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石榴

16石榴

16石榴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
1、学习生字词,描红,写字。

2、读通课文,正音。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学生读课题石榴
2、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出示词语)老师来考考大家。

驰名中外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笑得咧开了嘴玛瑙般的子儿
酸溜溜甜津津郁郁葱葱的绿叶火红的石榴花
评价:同学们生字记住了,词语又读得这么好,肯定是多读了书的结果
二、精读训练
1、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按时间、季节的顺序写了石榴的叶、花、果和果实里的子儿。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石榴的哪个部分?
2、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指名简单交流。

3、看来同学们喜欢的都不一样。

请同学们用波浪线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再好好读一读。

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4根据学生回答,相机交流:
(一)、叶子
(1)叶子怎么样?你是从哪读到的?
(板书:嫩绿郁郁葱葱)请你把这描写充满生机的绿叶句子读一读。

(二)石榴花
(1)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石榴花?
(2)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为什么喜欢石榴花?
(4)指名交流
(5)从哪里看出石榴花很多、很可爱、很美丽?(相机板书:火红、密、盛、小喇叭。

)(6)、想看看这美丽的石榴花吗?看石榴花的图片,加深理解。

(7)石榴花真的会吹小喇叭吗?(理解本句不仅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8)把你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指导朗读,个别读,喜欢的读,齐读)
(三)果
(1)、为什么喜欢石榴果?
(2)、相机出示:
A、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①石榴果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呀?它们真的在笑吗?(拟人)
②看看这些开怀大笑的石榴果吧。

(欣赏图片)
③谁能把这种喜悦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个别读----男、女分开读。


B、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①、石榴娃娃为什么那么急切的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呢?
②、你能读出石榴娃娃迫不及待的心情吗?
C、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①、石榴成熟了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漂亮。

它是怎样长成的?
②、请把这句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划出来。

③、相机板书:先是逐渐最后
④、如果老师把“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红、一半黄这几个颜色词语换一换位置行吗?为什么?
⑤、原来作者是根据石榴成熟的顺序来写的,不能随意调换。

3、石榴的果实真可爱,一起把这段读一读吧。

(四)、石榴子儿
1、石榴子儿的什么最吸引你?
2、相机出示: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3、相机板书:红白相间、晶莹透亮(色)
酸溜溜甜津津(味)
4、看看这晶莹透亮的石榴子儿吧。

(欣赏图片)
5、什么感觉?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6、个别读,鼓励不同的体会,不同的读法。

齐读,喜欢读的一起读。

7、小结:看,作者也像同学们一样喜欢石榴的子,先观察了一下才舍得吃。

同学们今天回到家也先观察一样你最喜欢的水果,再尝尝它的味道,然后写下来。

三、总结写作方法,结束本课教学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石榴在你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和读书声中,老师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石榴。

作者通篇采用比喻、拟人的方法写出了石榴可爱、美丽的特点。

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把
17石头书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学习生字: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理解、品析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自由提问: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第1、2 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
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思考: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交流;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

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

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三、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
二、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实践活动:
1、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介绍一些内容。

2、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

相关主题