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实验室“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及江西省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规划”,提升我校实验室建设水平,深化“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的教育改革,助推学校转型发展及内涵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我校实践教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实验室层次明显提升,实训平台快速发展,实验室管理得到了一定加强,但在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具体总结如下:(一)主要成效1、实验室规模及层次明显提升学校构建了教学信息、实验实训、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就业四类实践教学平台,以强化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动手、创新、国际交流、创业就业五种社会竞争能力。
现有陶瓷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及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校级实验实训中心1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0个。
同时建有引领陶瓷行业发展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37个及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和创意市集。
实践教学平台的数量有较大增长,结构与布局趋于合理,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为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工程实训及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实验实训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开放性实验、第二课堂及第三课堂组成的创新创业能力拓展体系培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突破和转化,实现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初步形成到新创业能力突破和转化的渐次推进,形成了纵向覆盖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工程实践3个层次,横向跨越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科研训练项目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拓展3个类型的“三创合一”实践教学体系。
3、平台及实验室开放初显成效全校所有教学、科研平台都已面向学生开放,学校设立了开放性实验项目专项资金用以促进实验教学的开放及探索,开放实验项目涵盖了理工、艺术等专业,每年受益学生达500余人次。
4、实习实训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校逐年增加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生均实习费用达(250)元;结合学校实践教学实际,制订了《实习经费使用办法(试行)》、《大学生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创建了良好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促进了教师实践教学的精力投入,加强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实习实训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升。
(二)问题与不足1、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目前 ,我校在专职实验教师86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实验技术人员比例只有15.1%,高级职称的实验技术人员比例只有12.8%,且没有博士学历教师,实验教师队伍数量、结构、学历均无法满足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要求。
2、实验室开放共享程度有待提高2015年开始,学校虽然加大了实践教学建设力度,但因原有基础薄弱,实验室开放共享程度仍不高,除少数实验教学平台做了一定程度的开放、共享外,多数实验教学平台未实现对师生全时段、全方位开放,持续服务教学的效果不佳,设备使用效益仍有待提高。
3、考核与评价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最后均落脚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非常关键且又相对独立,但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又属于教学辅助人员,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师地位与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性不匹配。
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绩效考核、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学校对于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及评价管理尚不够重视,实验教学及管理队伍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的压力与动力不足。
(三)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期间,学校转型发展、双一流建设、三创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办学理念、质量观念、特色发展等方面新的发展理念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发展良机,同时也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为依据,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坚持“科学规划、共享资源、突出重点、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开展资源、平台、队伍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持续服务教学,保证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机整体,把实验室建设成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更好的为地方经济、行业、社会发展服务。
三、建设原则本次实验室建设规划本着全面性、科学性、长期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规划制定遵循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最先需求、突出重点、先进性、以人为本、全面开放、资源共享、高效利用。
四、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紧紧围绕我校教学中心任务,适应专业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调整的需要,扩充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探索型实验,淘汰、删减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陈旧实验。
重点扶持那些学生受益面广、有发展前途、投资效益高、符合教改方向的实验室建设项目。
整合和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加强资源共享,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和人才优势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实验室建设布局,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向管理要效益,形成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二)核心目标1、教学条件加大对学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加快优势专业的建设步伐,培育其他专业的专业特色:“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生均实验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实验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0%;加快落后陈旧设备的淘汰报废及先进设备的引进更新,验证性实验设备的年淘汰率达到1.62%,设计性、综合性等先进实验设备的年更新率达到8.82%,确保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有效生均值不低于15000元,保证实验教学条件维持在较先进水平(注1)。
2、教学内容体系“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投入,按照资源、结构、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使我校建立起适应转型发展新时期人才需要和实现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紧密结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力度,确保实验开出率达95%以上;实验项目年更新率达5%;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程达到8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总实验项目数达到30%。
3、教学队伍通过完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规模与结构,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水平,高层次人才作用不断凸显,为学校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提供强劲的人力支持。
到2020年,实验教学岗位人员达到教职工人数的15%左右(10%→15%),即专任实验教师达到120人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10%左右,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实验教师的比例达到20%以上(12.8%→20%,见附件一)4、教学平台重点建设陶瓷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内验收合格;成功申报1~2个国家级、3~5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推行艺术类专业教学工作室制;加强“卓越人才培养联盟”、“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新建一批并改造一批适合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室,提升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五、主要建设内容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适度增加实验实习实训课程和学时,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整合、建设一批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创客空间和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平台和机会;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的设计和应用,统筹安排学生到实务部门、生产一线实习实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质量。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1、完善以实验实训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由教师教为中心向学生学为主体的转变,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实训转变,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继续提高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学分的比例;推行“模块化与系列化相结合、实验与实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建设一批基于真实作业场景、真实技术条件、真实案例的开放实验室;建立转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建设高水平虚拟实验室。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实验内容努力体现最新的科技成果,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新实验技术和新实验方法,使学生尽早接触本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开放性实验。
引导、支持学生积极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实验,促进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调整自身学习的知识结构;实行实验教学导师制,以教师的研究课题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实验研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发挥实验教师的主导作用。
3、试行实验项目选修制,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全校各实验中心根据所开实验的性质和特点,把实验分为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在程序上按照先必修后选修,再综合和设计的顺序进行排列,让学生首先完成该专业所要求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的基础实验,然后再选做其他实验,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过程中,学生注意加强学生的个别指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中养成科学的作风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设系列化的实验教材教材的创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为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建设既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又具交叉融合及创新特色的系列化实验教材,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5、引入高效的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实验室和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整个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管理提供原始资料和详实数据,为学校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构建综合实验平台,促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1、着力加强综合实训中心建设整合校内资源,建设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
首先是以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大实践教学设备投入,每年投入2000万元;其次是搭建以问题、项目为导向的学生自主实践公共平台,加大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和实训中心的建设力度,按照陶瓷行业先进技术水平,学校将投入专项资金,建成基于真实作业场景、真实技术条件、真实案例和项目引领的6个高水平示范性的实验实训中心。
包括1.3万m2从原料制备到烧成的全工艺过程陶瓷工程实训中心、1.2万m2机械电子工程训练中心、3万m2的陶瓷艺术创作中心、1万m2陶瓷设计中心、1500m2经济管理实训中心和3000m2计算机实训中心,全方位满足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