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心肺复苏讲义

最新版心肺复苏讲义

最新版心肺复苏
危急时刻:猝死倒地 !!!
• 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 心跳停止4-5PR开始时间 1分钟内 4分钟内 6分钟内 8分钟内 10分钟
CPR成功率 >90% 60% 40% 20% ……
黄金4分 钟!!
2015AHA最新指南
2015AHA最新指南
• 按压深度:至少5cm 5-6cm • 频率:至少100次/分 100次/分 • 获取AED后,尽早除颤
BLS基础生命支持
• 开放气道,判断呼吸,无呼吸或不能正常 呼吸(偶尔喘息)
• 专业人员同时检查脉搏
下滑到气管与胸 锁乳突肌之间的 沟内即可触及颈
动脉
启动紧急反应系统EMSS
高声呼救或拨 打120,启动 EMSS;告知AED
立即胸外按压
两臂伸直, 垂直向下 用力
上半身 前倾
两脚分开与 肩同宽
注意施救者和 患者的位置
CPR 儿童和婴幼儿
• 无反应,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立刻呼救 • 10s内未扪及脉搏 • 立即胸外按压 儿童: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
平按压胸骨;婴幼儿:两个手指乳房连线的下方 按压胸骨 • 频率 100次/min • 按压深度:1/3胸部前后径,儿童约5cm,婴幼 儿约4cm • 每次按压后要允许胸廓充分回弹 • 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 • 避免过度通气,未建立人工气道时,按压与通气 比例为30:2(单人);15:2(双人)
平地上或 用胸外按 压板垫
CPR 开放气道(Airway,A)
仰头抬颏法
抬颌法
CPR 人工呼吸(breathing, B)
• 以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嘴完全包住患 者的口
• 以正常呼吸吹气,向患者的口吹气2次,避 免过度通气
• 每次人工呼吸时间要在1s以上,并见到胸 廓起伏
方法
口对口或者口对鼻
识别
心肺复苏(CPR)(CAB)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除颤(尽早除颤)
识别
• 确认环境安全,尽量就地抢救 • 轻拍双肩,对双耳大声呼喊患者: • “喂!您怎么啦?” • “你叫什么名字?” • ….
判断呼吸、脉搏(10s内)
口对屏障装置
复苏囊通气
按压与呼吸循环
• 一个CPR周期包括30次胸部按压和2次人工 呼吸,30:2
• 心肺复苏从按压开始,结束于通气 • 5个周期大约2min完成 • 5个周期的CPR后再检查患者心率
成人CPR小结
• 生存链“一分为二” • 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 尽早除颤
儿科生存链(预防为主)
两手指按压(婴幼儿)
儿童及婴幼儿,双人配合,按压:通气=15:2
新生儿 CPR
• 新生儿心脏骤停基本 都是窒息性骤停,所 以保留 A-B-C 复苏程
序,通气是新生儿复 苏中最有效的措施
• 经充分通气并辅助吸 氧30s后,HR<60秒/ 分是胸外按压的指征
新生儿 CPR
• 按压部位在胸骨 下1/3交界处, 深度为其胸廓前 后径的1/3
新生儿 CPR
须与通气相配合,两人 方法:拇指法(A)和双
共同完成
指法(B)
新生儿 CPR
• 按压与通气应注意协调以免同时进行。按 压通气比为3:1,按压90次通气30次,避免 频繁中断,每次按压使胸廓完全回弹
• 确定因心脏原因引起的骤停,给予持续按 压或15:2的按压率甚至30:2会更加有效 果
• 对于婴儿和儿童,窒息性的心脏骤停比室颤性的 更为常见,所以人工呼吸在复苏中就显得更为重 要
• 对于没有反应的婴儿或是儿童,舌头可能会堵塞 气道以及影响通气。无论患儿
有无受伤,都可以使用压额
抬颏法来开放气道
CPR 开放气道(airway, A)
CPR 脉搏检查:肱动脉(婴儿)
单手或双手进行胸外按压(儿童)
新生儿 CPR
• 并发症:肋骨骨折、气胸、出血、肝损伤
新生儿 CPR
• 呼吸、心率、氧合应该定期(每30s)进行再 评价,协调的按压和通气应持续进行直至 自主心率>=60次/分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