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1、广义写作与狭义写作定义2、写作载体:写作载体是指承载文章(作品)中精神内容的外在物质形式,文章体式、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是构成写作活动的载体因素。

3、所谓“主体对象化”,就是写作主体将自身置于客体之中,或把自己当作客体,用客体的规律来约束、检验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选择出可写入文章的、完整的生活现象。

这种特到主要见于文学写作的认知过程。

4、人称:人称是作者叙述时的地位和视点。

5、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出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另一件事情的叙述,然后再回到原来对主要事件的叙述上来。

6、工笔:工笔是细致入微的刻画,每一部分都要具体且富于变化地再现出来。

7、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由论据和论题组成的推理形式。

8、类比法:类比法是指用同类的事物相比,或通过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1、写作活动的特点:人文性、综合性、个体性、创造性、实践性2、如果从引发写作主题写作行为的原因来分析,原因有(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

3、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情感与情绪)、(责任与道义)、(素质与人格)、(经验与体验)4、根据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客体划分,可以把写作客体分为三种类型:对象化的客观存在,对象化的精神产品、第三类是对象化的作者自身。

5、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触发写作动机;②规定取材质量;③激活写作运思;④检验写作成品。

6、获取写作材料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调查、检索、阅读、采访等。

7、文章体式的特点:(规范性)、(流变性)、(综合性)。

8、依模式确定结构类型: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并列式、对比式。

9、描写的类型: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味觉描写、嗅觉描写、触觉描写、生理反应描写。

10、描写的要求:确定的要求、把握特征、言之有序。

11、文章预提的类型:科学语体、法律语体、事务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新闻语体、网络语体。

12、文章体式:文章体式是写作实践中反复出现的、被遵从或恪守的文章类型,是文章的(体制)、(结构)和(格式)这三方面的总体要求的概括。

1、(简答)电脑写作的三个层次:一是把文字输入电脑,思维还是在头脑里完成的。

二是利用电脑从网络上获得丰富的材料,甚者穿插使用音像媒体,实现“多媒体写作”。

三是用电脑实现辅助写作。

2、高科技对写作活动的积极影响?(一)工具的变革引起写作主题观念的变化(二)技术的优势为写作带来诸多便利(三)新型的写作方式影响主题的写作习惯3、高科技对写作活动的负面干扰及对策?(一)沉湎与虚拟世界,忽略“读书”和“阅世”(二)“空心化”的“文字制作”消解写作的个性(三)技术手段的便利导致写作修改的缺失(四)抄袭的滋生冲击写作规范和道理4、主题在写作过程中的住在作用?(一)主体在聚材中的主宰作用(二)主体在构思中的主宰作用(三)主体在表达中的主宰作用(四)主体在修改中的主宰作用5、写作活动对足额作主题的要求?(一)思想理论要求(二)知识结构要求(三)思维能力要求(四)表达能力要求(五)审美能力要求6、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之间的区别?其一,从与写作主体的关系上看,相当一部分社会生活并不与写作主体发生对应关系,只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算是写作客体;而写作客体则是指进入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起写作欲望,经过写作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客观或主观世界。

其二,从各自所包含的内容看,由于写作客体可以包括对象化了的精神产品和对象化的主体精神世界,因此它的外延比社会生活宽泛。

其三,从存在形态看,由于社会生活包括了纳入主体视野的全部对象,无论这些对象是否成为写作行为的描述对象;而写作客体不仅要求“纳入写作主体视野”,还要求成为写作行为的描述对象。

7、文章体式的意义和作用?(一)体制为先(1)依体制确定形态特征:(2)依体制确定内容构成要素:(二)遵从结构(1)依模式确定要素组织形式:(2)依模式确定结构类型:(三)立范明体(1)依规格掌握格式构成要素(2)依规格掌握标识规则一、语言(一)、语言的运用口语交际书面表达(二)、语言运用的要点1、准确与模糊(1)、力图确切(2)、感情色彩的区别模糊:不能说清楚;不愿说清楚。

2、简练与丰繁(1)、节约用字(2)、删繁就简(3)、熔炼含蓄3、生动与朴素(1)、生动:词语的运用,音节奏,装饰美,幽默感。

(2)、朴素:人物刻画。

二、消息(一)、概念: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1、理解一:新闻的本原是客观事实。

(1)、追求整体真实;(2)、摒弃客观事实;(3)、新闻是公开的情报。

2、理解二:新闻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

“新”:(1)、时间上的“新近”;(2)、内容上的“新颖”;(3)、与百姓生活贴切。

3、理解三:具有社变动性是新闻的核心,变动性越大成为新闻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某些事实应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证其价值。

问题一:已经过去的“事实”能否成为新闻主体材料。

如:最近曹操陵寝的发现,能否成为三年后的新闻主体材料?要求:具有“新闻依据”,使得事实成为新闻的“理由”,即新闻依据。

问题二:尚未发生的“事实”能否成为新闻主体材料,如:即将公映的电影《孔子》情况?条件:还有征兆;可人为控制。

如:气象预报、电影公告、会议公告等。

(二)、特点。

1、基本特性:真实性、时效性、思想性、可接受性2、四“最”:使用最多、反应最快、篇幅最短、语言最朴素。

3、特征:a. 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b.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c. 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d. 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e.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三)、标题。

