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

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

文章分析了新课改下实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义来看,“取得尽可能多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其中核心内容应该是“人”,即学生的素质提高、素质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摒弃过去传统式的“灌”而变为“导”,“导”出学生的学习技巧,“导”出学生看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层次多种多样,教师只有因材施教,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才能让学学生“喜欢”上“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

一、优化教学目标,增强学生自信
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它是衡量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准,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有效和可行,可以给课堂教学以准确的定位,方向稳,阵脚就不乱。

每一课的教学都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综合制定出恰当的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努力就能达到,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教材本身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就会乏味、生厌。

为了使政治课鲜活起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首先,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要素:如教态、表情、手势、语言、眼神等去打动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讲授内容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创设“乐学”的情境。

如将音乐、影视、图片、书法、漫画、绘画、诗歌等视听资料,通过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计算机等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最佳的情景、画面、声音、色彩、语言、效果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使其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探求更多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三、完善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积累丰富知识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和学生平等相处,从不把自己放在高于学生的地位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当成自己的弟、妹一样呵护,当成朋友一样真诚热情,用真诚的心和良好的态度与之融洽在一起,营造出和谐、友善、平等
的氛围。

这样,学生就会勇于参与课堂的教与学,使课堂教学不再沉闷,取而代之的是欢声笑语。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现在的学生视野不再像从前那样狭窄,而是非常开阔,仅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业余时间我总是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然后通过讲故事、编小品,甚至让学生上台演讲等多种形式,并使用诙谐生动的语言,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觉,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效果自然就非常好。

四、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句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甚至是无法记住的。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如我在初一讲“自觉磨砺意志”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交流同学们培养坚强意志的好方法,在新知识内容讲解完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意志薄弱病的诊断与治疗”。

过程如下:1.“意志薄弱者”(学生自演)叙述自己的“病症”;2.“心理专家”(学生自演)根据患者的病情开了“诊断书”以及“药方”;3.学生对“诊断书”及“药方”进行评价或补充;4.教师通过搭桥引路,开窍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活动,不仅激
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和技能的发展。

而在初二年级法律知识的教学中,我则经常开展一些讨论式、座谈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创造一些“模拟法庭”“问题辩论”“今日说法”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个有利于创造思维开展的课堂小环境。

因为学生在这种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五、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运用小黑板、录音机、投影仪和电脑各种教学设备和手段来辅助教学,这比教师空洞地讲解更富吸引力、感染力,易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参与,有利于拓展学生多层次思维的空间。

例如,在讲公民道德教育中的“勤俭自强”一课时,将五六十年代我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现在人们的生活状况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亲自感受人们生活的巨大变迁,增强幸福感,激发爱国热情,并让学生思考:现在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再提倡勤劳节俭有必要吗?让学生从纵向和横向来考虑这个问题。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从纵向看,现在我国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不但解决了温饱的问题,还在向小康水平发展,但有些地区还是很落后的,再者,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从横向看,我国与发达国
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加之近几年来灾荒不断,所以,我们现在仍然要保持勤劳节俭的品德。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勤劳节俭”的积极性,从而收到出乎意料的课堂效果。

总之,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是规范每个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个法宝。

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促进其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这样的课堂才是体现了创新教育,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才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