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艺术生作业:第一部分 板块三 第12讲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文明——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20届高考艺术生作业:第一部分 板块三 第12讲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文明——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第一部分板块三第12讲(时间:3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金丽衢十二校联考)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战。

这一现象()①摆脱经济危机的尝试②扰乱了世界经济秩序③加剧世界性经济危机④自由放任政策的放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A[本题考查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根据材料“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提高关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政府采取提高关税等措施尝试摆脱危机,但这些措施进一步破坏了世界经济秩序,加剧了经济危机,故①②③正确;胡佛政府仍然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故④错误,故选A项。

]2.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

”为此颁布的法律是()A.《紧急银行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农业调整法》D.《联邦紧急救济法》解析:B[根据材料“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可知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故选B项;《紧急银行法》为金融领域,排除A项;《农业调整法》为农业领域,排除C项;《联邦紧急救济法》为社会保障措施,排除D项。

]3.(2020·潍坊模拟,8)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社会传播着这样的信息:我们先辈们奋斗夺来的政治自由被经济上的无保障和工业暴政变得毫无意义了。

如果政府不能通过私有产业为我们提供生计,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

(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政府管辖之下的人所拥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为此罗斯福政府()A.摒弃了市场经济B.开展了“蓝鹰运动”C.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D.实施了“计划经济”解析:C[根据“(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政府管辖之下的人所拥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可知新政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即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不是在工业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故选C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故A、D两项说法错误。

]4.1935年5月27日被罗斯福等人称为“黑色星期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

到了年底,报纸将“最高法院下达判决,怒怼新政”选为1935年的年度新闻。

这反映了()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受到挑战B.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C.新政危害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解析:D[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制于国内政治制度,新政之路艰难曲折,故D项正确。

] 5.诗人艾伦金斯堡说,鲍勃迪伦是最棒的诗人。

“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我哭了出来。

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

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憾动人心。

”下列作品与鲍勃迪伦作品属于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A.《安娜·卡列尼娜》B.《等待戈多》C.《巴黎圣母院》D.《母亲》解析:B[鲍勃迪伦作品内容包含夸张的描写,符合现代主义流派的特点。

A项属于现实主义流派作品,故A项错误;B项属于现代主义流派作品,故B项正确;C项属于浪漫主义流派作品,故C项错误;D项属于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 6.近年来,美国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等电脑动画电影给中国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的非凡效果。

以下有关信息技术和电影艺术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影艺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都诞生于美国B.电脑动画发展证明,人工智能可部分取代人类的创作劳动C.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影片擅长以幽默的语言打动观众D.电影艺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互联网技术解析:B[本题考查20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和现代信息技术。

结合所学知识,电影艺术诞生于法国,故A项错误;卓别林的影片还处在“默片时代”,故C项错误;互联网技术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成果,故D项错误;电脑动画的出现也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可部分取代人类的创作劳动,故B项正确。

]7.(2020·漯河模拟,28) 奥地利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

”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帝国的专制制度B.列宁领导的革命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C.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D.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一战,符合人民意愿解析:B[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排除A项,B项正确;C、D两项内容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苏俄政权建立之后的事情,排除。

]8.(2020·石景山区一模)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尝试中,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我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曾遭遇了重大挫折,其根本原因在于()A.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B.急于提前进入共产主义C.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D.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析: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生产关系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都是失败的,故D项正确;两者都没有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故A项排除;B项是指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C项是指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

]9.(2019·哈尔滨一调,21)考茨基认为,俄国革命只有在同西欧革命同时发生的情况下,才可能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如果要把十月革命说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只能是一个注定要夭折的“早产儿”。

考茨基意在说明俄国十月革命()A.必然以失败告终B.违背马克思主义C.不具备客观前提D.具有革命首创性解析:C[材料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必须和西欧革命同时发生,才具有胜利的可能性,显然说明俄国十月革命不具备客观前提,故C项正确;材料中前提是西欧革命同时发生,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于马克思主义违背,故B项错误;首创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10.(2019·德州期中,20)1917年夏秋,布尔什维克针对工人、卫戍部队以及前线战士进行宣传,要求和平、土地、面包以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这使得大批新成员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个又一个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

这反映出当时布尔什维克() A.基本上掌握了临时政府权力B.坚持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C.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D.推动了革命形势向前发展解析:D[掌握临时政府权力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布尔什维克,故排除A项;布尔什维克在七月事件以后放弃了和平夺取政权的方式,故排除B项;根据题意可知,当时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成功,也就没有确立起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故排除C项;根据“大批新成员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个又一个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可知当时布尔什维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D项。

]11.(2019·江苏省百校大联考,19)从1920年到1926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签订135个合同,并和美、英、日等国签订过为期20年或30年的金矿、锰矿、石油开发协定。

这些外资项目都是有选择、有条件、受限制和受法律监督的,到一定年限,苏联可以无偿地把租让企业收归国有。

这表明当时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A.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色彩B.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C.体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严重脱离苏联的社会实际解析:A[从材料信息来看,反映的是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状况。

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力,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排除B项;苏联模式体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苏联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实际,排除D项。

]12.(2019·淮南二模,34)前苏联时期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斯大林在办公室发现了老鼠,他跟加里宁省主席抱怨这件事,后者想了一会说:“你干嘛不立个牌子上面写着:‘集体农庄’?这样一半老鼠会饿死,另一半则会跑掉”。

这则笑话体现了()A.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B.帝国主义对苏联经济的封锁C.苏联经济体制弊端凸显D.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巨大成功解析:C[由材料中笑话内容可知“集体农庄”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的消极影响,体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故选C项;材料中笑话是斯大林与加里宁省主席之间的对话,反映了苏联“苏联模式”下集体农庄的弊端,与外部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的和平演变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笑话是斯大林与加里宁省主席之间的对话,反映了苏联“苏联模式”下集体农庄的弊端,与外部帝国主义对苏联经济的封锁无关,排除B项;由材料中笑话可知苏联农业集体化造成农业发展缓慢,粮食减产,D项既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宁波期末)列宁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政治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材料一据俄罗斯国际传文电讯社报道,1999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之前不久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二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岳麓版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领导十月革命、巩固新生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不同时期,阐释列宁被推举为俄罗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缘由。

(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请对这一模式进行简要评价。

(10分)解析:本题考查列宁和苏联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