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一周注意事项
一、坚持到校复习。
1、考前的复习,最好不要改变学习环境,三年时间上课均在学校,考生已经比较适应学校的环境,能够自然地过渡到考试,心态比较平稳,有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
2、在学校复习,当遇到问题时,能够问老师与同学,及时解决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心,有利于精神状态的调整,这对高考大有好处。
3、在学校复习,有很多同学在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一起前进。
同学之间又存在竞争心理,有利于个人兴奋点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4、在学校复习,时间上有规律,生活上有节奏,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还会有来自老师的鼓励与安慰,感觉踏实,有良好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利于提升复习效果。
二、作息时间安排
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适度的体育锻炼,建议每天23:30前入睡,早上6:30起床,中午必须有30~60分钟的睡眠时间,这样精力充沛,有利于复习效果的提升。
三、偏科生全面复习好
偏科生在这段时间内,应该以提高总分为出发点进行复习。
偏科所形成的弱势科目,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向弱势科目倾斜大量的时间是得不偿失的,应该对五个科目进行全面有重点的复习。
复习主要以模拟试卷、复习资料为主,还要根据考试说明中所列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看教材,这样可以提高看书的针对性。
四、复习重“四基”
试题中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与难题,但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容易题与中等难度题要占到80%左右,这些题都是基础题,真正的难题只占到20%。
考前的自主复习重在复习基础与查漏补缺,解决难题的能力不是一时能提高的和下降的,这是一个能力积淀的过程,能不能考出理想成绩,关键是基础题做得怎么样。
因此,考前的复习,反对好高骛远,提倡脚踏实地。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答题技巧、解题格式,是复习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考前复习一定要回归基础、回归书本、回归基本题。
五、全面提高复习效果
一要提高时间效能。
把事情很快地做完,叫做效率;把事情很快又很对地做完,叫做效能。
花时间在计划上才是最节省时间的作法,因此,考前的自主复习要制定学习计划,按计划办事,是提高时间效能的有效方法。
二要提高信心指数。
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把握机遇。
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是取得考前复习效果的关键,要自己鼓气,精神愉悦地去复习。
三要抓关键与重点。
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学会抓关键与重点。
注意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注意老师强调的重点与关键;注意近来试卷上经常出现的问题;注意自己经常出错误的问题;注意寻找自己的缺漏。
四要把看、思、读、听、做、总结结合起来。
复习中首先强调的是看,在看中进行回忆,在看
中思考问题,在看中强化理解,在看中进行记忆,把看与思有机结合起来。
要注意对每天的复习进行小结,增加理性思考,有利于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六、不得不说的细节
1、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建议这个时间安排记背最关键、最重要的考试内容,如公式、定理、规律、学科术语等。
、
2、坚决不玩电脑、不上网、不用手机,电话也少打或尽量不打,因为那样容易在大脑形成其他兴奋点,影响掌握知识的发挥。
3、尽量按平时的饮食习惯进餐,注意营养均衡、饮食清淡,切忌加强营养去吃大鱼大肉。
那样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情绪安定,不利于考试。
4、不做‘夜猫子’,一切按正常作息进行,考前的晚上不可提前上床,不然很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使心绪烦躁不安,影响考试。
5、别去想考试后的事,不与人争论问题,心平气和地对待考前的一些事情。
考前有些紧张担心在所难免,考前有些轻度焦虑有助于发掘你的智力潜力。
把自己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太重,这才是影响考试的负面心态。
6、从现在开始不再做难题,不再做新的题目。
强化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增强信心,每一个人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只要达到了自己能力所及的目标就是成功。
临考前这几天,每天挺胸抬头快步走,有助于增强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要迷信。
信心是成功的灵魂,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就能达到你力所能及的考试目标。
高青一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整理
201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