位才能发生图示的分裂活动?
2、曲线A、A1变化的原因是什么?B、B1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3、图中涉及染色体数量发生变化的对应区段有哪些?这些区段内染色体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在图中画出整个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
5、不考虑变异,f区段起点所对应细胞的基因型是什么?如果一个细胞进行了图中f—n的分裂活动,n区段结束点对应细胞内的基因型可能是什么?
6、不考虑变异,该个体能产生几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情景二、下列为细胞分裂图像请将分裂图与曲线建立联系:
甲乙丙
1、甲、乙、丙所示细胞图像分别对应上图曲线中的哪个区段?
2、将上述细胞分裂图对应到下列坐标图中相应区域。

图3中是染色单体、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
a、b、c各代表什么?
情景三、对下列两个坐标图建立联系: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1G 期、S 期和2G 期)和分裂期(M 期) 。

三、例题分析:图1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 的含量变化曲线。

请回答:
(1)图1细胞所属的器官是 ,理由是 。

(2)图1中细胞①~③按所处时期排序,应该是 ,细胞①的名称是 。

细胞①~③中含1个染色体组的是 。

(3)若细胞③正常分裂,产生的子
细胞基因组成可能
为 。

(4)图2中处于AB 段的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图1中的细胞处于图2曲线BC 段的有 (填标号)。

四、巩固练习;
( )1.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右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b可表示染色体的复制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 )2.下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B.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
C.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 )2.下面是某同学根据观察小白鼠睾丸组织切片绘出的直方图,其中能表示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量关系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 )多选4. 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A.图
A过程
一定发生在雌性动物的卵巢中
B.图C所示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C.图B所示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图C所示细胞的2倍
D.图B、图C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分别对应图A中的过程Ⅰ和过程Ⅲ
5、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示图
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细胞中,“能量通货”ATP产生的场所有。

肺炎球菌细胞的结构与图1细胞相比,在细胞核方面应没有核仁、染色质及,在其细胞质中应只有一种细胞器。

(以上均填标号)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细胞的名称是。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细胞所处的时期。

(3)若图1示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4)图3中a~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Ⅲ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

八、反思分析
此处的《细胞增殖》主要包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设计分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是有丝分裂与
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细胞图像分析,第二课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DNA与染色体数量变化等的坐标图分析,第三课时主要是实验。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教师尝试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坐标图分析来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等的数量变化规律。

先以学生熟悉的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开始,分析变化原因、对应细胞的基因型、相关区段对应的细胞分裂图像,再换成柱状图,引导学生将其上相关结构与各时期的细胞图像一一对应,然后进行一个难度提升,将柱状图与曲线图结合分析,最后以例题运用前面归纳的解题技巧,并巩固相关知识。

本节课有得也有失,现总结如下:
1、本节课教师在课前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心准备,不光要熟知考点,还要有的放矢地针对教学目标选题、编题,工作量大。

课堂教学中能按照预定的教学设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2、层层深入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拓展了学生运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积极活跃并增强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事物进行宏观把握的能力。

3、整节课学生边做练习题边思考、边总结,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不知不觉完成了相关的所有知识的复习、升华,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和解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复习课上以学生为课堂探索者,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深化和内化知识为目的,改变了过去学生跳进题海的粗放式的复习,走了一条集约化的道路。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精炼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进展的速度,有待提高。

5、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教学进度和公开课的成功率,有几次提问是让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回答的,其实应更注重对临界生的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