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机房建设标准电子信息机房 GB50174-2008标准机房各技术参数标准表项目技术要求备注B 级C 级A 级环境要求主机房温度(开23 ℃±1℃18~28 °C机时)主机房相对湿度45%~ 55%35~75%不得结露(开机时)主机房温度(停5℃~35 ℃机时)主机房相对湿度40%~ 70%20%~ 80%(停机时)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开、<5 ℃/h< 10℃/h 停机时)辅助区温度、相18~28 °C、35~75%不得结露对湿度(开机时)辅助区温度、相5~35 °C、 20~80%对湿度(停机时)不间断电源系统15~25 °C电池室温度每升空气中应满足电子每升空气中大含尘浓度(静态大于 0.5 μm 的尘于 0.5 μm 的尘粒数信息设备的下测试)粒数应少于应少于 18000粒要求18000 粒建筑与结构主机房活荷载标根据机柜的8~ 108~10摆放密度确8~10准值( kN/m2 )定荷载值主机房吊挂荷载1.2 1.2 1.2—( kN/m2 )不间断电源系统室活荷载标准值8~108~ 108~10—(kN/m2 )可根据根据电池室活荷载标161616电池待机时准值( kN/m2 )间调整荷载标准钢瓶间活荷载标888—准值( kN/m2 )主机房外墙设采不宜设置窗户不宜设置窗户——光窗防静电活动地板不宜小于不宜小于作为空调静高度400mm400mm压箱时防静电活动地板不宜小于不宜小于仅作为电缆高度250mm250mm布线使用时屋面的防水等级ⅠⅠⅡ—空气调节主机房和辅助区设置空应可—气调节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宜可—设置空调降温系统主机房保持应可—正压机房专用空N+X 冗余 (X=1~N+1 冗余N)主机房中每个区域主机房中每N—调冗余X台个区域冗余 X 台主机房设置不应不宜允许、但不建议—电气技术供电电源双重电源供电、其中一回路应为专两回线路供—用线路,两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电用电容变压器M(1+1 )冗余按负荷配置量较大时设(M=1 、2、3)·置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不间断电源系后备柴油发N 或(N+X)N 供电电源统的供电时间满足信息存储—电机系统冗余( X=1~N )不能满足要求时要求时,可不设置柴油发电机后备柴油发应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空调电机的基本和置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应急照明和消防——容量等涉及生命安全的负荷容量柴油发电机72 小时24 小时——燃料存储量带有维修旁市电故障时自动转市电故障时路的自动转自动转换到柴油——换到柴油发电机换开关发电机不间断电源2N或M(N+1 )冗N+X冗余N—系统配置余( M=2 、3、4·)(X=1 ~N)不间断电源15min根据实际需系统电池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后备电源时要确定用时间双路电源(其中至双路电源,末空调系统配少一路为应急电源),采用放射式端切换。
采用放—电末端切换。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射式配电系统配电系统电子信息设备供电电源质量要求稳态电压波±3±5—稳态频率偏±0.5电池逆移范围( Hz )变工作方式输出电压波电子信≤5息设备正常形失真度(% )工作时应满足零地电压( V )﹤2设备使用要求允许断电持 0~40~10——续时间 (ms) 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入端 ﹤153~39 次 THDI 含量谐波(%)机房布线承担信息业 光缆或六类及以上 光缆或六类务的传输介对绞电缆采用 1: 1 冗及以上对绞电缆 ——质余采用 3:1 冗余不少于 12 个信息点 ,其不少于 8 个信息其中所列为 主机房信息点 ,其中冗余信息 不少于 6个 点配置中冗余信息点为总信点为总信息点的信息点一个工作区息点的 1/2的信息点 1/4支持区信息其中所列为 不少于 4 个信息点不少于 2个 点配置信息点一个工作区的信息点采用实时智 宜可——能管理系统公用电信配 2 个以上2 个1 个—线网络接口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空气质量含尘浓度— 离线定期检空气质量温度、相对湿度、压差温度、相对湿度漏水检测报装设漏水感应器警强制排水设设备的运行状态备集中空调和新风系统、动设备的运行状态、滤网压差力系统机房专用空状态参数:开关、制冷、加热、加湿报警参数: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故障、—调压缩机压力、加湿器水位、风量供配电系统开关状态、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根据需要选(电能质量)功率因数、谐波含量择输入和输出功率、电压、频率、电流、不间断电源功率因数、负荷率;电池输入电压、电流、根据需要选容量;同步 /不同步状态、不间断电源系统系统择/旁路供电状态、市电故障、不间断电源系统故障监控每一组监控每一个蓄电池电池蓄电池的电压、—的电压、阻抗和故障阻抗和故障柴油发电机油箱(罐)油位、柴油机转速、输出—系统功率、频率、电压、功率因数主机集中控采用 KVM 切换系统制和管理安全防范系统发电机房、变配电室、不间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机械锁断电源系统频监控室、动力站房测在线检测或通过数据接口将参数接入机房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中——监控中心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机械锁—频监控出入控制(识读设出入控制(识主机房出入备采用读卡器)或人体机械锁读设备采用读卡—口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监入侵探测器器)、视频监控控主机房内视频监视—建筑物周围视频监视—适用于独立和停车场建筑的机房给水排水与主机房无关的给排水不应不宜管道穿越主机房用于冷凝水主机房地面排水、空调加设置排水系应湿器排水、消统防喷洒排水、管道排水消防主机房设置采用洁净灭洁净气体灭应宜—火剂火系统主机房、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可采用预作用池室设置自系统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吸气式作为早期报烟雾探测火宜—警灾报警系统3、三级等保建设要求机房建设机房物理安全建设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要求类别基本要求 (三级 )物理位置的选a)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择( G3)内;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物理访问控制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G3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d)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防盗窃和防破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坏( G3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物理e)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安全f)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防雷击( G3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b)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c)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防火( G3)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c)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防水和防潮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G3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d)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防静电( G3 )a)主要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b)机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
温湿度控制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G3)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电力供应(A3 )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主要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c)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d)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
电磁防护(S3 ) a)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b)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c)应对关键设备和磁介质实施电磁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