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解剖生理
精品课件
3.颌面部下1/3的 表面形态标志 颏唇沟 颏下点 颏孔
精品课件
颌骨
(一) 上颌骨
上颌骨为面中部最大的骨骼,形态不规则,由一体、
四突构成,即上颌骨体、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 突构成。与周围邻近骨器官相接,构成眶底、鼻底 和口腔顶部。 1.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即前、后、上、内四壁 和上颌窦腔 2.上颌骨突:包含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腭前 孔、腭大孔)
精品课件
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
一.牙周探针与牙周袋测量 二.牙髓活力测试 三.涎腺分泌功能检查
精品课件
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
1.X线牙片 2.曲面体层摄影检查 3.X线头影测量 4.X线造影检查 5.CT检查 6.MRI检查
精品课件
其他检查方法
一.穿刺及细胞学涂片检查 二.活检 三.实验室检查
2.下牙槽神经:在下颌升支内侧中段经下颌孔进入 下颌管内,沿途发出许多分支,支配同侧下颌牙齿, 并于对侧下牙槽神经于中线处交叉。
下牙槽神经在下颌管内于双尖牙区经颏孔分 出颏神经,支配前牙及双尖牙唇侧牙龈及皮肤、黏 膜,并与对侧同名神经相交叉。因此,在麻醉上、 下颌前牙时因与对侧神经有交叉,应在对侧加上浸 润麻醉。
精品课件
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1).支柱式结构的临床意义 (2).解剖薄弱部位的临床意义
主要有三条薄弱线,为骨折常发生的部位 第一薄弱线,即上颌骨Le FortⅠ型骨折线 第二薄弱线,即上颌骨Le FortⅡ型骨折线 第三薄弱线,即上颌骨Le FortⅢ型骨折线
精品课件
(二)下颌骨
是颌面部唯一可以活动的骨骼,左右对称,于正中 连接呈马蹄形. 可分为下颌体及下颌支两部分. 1. 下颌体:分为 上、下两缘和内、外面 2 . 下颌支:为左右垂直部分,分为内、外两面及两 突,称喙突和髁突,两骨突之间的凹陷称下颌切迹 或乙状切迹。
精品课件
下颌神经
下牙槽神经在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入下颌神 经沟处,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之前内方约 1cm处,麻醉下牙槽神经后将针退出1cm即可 麻醉舌神经,再退出1cm即可麻醉颊神经。故 而拔除下颌牙齿只需一针即可麻醉三条神经。
精品课件
面神经
为第七对颅神经,包含运动、味觉和分泌纤维, 主管面部表情肌的运动,舌前2/3味觉及涎腺的分泌。 面神经出茎乳孔后,进入腮腺内分五支,为颞支、 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及颈支。做面部手术和腮腺 手术时应注意保护面神经。如颌下切口时,为避免 损伤面神经,切口应选在下颌下缘1.5-----2.0cm处.
下颌神经
含感觉和运动两种神经纤维,为混合神经,下颌 神经由卵圆孔出颅后分为前、后两股。
1.前股: 感觉神经:颊神经,分布于下颌磨牙颊侧牙龈,
颊部后份黏膜和牙槽骨。 运动神经:支配咀嚼肌。
2.后股:主要为感觉神经。如耳颞神经、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下颌神经
1.舌神经:支配舌前2/3,下颌舌侧牙龈和口底黏 膜的感觉。
颌面部解剖生理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胡彬彬
精品课件
颌面部表面形态
1.颌面部上1/3的 表面形态标志 2.颌面部中1/3的 表面形态标志
睑裂 睑内眦联合和睑外眦联合 内眦和外眦 鼻根 、鼻尖、鼻背、唇面沟、鼻唇沟 口裂、口角、唇红、唇红缘、唇弓、人中点 唇峰和唇珠、人中 耳屏、眶下孔 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
3.舌下腺:位于口底黏膜舌下皱襞深面,直接开口 于舌下皱襞的表面。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颞下颌关节
由颞骨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状突及关节盘、 关节囊和周围包绕的关节韧带组成。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口腔常规检查
一.检查体位 二.检查器械 三.常规检查方法
精品课件
颌面部常规检查
1.表情与意识形态 2.外形与色泽 3.颌面部 器官检查 4.颌面颈部淋巴结的检查 5.颌面部骨骼的检查 6.颞下颌关节检查 7.涎腺的检查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血管
(一)动脉: 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有舌动脉、颌外
动脉、颌内动脉和颞浅动脉。这些分支相互吻合, 构成密集的动脉网,故而损伤及手术时易出血,同 时又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与再生愈合能力。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血管
(二)静脉:
一般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多与同名动脉伴行。 浅静脉网由面前静脉和面后静脉组成 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相当于上颌结节后方) 可通过卵圆孔与破裂孔与颅内海绵窦相通。 颌 面部静脉瓣膜发育不完善,少且薄弱,当肌 肉收缩或挤压时易使血液返流,故颌面部感染时, 特别是鼻根至两侧口角的危险三角区的感染,可逆 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精品课件
下颌体外面
1.正中联合:为一直嵴,胚胎时期由左右两部分合成。 2.颏孔:第二双尖牙或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下方,
有一朝向后上、外的骨孔,有颏神经、血管通过. 3.颏结节:正中联合两旁近下颌骨下缘,左右各有一
对突起. 4.外斜线:从颏结节经颏孔向后上方延续与下颌支前
缘相连的骨嵴.其下方有颈阔肌附着.
