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内容上的改革策略,成为了不少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项重要命题。
在综合题的教学内容上,传统教学讲究单向的灌输,而素质教学则是强调学生学习思维上的突破,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来对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希望所得出的结论,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标签: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策略探究
一、前言
在新课改思想的影响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里,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计算能力,更要对学生的数学解题思想做出进一步的引导。
综合题凭借着其多元化的内容,能够对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有效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综合题的教学方法做出有效的改良,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二、当前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由于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很多老师认为数学综合题的教学所遵循的原则就是“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法尽管能够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发展极为不利。
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变得狭窄,这样在后续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难以发挥出更为全面化、多元化的数学学习思想。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开放学生的学习思维,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表现。
(二)学生的解题兴趣比较低下
对于数学内容的学习,初中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解题思维,但是在实际的走访研究中却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综合题的解题缺乏有效的学习兴趣。
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在综合题的练习过程中,存在着抄袭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是将综合题当作增分的解题项目,对于其实质性的内容,缺乏较为深入的探究,这样也影响了其数学解题思维的养成。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综合题应该成为学生升华自身数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不是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
(三)解题过程中缺乏有效互动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数理计算和逻辑推理,这也就导致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这一点在综合题教学的过程中表现地
更为明显。
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由于学生间学习差异性问题的影响,导致学困生在解题过程中选择了沉默,随波逐流的学习习性导致他们数学成绩难有起色,而老师针对这个群体,并没有展开积极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三、初中数学综合题的主要教学措施
(一)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针对综合题的教学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首先需要对应试教学的整体环境内容做出改变,在综合题的解题教学基础之上,努力营造出一个更为有趣的教学情境来。
在这方面的内容上,老师应该抱有开放性的教学态度,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整体的教学气氛,让他们从原来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探究,这样才能一扫学生之前对综合题教学过程的认知,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在对综合题的内容进行探究时,学生经常会遇到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理内容,这个简单的定理,却难倒了不少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其在综合题中的实际应用方法缺乏印象。
所以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就这个知识节点,营造出相应的实验教学情境。
(二)引入电教的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也应该对电教手段抱有一个更为开放性的态度,对其进行大胆的应用,结合综合题的实际教学内容,对一些抽象化的条件做出有效的变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为直观的解题思维。
与此同时,电教手段中丰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当然,老师也应该对电教内容做出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针对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对y=x?的图像内容进行认识,老师不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导弹发射时的视频内容,帮助学生对导弹飞行轨迹和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内容进行理解。
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相关的模拟软件,就综合题中的数据内容,模拟出一条导弹的运行轨迹来,然后将综合题中的数据内容设定为与“导弹运行”相关的条件,并将题目中的问题设定为导弹运行内容上的问题,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化地了解二次函数的解题情况,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推行合作的学习模式
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内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模式一直以来都未能得到师生的重视,老师教学是个人的主观化决断,学生的学习也是“单打独斗”。
推行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从更为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综合题的解题过程,
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并且,在推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对教学差异性的问题加以解决,让学优生和学困生建立一道沟通的桥梁,鼓励学生就自身不了解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提问。
这里同样拿二次函数的内容来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二次函数y=x2-2x-1的顶点是M,y=ax2+bx所在的图像和x轴的交叉点分別是Q和P,其顶点N则在y=x2-2x+1的对称轴上。
(1)求出点Q和点P的坐标;(2)如果图形QNPM是菱形,求y=ax2+bx的式子。
在解决这道题目的时候,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需要灵活化一些。
学困生可以就题目中的条件内容,绘制出相关的函数图像来,并试着就图形解析的方法,对问题(1)的答案进行求解,对问题(2)的内容展开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学优生也应该给予其相应的帮助,像问题(2)中所提出的内容,预示着这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问题(1)的答案,也即是问题(2)的已知条件。
(四)进行必要的学习总结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总结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项学习问题。
有些老师对教学过程缺乏规范,往往在综合题的讲解过程中,将时间拖延到最后,没有为学生预留出总结的时间;所以,为了改观这种情况,提升学生对数学综合题的整体认知情况,老师不妨在课尾,预留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典型的综合题进行分析,并就其中的主要条件,展开多样化的改进,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巩固。
在总结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针对综合题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延伸。
例如,大家经常会遇到的一类综合题:某件商品的进价为400元,售价为500元,一个月卖出的数量为210件,商品的价格每提升1元,当月的销量就会降低1件。
假设商品提高x元销售,一个月的利润为y元。
(1)求出x和y的函数关系;(2)计算出商家的最大利润。
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的时候,老师除了对其原有的知识内容进行概括之外,不妨顺势提出问题(3)当商品的售价为多少时,其利润可以达到22000元?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将其布置为学生的课下作业,并在下堂课上,就解题情况展开讨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综合题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帮助他们展开更为深层次的合作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实际学习反馈,对自身的数学综合题教学能力做出多样化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淑琼.浅谈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7(06):7.
[2]蒋德波.浅谈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7(45):102.
[3]郑育宝.引导合作探究,拓展自主能力——初中数学综合题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2(9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