引题、正题、副题、分题。

三千碑刻汇集书法精粹年劳作堪称文化愚公(引题)李公涛帅子携孙刻出中国最大民办碑林(正题)立下家训:只许投入,不许索取,碑林建成后无偿交给国家(副题)(四)、导语、主体、结语、背景材料。

1、导语是消息的开头。

2、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用足够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对导语展开叙述,回答导语中的问题。

3、结语是消息的结尾,紧承主体,或点化,或展望,或补充。

4、背景材料是新闻要素“为何”的展开,是对形式新闻的来龙去脉的剖示,并非每一条消息都有背景材料。

(五)、结构。

1、“倒金字塔”结构。

(1)、特点: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导语中,置于前面,然后依照材料的重要性程度递减排列,越是重要,越在前面,形成“倒金字塔”结构。

(2)、结构:导语(电头、导语),主体(解释或深化导语的材料),背景(注释性、说明性、对比性背景材料),结尾(次要材料)。

(3)、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构模式呢?写作者(战况报道)、编者(排版印刷)、读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2、不拘一格的散文化结构。

特点:(1)、非突发性事件;(2)、重视细节和背景作用;(3)、倾向性寓于细节之中;(4)、无固定结构模式。

(六)、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叙述,尽量不要描写,不要抒情,不得议论;2、第三人称叙述;3、标题、导语具有一致性,但不要完全重叠;4、有完全式和非完全式两种;5、导语形式多样化;6、标题写作三种形式。

(七)、消息的类别。

1、按新闻事实发生地的地域和范围:国际、国内、地方;2、按报道内容: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3、我们写作角度来划分: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

(八)、消息的写作。

1、消息的结构选择;2、消息的标题制作(1)、构成因果关系;(2)、重大事件采用多行标题;(3)、只有三行。

三、通讯。

(通讯报道)(一)、概念: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比较详尽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事件、经验和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二)、特点。

a.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b. 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c. 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e. 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三)、通讯和消息的异同。

不同点:1、通讯和消息在问题上有明显不同;2、消息一般有固定模式,从时效性来说,消息的时效性更强;3、表现手法不,消息主要是叙述,通讯还有描写、抒情、议论;4、从篇幅来说,通讯的篇幅长于消息。

相同点:真实性,时效性。

(四)、通讯类型。

1、人物通讯:以刻画、描绘人物为主的通讯;2、风貌通讯(概貌通讯):通过一个地区或一条战线、一个单位的面貌变化,展现时代前进的步履和人们思想境界变化的通讯;3、事件通讯:记述新闻事件的通讯。

四、考题猜测。

1、分析通讯。

(1)、人物通讯。

可以答的特点:一、针对性强;二、缘事显人、主题集中;三、用事实说话,没有什么议论,使报道内容显得客观、真实、可信;四、是语言简明、准确、朴实、清新。

(2)、风貌通讯。

可以答的特点:一、运用了对比手法;二、运用了朴实、自然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语言;三、直接而强烈的现场感受和印象。

(3)、事件通讯。

可以答的特点:一、报道的传播针对性;二、事物变动的显著性;三、报道的新鲜性。

结合通讯内容,以及通讯的写作背景、社会价值来分析。

2、分析消息。

从标题、导语、正文结构、正文内容、语言特色分析3、以不同标题形式写消息标题。

消息标题的制作。

根据这三种标题类型,在制作的时候可组成三种标题形式。

(1)、单行标题。

只有一行正题,它能简洁明了地反映消息内容的中心思想,要求制作鲜明醒目易记。

例1、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今天离京赴朝访问(2)、双行标题。

引题和主题兼用,或是主题和副题并用。

例1、过去出名“穷过渡”如今真正富起来大寨家家户户买了电视机(3)、三行标题。

主题、引题、副题全备。

例1、 78.4亿千瓦时三峡电明年来广东美加停电引起社会关注粤发电部门称已制定事故预案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一要准确,二要鲜明,三要生动,四要简洁。

4、写导语。

题型预测一、单项选择题1.完全的消息标题中,正题又称(B)。

A、子题B、母题C、辅题D、肩题2.消息一般采用( A)方法写作。

A、记叙B、描写C、抒情D、议论3.新闻“六要素”中(C)是其核心要素。

A、何时B、何人C、何事D、何地4.消息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的类型是(B )。

A、人物消息B、动态消息C、综合消息D、述评消息5.新闻界把新闻“五要素”或“六要素”俱全的导语称为“(A )导语”。

A、第一代 B 、第二代 C 、第三代 D、第四代6.“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是由(C)提出来的。

A、胡乔木B、穆青C、陆定一D、小野秀雄7.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C)。

A、标题B、导语C、主体D、结尾8.狭义的新闻是指(A)。

A、消息B、通讯C、述评D、特写9.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首要的是(A )。

A、选好新闻主题B、选准对象C、表现方法灵活D、语言生动优美10.事件通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