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团委工作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落实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文件精神,以“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民族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红军长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和锻炼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主题:
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活动目的:
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风采,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副校长)
xxx(副校长)
xxx校办主任)
xx(德育中心主任)
小组成员:各班主任
五、活动内容:
1、利用升旗仪式发表以弘扬和发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弘扬民族精神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教育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
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利用学校板报、电子屏和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
学生搜集英雄事迹,学习英雄事迹,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3、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周举行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让爱国主义教育“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4、在活动月期间要求学生观看一部革命历史影片或读一本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的书;学唱一首歌唱祖国的歌曲。
5、结合实际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教育,以“规范在行为、规范在语言、规范在学校”三方面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们由“他律”到“自律”,自觉地把友善、微笑待人、遵守行为规范等道德目标付诸实践。
六、活动安排:
1、各班组织学生观看反映新中国成立及革命历史影片或读一部红书。
2、出一期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板报。
3、让学生收集一个感动自己的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
4、“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
5、“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
六、活动总结:
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所走过的拼搏奋斗的光辉历程,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经过顽强不懈的拼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抒发爱国之情的歌曲,我们用自己的心声唱出对祖国的赞歌。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仍然需要继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我们须臾不可或缺这种来自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