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名人的读书对联
名人的读书对联
阅读天地
0522 0726
名人的读书对联
古今联语中,有不少是谈论读书的,特别是名人写的用以自勉或勉励别人的读书对联,既具欣赏价值,又有教育作用。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清代学者包世臣:“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都无做官志,惟有读书声。
”
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周恩来:“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
现代作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好事流传千古,良书惠播九州。
”篇二:有关读书的名家对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神童诗·劝学》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清)袁牧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元)许名奎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宋)程颢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对联集锦》
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对联集锦》
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
《对联集锦》
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清)张月楼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明)唐寅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宋诗纪要》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宋)郑耕老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宋)朱熹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宋)黄庭坚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宋)苏轼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唐)李欣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对联集锦》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对联集锦》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清)王永彬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出自—(清)朱用纯篇三:关于读书的对联
关于读书的对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世间唯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包世臣)读古人书友天下士(包世臣)少年说剑气横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黑发不知勤学早
与有肝胆人共事
愿乘风破万里浪
有关国家书常读
鸟欲高飞先振翅
书山有路勤为径长夜读书声满天(李文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无益身心事莫为(徐特立)人求上进多读书学海无涯苦做舟篇四:名人对联集锦
谢鸿轩收藏名人楹联墨迹选
2008-7-10 20:41:37阅读965次
谢鸿轩先生是台湾著名的国学大师,名佑海,安徽繁昌人。
他自幼入塾,饱读四书五经。
十岁学古文,十二岁习诗词,十四岁习作骈体文。
稍长,由芜湖广益中学,升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从校长当代经学大师唐文治,学习治学之道。
抗战开始,谢鸿轩投笔从戎,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9年冬,以第一名毕业。
根据陈予欢《黄埔军校将帅录》所介绍:谢氏生于1917年,黄埔军校第十四期毕业。
历任江西横峰县政府民政科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办公室秘书,江西省制茶职业学校教员等职。
1948年当选江西省出席第一届行宪国民大会代表。
1949年到台湾,续任“国大代表”,历任台湾嘉义市女子中学校长,嘉义市工业职业学校及补习学校校长,台湾师范大学、台北辅仁大学、淡江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等校教授。
谢氏致力教育,著作等生,桃李满天下。
主要讲述《骈文选》、《散文选》、《昭明文选》、《文心雕龙》、《四书》及《春秋左氏传》。
著述除荣获“嘉新文艺奖”的《骈文衡论》五十万言外。
另有《中国历史歌》、《中外历史纲要》、《本国史表解题纲》、《鸿轩文存》六集、《谢氏述德文编》(骈散文)、《谢氏文献》甲编、乙編各四冊、《美意延年粹编、续编、新编、增编》(均为骈文)和多部当代人物传记。
谢氏酷爱书画和楹联艺术,交游广泛,五十多年来,收藏古今名人楹联书画五千余件,自号“千联斋主人”,張大千大師為其書“千聯齋”额。
谢氏晚年将他所收藏的楹联编成《近代名贤墨迹》十二辑,后又续编六集,共十八集。
当然,这些名家书写的楹联,不一定都是自己所创作的,其中有一部分是通用联,和古代名人的诗句,笔者在选录时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多人同书一联的,选出生年代在前,或是影响较大的书家。
还有不少草书、篆书联,因字迹辨认不易,故未选录。
对联的标点,8字联以内不分句;9字以上,上联结尾用分号,下联用句号,句中用逗号。
偶尔读书斋
四字联
潘耒
释弘一
吴敬恒
郑世恭
易孺
张士保
张载阳
黄文旸
冯汉
宋吟可
黄养辉
孙雪泥
张之江
周亮工
卢象升自乐其乐,得过且过。
与贤为友,所恶勿施。
钩深索隐,测变洞妙。
俱利元道,以俟知奥。
专铭君子,诗咏美人。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得山林趣,结诗书缘。
家有豪气,书无苦声。
焚香默坐,抱膝长吟。
草枯鹰疾,雪尽马轻。
峰峦重迭,云烟缭绕。
大公无我,至德在久。
礼法并重,德学兼修。
乡自用乡法,吾亦爱吾庐。
飒爽动秋骨,流藻垂华芬。
笪重光事为知己用,道以神理超。
伊秉绶地形秦两邑,世业鲁诸生。
梁章钜美花多映竹,高木自成林。
宋湘微雨湿苔绿,清风吹竹香。
姚鼐松门湛虚翠,竹路凝清阴。
邓石如
沈伊默
齐璜
袁克文
汪世鈜
李文田
叶志诜
夏荃
居正
许槤
沈曾植
陈石遗
张人杰
马浮
萨迎阿
曾望颜
马良
陈其采溪浴文鸳翼,秋山入远海,受雨石肤响,但留云对宿,纲纪多暇日,寡欲罕所缺,春秋多佳日,家道称万石,山河天眼里,绮雨洗晴雪,怀新道转迥,决眦入归鸟,湖空月华出,促席延故老,茂林当永日,崇山有鸣鹤,德从宽处积,岁寒知松柏,屏开彩凤尾。
明月出高岑。
流云山气灵。
仍值月相寻。
文章实致身。
识曲听其真。
山水有清音。
经义奉康成。
世界法身中。
天葩吐奇芬。
虑澹物自轻。
深丛隐孤罴。
天和草木骄。
拥褐曝前轩。
修竹引清风。
静流无躁鳞。
福向俭中求。
道妙证鸢鱼。
张继一物有一用,万为期万成。
程颂万高寿宜仙杖,名门有赐衣。
林之夏暴除书袋气,领略菜根香。
郭麟爱石云生座,看书月过楼。
陈其锟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
杨逸
柳诒征
德林
成多禄
顾鹤庆
朱桓
梁蔼如
林纾
经亨颐
胡朴安
胡毅
杨度
朱庆澜
蔡公时
余井塘
贺培新
龙启瑞
姜筠
胡景翼
侯桐
胡仁颐
张百熙
任预
沈演公
徐行
平恕
朱为弼
金心兰
吴谷祥
王人文
刘福姚
高振霄
周承德奇文窥楚屈,妙理翫蒙庄。
清谈逢客至,小饮报花开。
风竹散清韵,露梅飘暗香。
合从来洹上,得地在汉中。
泉石多仙趣,风云入壮怀。
,每生欢喜心。
素琴将暇日,佳句染华笺。
梅花传雅韵,瑶草寄幽心。
且从性所翫,庶以善自名。
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
清辉照海月,高才掞天庭。
带经耕绿野,留客酿黄花。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松园遗翰墨,竹洞旧门楣。
过海量鲸力,寻云探鹤情。
隐几看帆席,收书动玉琴。
群言挹其雅,至德秉乎冲。
雨霁风自好,山高水复深。
多行吉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