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u-6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高锰酸钾B.液氧C.空气D.水2、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SiO2B.Al(NO3)3C.Al2O3D.Fe3O4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B.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5、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B.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C.做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熄灭酒精灯D.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6、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的一组微粒是()A.Mg2+和Cl-B.Na+和S2-C.Ca2+和O2-D.Al3+和SO42-7、小明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A.3H2O中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B.SO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C.3C中的“3”表示三个碳原子D.Al3+中的“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8、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9、2006年5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都督管理局通报了查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案的情况。
“齐二药”违反规定,购入工业用“二甘醇”(化学式为C4H10O3)代替医用丙二醇(化学式为C3H8O2)为辅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导致病人肾功能急性衰竭,造成多人死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丙二醇和二甘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B.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C.二甘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D.丙二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二甘醇10、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SARS”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B.配制盐酸溶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C.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D.把磨得很光的铅板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11、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缺乏淡水而苦恼12、以下是四位同学书写的化学式,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13、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14、据报道,我国首先在世界上实现了二氧化碳聚合物大规模工业生产。
二氧化碳聚合物是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具有良好的阻气性、透明性和使用后全降解无污染等优点,广泛用于医药和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等行业。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聚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聚合物的生产和使用,可有效地防止其他塑料产生的白色污染B.二氧化碳聚合物生产原料为二氧化碳,原料非常丰富且价格低廉C.二氧化碳聚合物是二氧化碳的固体D.二氧化碳聚合物的生产和使用,既减少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又得到了非常有用的产品,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15、小兰同学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16、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1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将少量白磷浸没在盛有水的密闭广口瓶中保存B.把刚取用试剂的滴管直接插在试管架上C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约1/3处D .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18、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擦机器的棉纱因处置不当引起自燃;食物的腐烂。
这三种现象的共同点是:①有热量放出 ②能发光 ③有氧气参加反应 ④反应速率很大( )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19、等质量的乙烯(C 2H 4)气体和一氧化碳(CO )气体中( )A .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B .含有的原子总数相同C .含有的分子个数相同D .含有的碳元素质量相同20、“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 2O 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 4分子或1个H 2O 分子。
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 4分子;另外2个笼H 2O 分子填充,则“可燃冰”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 .CH 4·6H 2OB .CH 4·8H 2OC .4CH 4·3H 2OD .CH 4·3H 2O二、填空题(除提示分数的空外,其余每空1分,共26分)21、科学使人理智,化学使人睿智。
下列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节目中的一道题目,请你积极参与,根据下列提示猜测这是何种物质,在右边的横线上写出其化学式。
(每空2分)22、我们常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A B C D E(1)实验室可用B 装置制取多种气体,我能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该气体的收集装置为____ __(填字母编号,下同)。
(2)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甲和固体乙的混合物来制取气体丙,则制取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 _;若收集气体丙时只能用E 装置,则可推知丙的性质可能有(至少写两点)①_______________、② 。
23、化学实验室里一些简单的仪器经过组装后,可以发挥出多种功能。
用下图所示的广口瓶(带双孔橡皮塞)和所给的一些仪器(①-⑦)进行组装,可灵活应用在不同的实验中。
请你按照实验要求,填写下列空格:氧化物冰霜雪雨 洗涤剂 生命之源 建筑材料 二氧化碳 <石灰吟> 鸡蛋壳 金属导线 湿法冶金 司母鼎孔雀石(1)选用 和 (填序号)进行组装,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该装置适用于反应物状态是 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
(2)选用 和 (填序号)进行组装,其用途有多种。
如作洗气瓶时,当装入浓硫酸,可用于吸收 ;如用于收集氢气时,采用 进 出(填导管接口字母,广口瓶正放)。
(3)选用④⑤进行组装,将④中的装入的液体挤入广口瓶中,出现气球膨胀的现象,滴管中的液体和瓶中的固体分别可能是: 和 或 和 。
(4)选用④⑦进行组装,将④中的装入的液体挤入广口瓶中,⑦中的液面出现“左高右低”的现象时,滴管中的液体和瓶中的气体分别可能是: 和 。
三、简答题(17分)物质 白磷 木材 酒精 木炭 红磷 无烟煤着火点℃ 40 250~330 558 320~370 240700~750(2)在点无烟煤时,往往先用木材引燃的原因是什么?25、(2分)有两瓶液体,一瓶是蒸馏水,一瓶是硬水,如何鉴别它们。
26、(4分)室内起火时,为什么不能急于打开门窗?从火灾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为什么?27、右图是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回答:(1)写出实验中的现象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分)(2)若红磷熄灭后进入钟罩内的水没有占到1/5,你估计有哪些可能的原因(3分)四、综合应用题(17分)28、有一包且质量为90g 的黑色粉末,可能由C 、CuO 、Fe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组成。
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相关信息提示:①C 与稀硫酸不反应; ②Cu 与稀硫酸不反应 ③Fe + H 2SO 4=FeSO 4(浅绿色)+H 2↑; ④CuO + H 2SO 4=CuSO 4(蓝色) + H 2O ; ⑤2Cu +O 2 = 2CuO ; ⑥ C + 2CuO =高温 Cu + CO 2↑ ⑦C + O 2 =点燃CO 2)。
(1)(3分)同学们先对实验作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稀(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
为了进一步探究混合物中C、CuO的性质和各成分的质量,他们又补充作了下面两个实验:【实验1】(4分)晓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充分反应,再加入过量稀硫酸,静置观察。
回答:①若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即指溶于水的物质)是(写化学式);②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则证明黑色粉末中的已被完全反应;③隔绝空气加热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2】(2分)小龙将18g黑色粉末在空气中长时间灼烧后,待冷却到室温称量,得到16g 固体,将这16g固体放置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观察。
烧杯中(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色。
(3)(8分)请你根据小龙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如果将这90g黑色粉末全部隔绝空气加强热,充分反应以后能得到金属铜多少克?反应后剩余碳的质量为多少?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答案1、C;2、A;3、B;4、C;5、C;6、A;7、D;8、B;9、C;10、A;11、D;12、B;13、C;14、C;15、D;16、D;17、B;18、B;19、C;20、B。
21、H2O Cu CaCO322、(1)CaCO3+2HCl=CaCl2+H2O+CO2↑(2)A ①密度比空气小②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23、⑴③②固体和液体;⑵①②水蒸气(H2O) b a ⑶稀盐酸碳酸钙稀硫酸锌粒;⑷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24、(1) 白磷、木材、木炭、红磷(各0.5分)(2)因为木柴着火点比较低容易引燃,再利用引燃后的木材燃烧放出的热量引燃无烟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