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经济物品的资源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叫做稀缺性。
2需求量: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和一定的市场中,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5需求曲线特征,它向右下方倾斜且斜率为正。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6供给量: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的成本、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以及市场上厂商数目、税收和补贴等。
10均衡价格: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1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12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d>1富有弹性 ed<1缺乏弹性ed=0 完全无弹性1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的用途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13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4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15弹性系数: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16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8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是指用基数1、2、3……等具体数量衡量的效用。
持基数效用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效用的大小是可以用基数来计算和比较的1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0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21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是指用序数即第一、第二、第三……等次序表示的效用。
持序数效用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消费者感觉到的满足,它的单位是无法确定的因而它不可计量。
但是,由于满足有程度的不同,所以它可以用序数来表示。
22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23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25预算线:又叫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26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7.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8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它的收入效应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29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30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3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本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美国1899-1922年制造业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这个期间劳动和资本两大类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得到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KLaC1-a 在等式中,Q表示产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C表示资本投入量,K是正的常数,a是小于1的正数。
3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33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34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就叫做边际替代率。
3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
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36、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者双方通过生产要素交换得到最大产量的条件叫做生产的最优条件。
37、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38.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9、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拥有的且呗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40、经济利润: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也叫超额利润。
41、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它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
21.经济成本:是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时应该支付的代价。
它包括明显成本、隐含成本和正常利润。
22.变动成本:变动成本(MC)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总成本的变化。
23.最大利润原则:是指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由于平均收益(价格)和边际收益是一致的,最大利润原则也可以表述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P=MC)。
26.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成本耗费的平均水平。
27.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得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当生产扩张道一定的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
28.成本函数: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29.边际收益: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市场: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及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
30.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垄断市场的条件:市场上只有唯一的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31.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是只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而更接近于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32.寡头垄断市场:是少数几家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33.博弈均衡:也称对策论,是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
其中两个主要的博弈均衡的基本概念是占优策略均衡和那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的定义: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它是指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一般地说,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那什均衡的定义是在一个那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34.地租:是当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服务价格,只与固定不变的土地有关,是当所考虑的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
35.租金: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服务价格。
36.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37.经济租金:是这样的一种要素收入,其数量的减少不会引起要素供给量的减少。
有许多要素的收入尽管从整体上看不同于租金,但其收入的一部分却可能类似于租金,亦即如果从该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并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
38.洛伦茨曲线:是表示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图象。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
39.基尼系数: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就是基尼系数。
如果用A表示绝对平均曲线和洛伦茨曲线之间的面积,用B表示洛伦茨曲线和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那么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GC=A/A+B。
40.一般均衡:就是把各个市场联结起来对整个价格体系进行分析。
41.帕累托最优条件:是指当社会中一些人的境况变好就必定要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化多端时,这个社会就处在一种理想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为帕累托最优。
42.帕累托改进:是指如果一个社会处在这么一种状态中,用某中方式改变这一状态可以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那么这种状态就不符合帕累托最优,对它所作出的这种改进就称为帕累托改进。
43.免费搭车者:是指想不花代价而指望从别人花费中得到好处的动机所引起的问题。
44.外部经济效果/效应:外部效应是指个人或企业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其他个人和企业,但其他个人和企业并没有因此遥支付成本或得到补偿的情形。
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两种情况。
45.科斯定理:是通过产权界定来解决负的外部效应的方法。
它是指如果交易成本很小,而且收入的高低不影响交易双方的决策,只要产权能够明确地界定,就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46.政府失灵: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
47.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指整个社会的境况,通常被认为是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