外面:下部粗糙,为嚼肌附着处。
精品课件
下颌支(两突)
喙突:呈扁三角形,有颞肌和嚼肌附着。 髁状突:与颞骨关节凹构成颞下颌关节,可
分为颞部和颈部,颈部有翼外肌附着。髁状 突为下颌骨的生长中心,在下颌骨发育未完 成之前若髁状突受伤可导致面颌畸形。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缘相交的部分,有 茎突下颌韧带附着。
后神经、血管经过处,可麻醉上
颌磨牙颊侧,上牙槽后神经阻滞
麻醉时应将麻药注射至上颌结节
处。
精品课件
上颌体
上壁(眶面):构成眼眶下壁, 其后面中部眶下沟向前内下形成 眶下管,开口于眶下孔。上牙槽 前、中神经经眶下孔支配上颌前 牙及双尖牙。
内壁(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 上颌窦开口处经中鼻道与鼻腔相 通。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下颌体内面
1.颏棘:分为颏上棘和颏下棘.颏上棘为颏舌肌起 点,止于舌.颏下棘为颏舌骨肌的起点,止于舌 骨.
2.内斜线:从颏棘斜向后方,有一线形骨突起,为 下颌舌骨肌起始处,又称下颌舌骨线.
3.舌下腺窝:内斜线的前上方. 4.颌下腺窝:为内斜线的后下方.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肌肉
(二)表情肌: 薄而短小,起自骨壁或筋膜,止于皮肤。受
面神经支配,如眼轮匝肌,口轮匝肌,上唇方肌, 下唇方肌,笑肌,颊肌,三角肌 等,围绕眼、鼻、 口腔呈环形或放射状排列,面神经受损时可引起面 神经麻痹,面部外伤时面肌收缩使创口裂大,应逐 层缝合,以免形成内陷瘢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下颌体两缘
上缘:为牙槽突,有牙槽窝包埋牙根. 下缘:为下颌底部,圆钝厚实,骨质致密坚硬,
为颌面部手术的解剖标志.
精品课件
下颌支(两面)
内面:后上方有下颌孔(相当于下颌磨牙的牙合平 面),孔的前内方为有下颌小舌覆盖,下颌孔为下 牙槽神经的入口,向前下与颏孔相通,下颌管内有 下牙槽神经,血管。麻醉该神经时以下颌孔为标志, 应注意避开下颌小舌。
精品课件
下颌骨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状 突颈部为骨质薄弱区,遭受外力时易发生骨 折,同时下颌骨血运较上颌骨少,周围有强 大致密的肌肉 及筋膜包绕,炎症不易引流, 容易引起骨髓炎的发生,骨折后愈合也较慢.
精品课件
肌肉
(一)咀嚼肌:可分为闭口和开口两组肌群及翼外肌 1.闭口肌群(升颌肌):主要附着在下颌支上,有 咬肌、颞肌、翼内肌 2.开口肌群(降颌肌):主要附着在下颌体上,是 构成口底的主要肌。有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 骨肌 3.翼外肌: 上头:起自蝶骨大翼颞下嵴,止于关节盘前缘。 起闭口作用,使下颌由侧位回到正中位。 下头起自翼外板外面,止于髁状突颈部。收缩 时起开口作用,使下颌精前品课伸件 及侧方运动。
精品课件
上颌神经
由圆孔出颅,经眶下裂、眶下沟入眶下管,分布于 面部皮肤及黏膜。
1.蝶腭神经:上颌神经在翼腭凹处进入蝶腭神经节, 在蝶腭神经节处发出以下四支。
(1)鼻腭神经:穿过蝶腭孔沿鼻腔、鼻中隔向前下方 入切牙管内,出切牙孔分布于上颌前牙腭侧。
(2)腭前神经;有叫腭大神经,经翼腭管下降出腭大 孔,分布于上颌磨牙、前磨牙腭侧,并与鼻腭神经 在尖牙处交叉。
鼻面有一三角形的上颌窦裂孔通 向鼻腔,平时为筛骨、腭骨及下 鼻甲所掩盖,仅留上颌窦开口通 中鼻道。上颌窦裂孔后方骨面粗 糙,有向下前的沟与腭骨垂直板 相接,构成翼腭管,有腭降动脉 及腭大神经通过,穿出硬腭上的 腭大孔位于黏膜下。
精品课件
上颌体
上颌窦:为锥形空腔。分为一底、一尖及前外、后、上、下 四面。底为上颌体的鼻面,尖伸入上颌骨颧突,上面即上颌 体的眶面,下面即牙槽突,前外侧面为上颌体前外侧壁,后 面为上颌体后面。
腮腺内有面神经,耳颞神经,颈外动脉及其 分支颞浅动脉、颌内动脉穿过,腮腺手术时应避免 损伤重要神经、血管。腮腺导管自腺体浅叶发出, 横过嚼肌外面,穿过颊肌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 相对的颊黏膜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涎腺
2.颌下腺;位于颌下三角内,其导管自颌下腺深 部发出,由后下斜向前上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 肉阜。因其行程长,导管开口大,导管开口处有一 个向上走行的过程,因而颌下腺导管内易形成结石。
精品课件
上颌体
前壁(脸面):上方为眶下缘, 下方接牙槽突 。
标志:在眶下缘中份下方0.5--0.8cm处有一开口向内下的骨孔 称眶下孔,有眶下神经、血管通 过。
后壁(颞下面):常以颧牙槽嵴
(上颌第一磨牙根方的骨突)作
为前、后壁的分界。嵴的后方骨
质微凸呈结节状称上颌结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