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1.生物就是有生命的。
植物生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2.生物都能够表现出一些生命现象。
这些现象就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书P4)3.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生物学发展前景:取得的重大成就(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试管婴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观察与实验室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2.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这5个步骤并非就是固定不变的)3.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的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住适宜状态)4.显微镜的使用(书P10)①取镜与安放: 右手……左手……,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②对光:左眼观察,右眼要睁开。
目镜内瞧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视野③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④收镜:一竖、一降、两旁、两后。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光学显微镜,也有电子显微镜。
在中学生物实验室里,使用较多的就是一种学生用的光学显微镜。
5.玻片标本有三种:装片、切片、涂片(书P12)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1、环境:就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
2、自然环境:就是指水、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
珊瑚虫主要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海区,珊瑚虫的骨骼能在海洋中堆积成珊瑚礁。
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
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即“自然环境”)生物因素:就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她种类的生物。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阳光: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它为事物的动物与人类就无法生存空气:动、植物、人类缺少空气就无法呼吸水: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缺少水,动、植物就会死亡温度:每一种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活,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死亡。
影响可以就是有害的,也可以就是有利的。
(书P25)3、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竞争:同一草原上的兔子与牛羊。
种间关系捕食:狼捕食羊;羊吃草。
寄生:动物体内的吸血虫;菟丝子将细根伸入大豆的茎内吸收营养。
种间互助:蚂蚁与蚜虫共生。
种内互助:蚂蚁一起搬食物种内关系种内斗争:植物种植过密反而减产,她们争夺阳光、肥、水等。
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能松土,蜣螂就是“自然清道夫”,蝗虫危害农作物,老鼠破坏森林、草原,还吃掉大量的粮食。
2.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净化空气等。
3.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解有机物,净化环境。
4.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有利于一些细菌与病毒的繁殖与传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较快。
5.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就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适应则被淘汰。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与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与行为等各个方面。
(书P31-32)保护色:变色龙、蜥蜴形态、结构的适应拟态:竹节虫、枯叶蝶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警戒色:七星螵虫、毒蛇生理、行为的适应: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
第二章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绿色植物——生产者: 提供氧气与有机物,就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生物成分动物——消费者: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分解者: 把动植物的遗体与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生产者、分解者就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就是相互依存的。
3、生态系统的类型(1)根据所处的环境分类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沙漠生态系统等淡水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池塘湿地、森林、海洋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2)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程度分类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就是人工生态系统,其她的属于自然生态系统。
4、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就是孤立的,而就是有着切的联系。
第2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1、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
2、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4、生物圈就是人类与其她生物的共同家园。
第四章 绿色植物就是有机物的生产者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1、P53-55“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
2、光合作用的公式表达: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主要就是淀粉) + 氧气 (原料) (产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⑴将二氧化碳与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
⑵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
⑶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3.“恩吉尔曼”的实验证实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就是叶绿体。
4.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就是有机物的“加工厂”。
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
5、 绿色植物所有含叶绿体的器官在光下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其中叶就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地球上70﹪的氧都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2节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与无机盐1、人们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与数量的不同,用水与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制成植物培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叫无土栽培。
2、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培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
3、无土栽培的意义:节省土地,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培养出高品质的、符合人类需要的植物。
有利于植物体防止污染、害虫。
叶绿体(场所)光(条件)4、各种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氮:茎叶茂盛,叶色浓绿 磷:籽粒饱满 钾:茎杆粗壮,抗倒伏5、植物需要量最大的就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铁、硼等就是“微量元素”,植物需要量很小,但就是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6、根的作用:一就是固着植物体,使茎能够挺立;二就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与无机盐,供植物生长发育需要。
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储藏、繁殖等功能。
根冠:根尖的最前端,保护作用。
7、根尖的结构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就是吸收水分与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8、根如何吸水:水总就是从浓度小的溶液中流向浓度大的溶液中。
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总就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土壤里的水渗透到根毛细胞里,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透,最后进入导管。
同时,土壤溶液中无机盐也被植物吸收进入导管。
导管就是植物体内输送水与无机盐的通道,根内的导管与地上部分茎、叶的导管相通,水分与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她器官中。
9、植物的根就是吸水与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根吸收水分与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而根的根尖部位的成熟区又就是根结构中主要的吸水与无机盐的部位。
第五章 人体的物质与能量来源与食物第1节 饮食与营养1、人体六大营养物质糖类:(馒头、米饭、面包等)主要功能就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供给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就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
脂肪:(肥肉、食用油等)就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蛋白质:(鸡蛋、牛奶、豆浆、虾等)就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维生素:(水果、蔬菜等)就是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微量物质。
无机盐(矿物质):(钙、磷等)儿童时期缺乏钙盐,易患佝偻病。
水: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约占体重的60%—70%,水能溶解与运输物质,能调节体温,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人体第七类营养素——纤维素 有机物无机物营养物质三大供能物物质(也就是需消化人体才能吸收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3、书P72-73 如何鉴定糖类、脂肪、蛋白质。
4、在食物的营养物质中,主要的供能物质就是糖、脂肪、蛋白质。
无机盐与维生素在体内不能产生能量,人体对它们的需要量相对较少,但它们的作用却很大。
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1、建造我们的身体2、给我们提供能量3、维持生命与健康第3节合理膳食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饥饱适当,粗细结合,三餐合理。
2、全天热量分配以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为宜。
3、青少年的合理膳食:①主副食合理搭配谷类就是我国膳食中的主食。
肉类、豆类、蔬菜类就是副食,富含蛋白质与脂肪,青少年身体内各种器官迅速增长,需要大量蛋白质。
②粗细粮合理搭配稻米与小麦面粉就是细粮,大麦、玉米、高粱等就是粗粮。
③荤素合理搭配动物肝脏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与铁。
④三餐合理搭配⑤饮食要定量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1、蛋白质、脂肪、糖类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大分子小分子结构复杂结构简单不溶于水溶于水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口腔:咽:就是食物与气体共同的通道食管:胃:有暂时贮存食物的作用,蛋白质被初步分解;小肠:就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与部分维生素肛门: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消化酶使淀粉发生初步的分解。
胃腺:分泌的消化酶(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肝脏:就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能参与脂肪的消化。
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进入小肠,参与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各类物质的进一步消化。
肠腺:注: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各种消化液都含消化酶(除胆汁),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意义。
2、消化过程及产物:书P86图5-7:淀粉在在口腔被初步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至小肠被消化。
唾液排到口腔;胃液排到胃内;胰液、肠液、胆汁(不含消化酶)排到小肠。
淀粉麦牙糖葡萄糖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脂肪小肠甘油与脂肪酸消化消化系统口腔小肠小肠胃吸收: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口腔、食管: 基本没有吸收作用胃: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大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小肠: 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注:小肠绒毛就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被吸收的物质除大部分脂肪成分被小肠绒毛中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余营养成分都由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青少年肥胖症的原因之一就就是摄食过多,营养过剩。
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1节食物链1、食物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
食物链所包含的环节少,食物链就简单,反之,食物链就复杂。
2、食物链的一般特点:(1).物链通常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
(2).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就是植食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