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
A.乡村幼儿园B.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C.北平香山幼稚园D.蒙养院答案与解析:选B。
1903年,我国在湖北武昌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1904 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它是为了满足民众变革的要求以维护封建统治,由清政府创办的。
因此,答案为B。
2.幼儿教育是对()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岁B.1~6岁C.3~7岁D.3~6岁答案与解析:选3~6岁属于幼儿阶段,对这一阶段实施的教育为幼儿教育。
因此,答案为D。
3.()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A.福禄培尔B.卢梭C.蒙台梭利D.洛克答案与解析:选A。
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为此,他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因此答案为A。
4.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黄炎培B.蔡元培C.陶行知D.梁漱溟答案与解析:选C。
陶行知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等。
因此,答案为C。
5.“幼儿园”一词是()诞生的。
A.1837年B.1840年C.1842年D.1903年答案与解析:选B。
福禄培尔于1840年将其创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从此出现了“幼儿园”这一词。
因此,正确答案为B。
6.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
A.1915年B.1923年C.1934年D.1936年答案与解析:选B。
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因此,答案为B。
7.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
A.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后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答案与解析:选A。
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之后,幼儿教育开始任用专门的幼儿教师,使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
因此,答案为A。
8.我国当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A.主动性B.活动C.兴趣D.创造力答案与解析:选D。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他认为教育要启发儿童、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只有放开让儿童进行创造,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
因此,答案为D。
9.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C.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答案与解析:选C。
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
幼儿教育也必须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其中心任务。
因此,答案为C。
10.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及()。
A.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B.幼儿园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条件C.幼儿园为小学教育提供基础D.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照看答案与解析:选A。
我国幼儿园是学制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福利性,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
所以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
因此,答案为A。
11.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答案与解析:选A。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因此,答案为A。
12.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创造力答案与解析:选C。
智力的核心是进行思维,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培养中,思维力的培养就成为其核心。
因此,答案为C。
1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B.智育C.德育D.美育答案与解析:选B。
幼儿智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幼儿的智力、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答案为B。
14.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幼儿的特长B.幼儿的智力C.幼儿的社会性D.幼儿的能力答案与解析:选C。
幼儿德育的目标主要是萌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等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勇敢、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发展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因此,答案为C。
15.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答案与解析:选D。
对幼儿进行美育,不是为了让其进行专业性的学习,而是要培养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因此,答案为D。
16.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学校教育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C.家长的教导D.社会的帮助答案与解析:选B。
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幼儿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幼儿个体的亲身参与,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其社会发展。
因此,答案为B。
17.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A.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B.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C.幼儿的潜力D.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答案与解析:选D。
对幼儿进行教育,必须考虑其身心发展规律,从其建立身心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同时还要明确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建立现实与可能之间的桥梁,将可能转化为现实。
所以,幼儿全面发展教育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为前提。
因此,答案为D。
18.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入手。
A.情感B.意志C.行为D.认识答案与解析:选A。
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其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求幼儿德育目标从情感入手。
因此,答案为A。
19.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是()。
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答案与解析:选C。
保教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保教结合是我国特定时间保存下来的教育原则。
因此,答案为C。
20.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A.综合教育B.启蒙教育C.独立性教育D.适宜性教育答案与解析:选B学前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
因此,答案为B。
21.()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A.热爱幼儿B.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C.品德良好D.身体健康答案与解析:选B。
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因此,答案为B。
22.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
A.确保幼儿安全B.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C.促进幼儿智力发展D.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答案与解析: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促进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因此,答案为D。
23.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注意倾听B.言语专业化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答案与解析:选B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等非语言的沟通,表达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还可以通过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用准确的言语沟通,平等地与幼儿交流。
教师不能使用专业化的言语与幼儿沟通,因为幼儿对专业化的语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或者根本理解不了。
因此,答案为B。
24.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方式是()。
A.直接“教”的方式B.间接“教”的方式C.灌输的方式D.“填鸭式”教育答案与解析:选A。
直接“教”的方式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而间接“教”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终结,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的达到教育目的。
因此,答案为A。
25.人本位的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C.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D.儿童是国家的财富答案与解析:选C。
承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是现代儿童观即人本位儿童观的基本观点。
因此,答案为C。
26.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
A.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B.教师的“教”C.幼儿的“学”D.直接的“教”和间接的“教”答案与解析:选A。
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因此,答案为A。
27.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
A.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能力B.幼儿与家长的沟通能力C.教师与上级领导的沟通能力D.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答案与解析:选D。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其中,幼儿之间的沟通受到他们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的制约,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帮助。
因此,答案为D。
28.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来看。
A.教学活动中B.幼儿园小范围C.课堂小范围D.学校答案与解析:选B。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等。
这种观点使我们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幼儿园小范围来看待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因此,答案为B。
29.活动性原则源自于()的“做中学”。
A.皮亚杰B.夸美纽斯C.福禄培尔D.杜威答案与解析:选D。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强调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强调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现代教育中的活动性原则就源自他的这一思想。
因此,答案为D。
30.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惟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答案与解析:选A。
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题中所述割裂了各活动之间的联系,没有发挥其整体教育功能。
因此,答案为A。
31.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两大类。
A.社会环境B.精神环境C.城市环境D.局部环境答案与解析: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